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革命文物与红色基因传承的实践路径

作者:潘 炜来源:《大河美术报》日期:2025-05-24人气:13

        革命文物是见证党和人民英勇奋斗、中国革命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的重要载体,是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宝贵资源。红色研学作为文旅融合的新形式,如何将革命文物与红色研学有效结合,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让革命文物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发挥凝心聚力的精神引领作用,是新时代红色教育的重点内容。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的实现背景

  ☆牢记嘱托 明确方向 传承红色基因

  韶山是新中国领袖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学习成长和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蕴藏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是党和国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2023年3月15日,新任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到韶山调研时指出,“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与红色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组织红色文化教育研学,把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刻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推动红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这是时代对韶山提出的一项崭新课题,也是湖南省委赋予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及其下属单位充分利用韶山红色资源,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培育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和任务。5月24日,“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以下简称“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正式启动,向全国传播了以湖南学子为主体打造的红色研学“湖南经验”。

  ☆用好革命文物 讲好红色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韶山革命纪念地有毛泽东少年时代读私塾的旧址南岸、早年开展农民运动的毛氏宗祠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一家系统展示毛泽东生平业绩、思想和人格风范的纪念性专题博物馆和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拥有革命文物文献资料6.3万余件/套,为传承红色基因和开展红色研学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纪念馆通过展览、研究、宣传教育等方式将文物背后的故事、革命思想和时代价值进行阐释和传播,但传统的讲解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革命文物的教育效果。为此,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组织专家评审研发红色研学课件,举办授课比赛,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相关的红色故事,推动韶山革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让红色血脉绵延赓续。

  ☆构建红色研学课程 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特别是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红色研学是将红色文化内涵融入体验式、探究式学习的一种实践体验,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传承红色基因。

  韶山革命纪念地文物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就目前来看,研学活动多停留于参观故居、聆听纪念馆展览讲解等浅尝辄止的行为,对学生认知和红色研学的内涵挖掘不够。因此,相关人员需要设计一套遵循研学旅行特点规律,结合韶山红色资源,涵盖整个红色景区,以了解革命文物、学习红色文化、感悟革命精神为框架的红色研学课程体系。特别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相关人员应将韶山革命纪念地的旧址、文物作为介质,尊重特定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同时,主动关注家乡红色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真正实现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的践行标准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以高一学生为主,实践时间为1.5天,批次由最初的每天1000人到现在的2000人,现当地已着手准备4000人的承载量。研学路线以毛泽东广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韶山毛泽东图书馆等为载体,在时间空间有限且游客众多的条件下,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集中力量打造红色研学新高地的研学模式。

  ☆路线精细化

  韶山作为全国5A级景区,一直是湖南旅游的热门景点。目前,来韶山旅游的客人日均2万左右,研学生与大量游客相互交错。为保障研学效果和学生安全,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以研学优先为第一原则,开辟了研学专区和专门的研学时段,各研学点均对学生开辟绿色通道,避免与游客争道。为了尽量减少转场,让学生少走“回头路”“弯路”,工作人员将学生以每组500人的形式进行科学分组,设计4条研学课程线路交错进行,设置固定研学时间,形成了一套固定化、规范化的路线流程安排,在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参观的同时保障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让学生研有所学、研有所得。

  ☆开班仪式化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隆重的仪式能让研学活动更加庄重且富有教育和观赏价值,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实施专班,在“先行先试”中反复探索,形成了整队、合唱、宣誓、献花等一套庄重流畅的研学开班典礼。

  红色研学的第一站是毛泽东广场。学生列队来到广场,由专业退伍军人进行整队,提高学生专注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之后,学生集体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通过熟悉的歌词与旋律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宣誓环节上,誓词历经多次修改后确立了以建党百年的誓词《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为主题,以青少年的自我定位、党中央对青少年的殷切期盼和青少年对党的铮铮誓言为主要内容,为研学生量身创作的全新形式,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统一让学生在铿锵有力的集体宣誓中充分认识自身担负的民族复兴责任。最后,全体学生有序向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无限怀念。

  ☆讲师专业化

  研学课程中,学生是主体,实践是手段,教育是目的,导师则是整个环节的连接者。在“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中,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作为主要授课点,拥有文博专业研究馆员职称的员工3人,副研究馆员19人,专业力量雄厚。授课讲师均出自一线宣教部门,具备党史基础,了解毛泽东生平业绩和思想,有多学科知识储备和丰富的讲解经验。讲师队伍平均年龄28岁,整体比较年轻,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协调能力,在课程教授中互动性高,能够适时转换角色,主动关心、理解、照顾学生的情绪,极具亲和力,语言清晰准确,能营造出一个比较轻松、有趣的氛围以保证研学效果。

  ☆课程特色化

  红色研学是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校外教育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拥有基本陈列“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风范长存——毛主席遗物展”等多种形式的特色展览。专题展区陈列着毛泽东生前使用的生活、学习用品,蕴含着毛泽东艰苦朴素、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韶山毛泽东图书馆收藏其文稿、亲自批注的古籍以及研究毛泽东生平思想的书刊10多万册。2021年,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携手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连续举办“韶山下的思政课”,每年夏季都会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不同高等学府的博士生和青年研究人员齐聚韶山,深度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教育课题研究,共开发课件并拍摄视频60个,为研学课件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用好韶山独有的革命文物和场馆资源基础上,讲师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以重温伟人事迹、学伟人精神,培养学生“立大志、成大才、明大德、担大任”为目标,满足授课教学点场地开阔、教学内容有代表性、吸引且引导学生等综合因素,设计研发并投入使用“成大才”“守纪律”“梦想铸就辉煌”“勤俭节约”“读万卷书”“毛岸英的自立自强与艰苦奋斗”等6堂研学课程,以及“毛主席的读书之道”主题班会、“恰是风华正茂”音乐思政大课堂等,形成了一套特色化的研学课程体系。课程整体采用展教结合、定点授课和主题班会的形式,采取“引入、讲故事、总结提升”三段式结构,精心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生动再现了毛泽东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人格风范,凭借真实的历史和动人的讲述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研学学生。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的场馆教学是结合革命旧址、革命文物、科技手段等方面的“沉浸式教学”。其打破了传统的“我说你听”课程模式,以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做开放式引入,通过交流互动,辅以少量“情景演绎”历史细节,用革命文物蕴含的精神力量浸润学生心灵,以红色研学的实践实现韶山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的作用最大化,既有效提升了文物的教育效果,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达到了激活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效果。

  结语

  截至2024年7月7日,“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共计接待研学团队192批241658人,获得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也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湖南省委领导们的充分肯定,更成了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向全国推广典型经验的模范。

  在当今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红色研学不仅为文物的教育价值增添了新元素,形成广泛的社会效益,还拓展了革命文物的保护、修复等资金来源,为革命文物的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作为韶山革命文物与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实践路径,既体现了对韶山革命文物多年来的保护、管理和继承发展,又体现了对其价值的挖掘与传播方法的创新。未来,如何在新时代更深入地挖掘革命文物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发挥革命文物“以文化人,以物育人”的价值,是每一位韶山革命纪念地职业人的重要使命。


文章来源:  《大河美术报》   https://www.zzqklm.com/w/qk/35647.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