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经济论文 > 正文

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

作者:侯超惠,张浩来源:《中国集体经济》日期:2024-05-21人气:1706

一、引言

20064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金融倡议支持下,提出责任投资原则,主张将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纳入投资决策参考。早在这之前,随着经济发展,投资者对企业的评判已不再局限于市值、经营收入和盈利能力等传统财务指标,而是将关注点延伸到企业是否具备正向的环境、社会等外部效应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趋势下,横跨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的ESG理念应运而生。ESG理念被视为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企业界的具象投影,其内涵既包括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核心纲领,也包括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可借助的行动指南与工具。实践中,ESG包含三个环节,即ESG披露、ESG评价和ESG投资。ESG评价作为ESG实践中间环节,是一种关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ESG评价能够给与投资者信息补充,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企业融资。本文目的在于,实证分析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探究具体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二、文献综述

作为新兴的评价体系ESG评价被愈来愈多的投资者纳入决策参考Asante-Appiah2020研究发现投资者会通过ESG评价衡量企业声誉;ZumenteLace2021指出获得ESG评级的企业与获得的企业在交易量上差异显著。国际上已形成如MSCI等较为成熟的ESG 评价体系,国内ESG评价体系起步虽晚,但以我国国情为依据,对行业准则、信息披露、监管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整,所得评价结果能真实反映我国企业的ESG表现关于融资约束的含义,MyersMajluf1984的融资优序理论认为,资本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使得理性的外部投资者要求较高的融资成本以进行风险补偿,所以企业融资应按照先内部、再外部的顺序在此基础上,Fazzari等(1988正式提出融资约束的概念,即融资约束是指当企业自有资金无法满足投资意愿,转而进行外部融资所面临的困难针对ESG评价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王琳璘、廉永辉等(2022在研究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时,指出ESG表现与融资约束负相关,但未深入研究。陈玲芳和于海楠2022发现融资约束抑制ESG表现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高杰英、褚冬晓等(2021认为ESG表现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企业投资效率,肯定了ESG表现与融资约束负相关关系。方文彬、王晨等(2022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ESG表现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基于文献梳理,可以发现,ESG评价融资约束的单独研究较为丰富,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就略显单薄了。虽然诸多学者指出ESG评价与企业融资约束负相关,但鲜有展开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的缺乏使得该结论欠缺说服力。此外,ESG评价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还不够明晰。因此,本文将实证ESG评价与融资约束的负相关关系,并探究具体影响机制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首先,良好的ESG评价通过降低经营风险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经营风险是企业由于战略选择、产品价格、销售手段等经营决策引起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活动,必然成为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的投资者的关键决策参考。基于声誉保险角度,企业的社会信誉资本所具备的保险功能,能在企业面临突发负面事件的时候发挥作用通过抵消负面事件的冲击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而ESG评价重点关注企业环境社会层面的担当良好的ESG评价有助于树立企业敢于担当和乐于奉献的正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社会信誉资本。基于信息监督角度,良好的ESG评价意味着企业有更好的管理制度和人员素质,由于其自身原因产生经营风险的概率偏低;同时,ESG评价高的企业受到更多关注,外部监督更严格,恶意隐藏经营问题的难度大。

其次,良好的ESG评价通过降低信息风险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依据信息经济学,信息的充分性及准确性,是影响决策行为的关键因素。而实际中,金融机构等投资者不可能获得完全多及足够准确的信息,所以存在信息风险。较早研究企业融资约束的学者认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外部资金管理者对投资项目评估成本升高,进一步造成外部融资成本变高,是企业内外部融资成本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术界,信息不对称程度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正相关”的结论,得到广泛认可Francis et al.2004)发现,造成企业股权融资成本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较差。良好的ESG评价,意味着企业信息披露充分且质量较高,由此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信息风险。

最后,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企业的存续与政府、股东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密不可分,更加重视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表现的企业普遍存在较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更易获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资源依赖理论也认为,企业可通过积极投资于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更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并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综合以上多角度的分析研判,本文如下假设:

假设1ESG评价与企业融资约束负相关。

假设2: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ESG评价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为沪深两市A股主板部分上市企业,采用来自Wind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间范围为2009年至2021年。在对所有连续型变量进行1%以及99%的缩尾处理之后最终保留20752个有效样本观测值用以本文的计量分析

(二)变量选择

本文被解释变量融资约束(FC采用WW指数,数值越大代表企业融资约束越大。解释变量ESG 评价(ESG采用华证指数提供的AAA-C九档评级,从高到低赋值为9—1。中介变量经营风险(OR)和信息风险(IR。对于经营风险(OR的量化本文采用经行业和年度均值调整后的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来衡量,该值越大,说明经营风险越大。对于信息风险(IR),则首先对琼斯模型进行改动,然后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用该计算结果度量信息风险该值越大,代表信息风险越大。本文控制变量包括资产负债率(LEV企业规模SIZE10大股东股份占比;净资产利润率(ROE);企业产权性质(STATE),以企业是否为国有企业测度;大股东关联(LINK高管持股比率(MHS);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Dual等。

(三)模型设定

以企业融资约束(FC)为被解释变量,ESG评价(ESG为解释变量,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构建模型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从表1可看到,WW指数均值为-1.025,标准差为0.075,标准差远小于均值绝对值,说明观测间的融资约束程度的差异较小,同时均值与中位数相近,说明融资约束为非偏态分布。ESG评价均值为4.129,各观测平均ESG评级为B级。经营风险(OR)均值为4.142,标准差为4.809,标准差大于均值绝对值,说明观测间经营风险存在较大差异。信息风险(IR)均值为-0.015,标准差为0.088,标准差远大于均值绝对值,说明观测间信息风险存在较大差异。

