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内在逻辑、关键堵点与实践路径
摘要: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本文立足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生产要素重构与产业转型升级三位一体模式,深度探析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内在逻辑与关键堵点,以及新质生产力重塑传统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实践路径,对东北地区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东北制造业;制造业转型升级;东北振兴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形态,已成为驱动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其制造业转型升级不仅关乎区域振兴,更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当前,东北制造业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长期面临产业结构偏重、创新动能不足、要素流动滞缓等挑战。必须通过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新质生产力生成,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与经济总量的提升[1]。
一、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逻辑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跃升、生产要素重组的价值创造推动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够为东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与结构性支撑。
首先,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能来源于科技创新链与实体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依托数字技术的突破性应用,东北传统制造业可以在工艺流程优化、产业协同创新等方面实现多维度跃升。例如,建立集全流程设备互联、实时数据采集与动态反馈调优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体系,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与精度。其次,生产要素的重组与深度融合成为塑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涵盖物质资本和技术资本的再配置与人力资本的优化引入与结构升级[2]。在实践路径上,企业可布局专属数据中台,将生产环节、供应链管理、市场反馈等多源异构信息进行汇聚与整合,推动数据驱动的精益决策与资源配置最优化。在人才引进方面,通过“引进、扎根、融合”的递进路径,将外部创新资源与东北产业积淀深度匹配与互补,实现技术诀窍、管理经验与本地产业生态的协同耦合。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堵点
东北制造业结构性矛盾的核心在于,传统产业的资源依赖与技术固化效应抑制了创新要素流动,而新兴产业又缺乏足够的市场牵引和政策支撑,最终形成转型升级的循环阻力。
首先,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技术成果转化生态面临显著挑战。数据显示,2024年东北三省的综合科技发展水平得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现阶段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出现显著滞后。其次,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有待优化。目前东北地区制造业过度依赖传统要素,以黑龙江省为例,省内23个重点工业城市中,超过六成仍属于单一资源型城市。数据资产、创新技术等新型生产要素在生产环节中渗透率偏低,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低迷。最后,东北地区推进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节奏明显落后于国内先进水平。传统重工业的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长期依赖石化、装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导致多重发展掣肘——产能过剩与需求萎缩并存[4],使技术升级面临路径依赖的深层阻力。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
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阶段,东北制造业需要着力深化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东北制造业实现“因地制宜”的迭代升级。
在技术突破层面,需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重点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技术瓶颈,注重填补精密制造、高端芯片等领域的研发能力缺口。同时,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现代科研体系与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政策支持系统[5]。在要素重组层面,需要加强新要素与传统制造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核心在于推动全链条智能化改造,需要重点深化工业互联网在传统制造业的渗透,结合数字孪生技术重构生产决策机制。在制度创新方面,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6]。着手市场主体活力再造工程,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造,建立动态股权激励体系,在人才引育方面构建创新激励机制。
文章来源:《经济导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712.html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