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赋能:经济新常态下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创新
摘要:“经济新常态”是党中央在全面考量、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论断[1]。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对引领、把握、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中有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常态下,企业面临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效益优先到价值共生的模式转型。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等智慧,为企业提供了宝贵资源,思政赋能则为企业转型提供有力的政治把关和路径保障。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传统文化;企业管理;思政赋能
一、理论逻辑与价值意蕴
(一)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
梁晓声多次提到:“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2]。对企业而言,文化最初体现的往往是创始人的价值观,进而逐步演变成企业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或工作模式,具有凝聚共识、保障战略落地、塑造企业形象等重要意义。如华为“狼性”文化,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与注重团队协作的核心理念;格力“军人”文化,雷厉风行的执行力与主动作为的责任担当;胖东来“自由·爱”文化,对顾客的真诚服务和对员工的极致关怀;海尔的“人人都是创客”的双赢模式等。不仅让员工在共识中凝聚力量,也让企业在风浪中守住初心、在竞争中展现个性、实现兼具稳健韧性与创新活力的健康发展。
(二)传统文化的管理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除了所熟知的文学艺术、礼仪民俗、工匠技艺外,还有诸多值得研究和传承的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诸多理论高度契合。如“和合共生”与“竞合理论”“诚信立业”与“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修身为本”与“胜任力模型”等。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无不强调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和企业乃至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三)思政赋能,为传统文化应用把关定向
企业将传统文化应用到管理实践中时,不可直接全盘套用,要通过政治把关,明确筛选和转化标准,萃取精华,剔除糟粕。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宗旨相冲突的内容,如等级固化与集权思维易滋生官僚主义、重人情轻制度的潜规则会破坏公平、守成求稳的心态则抑制创新,必须剔除。萃取与党的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相契合的精华,如将“天下为公”转化为开放包容、共享成果的胸怀,契合新发展理念中共享的要求;将“和而不同”转化为尊重差异、促进和谐共赢的格局,呼应协调发展的理念;将“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转化为立足实际、解决问题的管理导向,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度对接。
二、实践标准与案例运用
(一)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
企业应善用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在选人用人、制定重大决策时明确标准: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否增进员工福祉等。如在人才选拔中,既考察业务能力,更看重政治素养,将“德才兼备”的传统标准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相结合[3]。在重大事项拍板前,进行研究审议,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关键作用。
(二)具体实践标准与案例运用
乌海能源公司,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全资子公司,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力深化“旗帜引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品牌建设,系统构建以政治引领为核心的“党建文化”、精益求精的“匠心文化”、以人为本的“家文化”,真正实现了党建引领力与文化感染力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也为能源行业、其他企业提供了有效的经验范式。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同行业首家在A股上市的大型民营企业,其创始人曹德旺秉承“敬天爱人,止于至善”八字箴言,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融入企业运营。其党组织成立30多年来,始终坚持“透明党建”,积极探索“业务搭台、党建唱戏”新模式。通过开展“两比一当”“六个参与”等活动,引领广大员工践行“勤劳、朴实、学习、创新”的企业价值观,“发展自我、兼善天下”的社会责任感,从助力研发绿色生产技术践行生态责任,到投身乡村振兴彰显民本情怀,再到办学兴教传递大爱担当,都让发展自我的追求与造福社会的责任深度融合,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达则兼济天下”的有力彰显,也是思政赋能下勇担社会责任的坚定实践。
三、协同路径与机制效能
(一)载体创新,传统文化“潮起来”
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其本身并非僵化的“古董”,而是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兼容并蓄、传承发展。激活传统文化持续活力的有效路径是载体创新。线上,依托“学习强国”等APP开发“微课程”体系,善用游戏化学习,如设置知识闯关,团队积分竞赛等。鼓励员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和宣扬传统文化。线下,在团建日、主题党日等开展“非遗工艺体验”“古今大家对话”等沉浸式实践教育,让传统文化从书本走到面前,从概念落到行动。
(二)协同创新,思政和业务“联起来”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党建工作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企业决策者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压舱石”和“助推器”,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与企业生产经营同等重要的位置,制定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计划,并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总目标,才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三)保障创新,融合应用“实起来”
企业应结合实际,一方面,注重“外引内培”,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的边界标准、思想政治把关要求、融合实践路径等纳入企业核心管理制度。打造一支既深谙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又精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且具备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做好资金、技术、阵地等资源统筹,为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提供硬支撑,让文化凝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硬核力,实现企业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增长。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经济新常态下,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创新,是“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积极实践,其本质是党建定向、思政转化、文化赋能的协同过程。首先通过党建引领、政治把关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正向筛选;其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塑造与行为引导,完成传统智慧的实践转化;最终形成“党建+思政+传统文化”的立体模型,为企业管理提供新的参考范式。企业应积极分析当下时代、政策、市场的变化,主动适应新发展格局需求,平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进一步拓展思政赋能下,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