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群体全域友好建设路径探索 ——以山东省乐陵市为例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骑手群体面临“找楼难、停车难、休息难、融入难”等现实困境,传统社区治理模式难以满足其需求。同时,骑手流动性强、组织化程度低,导致权益保障不足、社会归属感弱。乐陵市以“全域友好”为目标,通过党建引领、服务升级、治理协同,探索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发展的共生路径。
一、新就业群体全域友好建设场景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覆盖薄弱。新就业群体党员数量较少,各自分散、流动性大,党组织覆盖率较低,行业管理缺乏统一抓手,使用传统的党组织组建方式覆盖较难,运用固有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效果也不明显。
(二)政策和服务设施缺位。缺乏针对骑手群体的政策指引和规范,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配套上缺少针对骑手群体的专属休息区、换电站等,影响工作效率与职业体验。
(三)社会融入度低。骑手群体长期处于“隐形”状态,社会对骑手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尤其是与社区互动少,骑手本身缺乏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治理参与不足。骑手群体作为城市“移动探头”的治理潜能未被充分挖掘,主动参与意识较弱,双向赋能机制尚未形成。
二、乐陵市打造新就业群体全域友好建设场景的做法
(一)党建引领,构建全域组织覆盖体系。组织网络立体化,成立乐陵市网约配送行业党委,指导“美团”“饿了么”两家平台联合组建外卖骑手党支部,选派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担任党建指导员,强化外卖行业党建工作指导。注重党建带团建,先后成立网约配送行业企业工会、青工委和妇联组织,实现网约配送行业党组织全覆盖。
(二)设施赋能,打造全链条服务阵地。实地走访调研“美团”“饿了么”等运力合作企业,了解骑手群体实际情况和需求,针对性打造暖“新”设施。针对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进门难、停车难、吃饭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现实问题,在城区餐饮聚集地渤海路美食城高标准打造“骑手之家”,作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示范阵地,配套红色影院、爱心理发屋、文体活动室等设施,为外卖骑手提供休闲娱乐一站式暖心服务,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三)关爱融心,完善全周期成长支持。制定《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十条措施》,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精准化、常态化服务,全面营造良好从业环境。制定了“骑手友好社区”建设十大标准。如:阵地设施友好。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卫传达室、红色驿站、“骑手食堂”“骑手药堂”等载体设立“暖心驿站”,免费为骑手群体提供休息饮水、充气充电、应急医疗、休闲娱乐等暖心服务。
(四)治理协同,激活双向赋能新生态。志愿服务促融合,组建“骑乐融融”“蓝骑士”“袋鼠骑士”3支外卖骑手志愿服务队,通过晨会组织外卖骑手配合做好防范诈骗、安全隐患等宣传工作,156名外卖骑手在送餐过程中发放宣传页2万余份,参与志愿服务和安全巡查52次,为社区和谐发展贡献重要力量。通过“新新向党”微信小程序向社区反馈信息,有效发挥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作用,累计反馈各类问题3000余件,帮助解决问题2700余件。社区党组织与外卖企业签订友好公约2000份,建立“居民骑手”互助机制。
三、乐陵市打造新就业群体全域友好建设场景的成效
(一)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外卖骑手日均接单量增加15单、月均收入增加820元,平台投诉率同比下降17%。“暖心驿站”累计服务外卖骑手超3万人次,换电柜日均使用率达85%。
(二)群体归属感增强。外卖骑手职业满意度调查显示,86%受访者认为“工作环境有明显改善”,92%受访者认可“社区友好度提升”。外卖骑手流动率同比下降22%,12人获评市级“最美新就业劳动者”。
(三)治理格局创新突破。越来越多的外卖骑手主动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外卖骑手累计上报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2700余件,推动社区治理响应速度提升50%。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