1  描述性分析

Variables

Obs

Mean

SD

Min

Median

Max

FC

20752

-1.025

0.075

-1.244

-1.023

-0.854

ESG

20752

4.129

1.088

1.000

4.000

8.000

OR

20752

4.142

4.809

0.103

2.699

33.054

IR

20752

-0.015

0.088

-0.297

-0.016

0.286

SIZE

20752

22.476

1.319

19.927

22.305

26.408

LEV

20752

0.474

0.197

0.066

0.478

0.899

Top10

20752

57.535

15.648

22.810

57.950

90.880

ROE

20752

0.036

0.055

-0.206

0.033

0.192

SOE

20752

0.469

0.499

0.000

0.000

1.000

MHS

20752

3.264

9.133

0.000

0.000

49.580

Dual

20752

0.225

0.418

0.000

0.000

1.000

Link

20752

0.557

0.497

0.000

1.000

1.000

(二)基准回归分析

基准回归分析表,第一列分析了ESG评价对融资约束影响的总效应,ESG的估计系数为-0.00187,在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ESG评价与企业融资约束负相关,假设1成立。

第二列在第一列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了中介变量经营风险,经营风险的估计系数为0.000453,在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经营风险对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列报告了ESG评价对于经营风险的回归结果,ESG的估计系数为-0.0501,在5%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ESG评价对于经营风险具有抑制作用。综合第二列和第三列回归结果,经营风险在ESG评价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第四列在第一列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了中介变量信息风险,信息风险的估计系数为0.0608,在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信息风险对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五列报告了ESG评价对于经营风险的回归结果,ESG的估计系数为-0.00458,在5%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ESG评级对信息风险具有抑制作用。综合第四列和第五列回归结果,信息风险在ESG评价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因此,假设2成立。

2  基准回归分析


(1)

(2)

(3)

(4)

(5)


FC

FC

OR

FC

IR

ESG

-0.00187***

-0.00185***

-0.0501**

-0.00159***

-0.00458***


(-7.91)

(-7.82)

(-1.97)

(-6.80)

(-7.96)

OR


0.000453***






(7.01)




IR




0.0608***






(21.47)


N

20752

20752

20752

20752

20752

Ind Fe

Yes

Yes

Yes

Yes

Yes

Year Fe

Yes

Yes

Yes

Yes

Yes

adj. R2

0.808

0.808

0.457

0.812

0.169

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 < 0.1, ** p < 0.05, *** p < 0.01

(三)稳健性检验

采用替换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首先是将被解释变量融资约束,由原先的WW指数替换为KZ指数。第一列中,ESG的估计系数为-0.0752,在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ORIR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回归结果不受融资约束具体指标选择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

3  替换被解释变量


(1)

(2)

(3)

(4)

(5)


FC

FC

OR

FC

IR

ESG

-0.0752***

-0.0718***

-0.0501**

-0.0367***

-0.00458***


(-7.56)

(-7.33)

(-1.97)

(-4.22)

(-7.96)

OR


0.0678***






(25.29)




IR




8.410***






(79.95)


N

20752

20752

20752

20752

20752

Ind Fe

Yes

Yes

Yes

Yes

Yes

Year Fe

Yes

Yes

Yes

Yes

Yes

adj. R2

0.596

0.608

0.457

0.692

0.169

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 < 0.1, ** p < 0.05, *** p < 0.01

(四)内生性分析

为避免反向因果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择滞后一期的ESG评级作为工具变量,下表报告了工具变量回归结果。第一阶段为内生变量ESG对工具变量滞后一期的ESG的回归结果,滞后一期的ESG的估计系数为0.683,在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调整R方为0.571F值大于10,说明滞后一期的ESG不是弱工具变量。第二阶段回归结果,第2-3列为OR的中介效应回归结果,第4-5列为IR的中介效应回归结果,结果表明,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均保持基本一致。将内生性问题纳入考虑之后,中介变量仍然有效。

4  内生性分析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

(2)

(3)

(4)

(5)


ESG

FC

OR

FC

IR

ESG


-0.000631***

-0.0197**

-0.000558***

-0.00137***



(-8.46)

(-2.40)

(-7.55)

(-7.47)

L.ESG

0.683***






(114.53)





OR

-0.00648

0.000453***





(-0.83)

(6.66)




IR




0.0595***






(19.69)


N

16384

17894

17894

17894

17894

Ind Fe

Yes

Yes

Yes

Yes

Yes

Year Fe

Yes

Yes

Yes

Yes

Yes

adj. R2

0.571

0.823

0.472

0.826

0.181

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 < 0.1, ** p < 0.05, *** p < 0.01

六、结论与启示

结果表明ESG评价与企业融资约束负相关;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在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首先,ESG不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已经能影响到企业融资约束;企业要将ESG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和目标战略当中去,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增加环境效益,完善ESG信息披露,争取较好的ESG评价。其次,评级机构要保证ESG评价的质量;ESG评价已成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完善性至关重要;评级机构要加强对企业ESG相关信息的挖掘,采用高效精确的方法分析整理,得出客观科学的评价结论;各评级机构在严格自身管理的同时相互监督,避免徇私舞弊。再次,投资者深入理解ESG,发掘ESG评价的参考价值,并将其与其他材料有效结合,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最后,政府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维护与ESG评价有关的市场秩序,引导ESG向高效健康的方向发展。


文章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https://www.zzqklm.com/w/jg/1406.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