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化展厅设计研究 ——以辽宁“新六地”展厅设计为例
摘要: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化展厅逐渐成为展现区域战略、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辽宁“新六地”展厅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交互技术运用、空间流线优化和文化符号植入为核心的数字化展厅设计策略。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数字化展厅;辽宁“新六地”
引言
数字化展厅与传统展陈不同,其设计更强调数字技术、互动体验与文化叙事的融合。辽宁“新六地”战略为相关展厅建设提供了新的实践背景。本文以此为例,从设计视角探讨数字化展厅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特征与策略,旨在为区域展览空间设计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1]
研究背景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可持续等方面。从设计学视角来看,它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也深刻影响了空间建构与文化传播的逻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多媒体交互等数字技术的引入,使得展览突破物理空间界限,由静态展示转向动态呈现,让观众能在沉浸式环境中获取信息。辽宁“新六地”战略的目标在于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设数字化展厅,不仅是对战略的空间化呈现,也是辽宁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传播力的创新路径。
数字化展厅的设计特征
新质生产力推动展厅设计实现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体验为中心”的转变。技术要素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不再作为辅助工具,而是成为展示内容的生产资料与架构基础。设计思维的重点从展品排布转向数据建模、情境营造与互动逻辑设计,展厅进而演进为具备实时响应、智能计算与动态生成能力的数字孪生环境。时下的数字化展厅,摒弃了以往图文、实物为主的静态展陈方式,而运用数字沙盘、大型LED装置、触控交互系统、混合现实环境作为展陈媒介,通过多维信息融合、场景仿真的手法,以观众能够“进入”的方式将所有知识展开。展览内容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视觉展示,而是多模态并行的“全景漫游+动态数据可视化+情境叙事”。
辽宁“新六地”展厅的
设计策略
1.综合运用数字化展示技术
辽宁“新六地”展厅在技术选择上应注重多维度整合。首先,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能打破物理空间限制,通过沉浸式体验让观众进入特定情境,理解“新六地”战略内涵。其次,全息投影与互动影像的应用,使抽象的产业链条和技术成果以动态可视的形式展现,增强了信息传递的直观性与记忆度。再次,数字沙盘与大数据可视化平台能清晰呈现区域格局和发展趋势,使复杂信息具象化。最后,智能导览系统和多语言交互界面的植入,可以提升展厅的人性化与国际化水平。
2.交互体验和参与机制设计
观众体验是衡量展厅设计成效的重要标准。第一,空间流线的设计应注重层次性和叙事感。第二,展陈形式强调互动性,让观众能通过触控屏、感应装置与体感交互,主动选择信息模块进行个性化探索。为了提升长期影响力,展厅可引入数字留痕与延展机制,将现场感受转化为线上知识分享,展开持续互动。
3.地域文化融入
数字化展厅在满足信息展示功能的同时,还需承载文化传播与地域形象建构的任务。首先,空间构成融入地域元素,例如通过提取辽宁工业遗产结构形态与色彩特征等,营造既现代又富有地域记忆的氛围。其次,视觉语言强调文化符号的再设计,如将辽河水系、冰雪文化、工业齿轮等意象转化为展陈图案与界面元素。再次,叙事逻辑注重与在地文化的呼应,讲述辽宁由传统工业基地向新质生产力高地转型的故事。文化符号与地域化设计思想的结合,使展厅在国际传播与本土认同之间建立了平衡,从而提升了展览空间的文化厚度与社会影响力。
4.沉浸体验与公益教育融合
沉浸体验与公益教育融合让数字化展厅在场内与场外实现价值延伸。第一,入口处生成虚拟身份的游戏化机制设计,可以激发观众的参与积极性。第二,网络同步课堂可以打破地理限制,实现远程教育与实时互动。第三,数据中台实时采集并可视化参观行为、互动反馈及环保贡献等数据,可全面反映展厅运行效果与社会价值。第四,展区设置教育游戏区,游戏闯关等设计能带领儿童接触科学文化知识,增进儿童对辽宁文化的了解。
结语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数字化展厅已成为区域战略展示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未来,数字化展厅的发展应继续强化跨学科融合,注重以人为本的体验设计,在文化叙事和社会价值层面持续探索,实现展览空间的多重效能。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