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 ——以淮阳泥泥狗为例
豫见泥泥狗系列文创设计 图片由作者提供
摘要:本研究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淮阳泥泥狗,探讨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研究通过分析泥泥狗的艺术特征,结合当下文创的需求和趋势,叙述其艺术元素在餐具、生活用品、表情包等文创产品中的应用,从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淮阳泥泥狗;文创设计;文化传承
引言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文创设计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传统文化愈发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淮阳泥泥狗为例,探究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文创设计的创新途径。
淮阳泥泥狗的艺术特色
淮阳泥泥狗是一种泥塑艺术,起源于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20世纪50年代,泥泥狗的创作风格发生显著变化,艺人开始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作品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雕塑的立体感。90年代起,泥泥狗开始走向国际,成为文化交流的亮点。2014年,淮阳泥泥狗被正式收录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泥泥狗形象古朴神秘,充满原始艺术特有的韵味,其形象多来源于神话传说中的异兽,如人祖猴、独角兽和九头鸟等。这类形象造型奇瑰而又富于想象,反映了先民对于自然的原始崇拜。例如,人祖猴是人类始祖的象征,表现出先民对于生命起源的朴素认识;九头鸟源于神话,象征“极数”,意指无限和永恒,体现出古人对于宇宙秩序的认识和愿望;独角兽代表纯洁、力量,传说具有与天地交流的能力,寄托着彼时人类对于神圣力量的追求。
泥泥狗在色彩运用上体现着民间艺术的独特审美。它以黑色为底色,象征着神秘与庄重,又搭配红、黄、绿、白等鲜艳明快的色彩进行装饰,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色彩搭配不仅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而且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表现了先民对生命、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认识和追求。这些貌似矛盾的红绿色彩对比,透过不同的纹样含义,转化成“水火既济、五谷丰登”的吉祥寓意。从这样的色彩使用中,我们可以窥见,泥泥狗的色彩搭配并非随便涂鸦,而是有着较为深刻的文化隐喻:黑色代表“阴”,承载一切;亮色代表“阳”,激活生命力;红黄对应“火土”,绿白对应“木金”,暗合五行流转。色彩和图案的搭配将抽象的哲学思考转变成可视符号,每处颜色都是先民对宇宙规律的理解和诠释,又是原始艺术和生存智慧的统一。
从表面装饰这一层面考察,泥泥狗可以视作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其表面布满了各种精致的图案,直线、曲线、圆点和锯齿纹等不同形式的图案交织在一起,富有艺术韵律。这些图案并不只是单纯的装饰,而是从细微处传递出与先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文化信息。直线和曲线的巧妙组合暗示了天地之中、阴阳平衡的文化理念,反映了古代先民对于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圆点和锯齿纹有条不紊的排列,往往和先民的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信仰有关。这些图案隐喻背后,蕴藏着先民对于自然的淳朴理解和原始崇拜。由此可见,泥泥狗表面的图案并不是单纯的装饰元素,而是古代先民表达对自然界和宇宙的认知和自身感情的重要媒介,其中包含了代代相传的丰富文化内涵。
分析淮阳泥泥狗的造型、色彩和纹饰,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古代先民审美观念的表现,还承载着先民对人生、自然以及宇宙等的深刻认识和崇敬之情。
现代文创设计的
需求与趋势
当今,消费者审美素养和自我意识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正如学者李西建在《消费时代审美问题研究》中提到的,“文化的生成、变迁或转型总是人的世界的最深刻的变革”。[1]这一转变尤其表现在文创产品领域,近些年来,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个性化需求逐步增强。以往千篇一律的文创产品或许能基本满足消费需求,但是如今的消费者更希望拥有一款具有独特设计、包含深刻文化意蕴的文创“纪念品”。这反映出人们以消费追求个性和品位的心理诉求。从符号互动理论来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更成为一种符号,用以表达自我身份和社会地位。文创产品作为一种承载文化意义的特殊商品,自然成为消费者展现个性的重要载体。[2]
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理念不断创新,“深度挖掘文化价值对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3]故宫文创的文具和饰品系列,融入了故宫经典建筑和文物元素。当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这些产品时,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魅力。而这也把传统文化自然地带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淮阳泥泥狗在现代文创
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
1.餐具设计
餐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将泥泥狗的造型和色彩元素融入餐具设计,不仅可以提升餐具的文化附加值,也让使用者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泥泥狗系列餐具以幼儿为目标人群,将泥泥狗的相关元素应用于餐具造型,可以帮助幼儿群体初步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餐具在选材上需要注重安全、环保和实用性,筷头部分用无毒柔韧防滑食品级软硅胶制成,筷身由小麦秸秆和食品级PP复合材料组成,综合考虑生态友好性和耐用性。设计上,笔者选取了人祖猴、独角兽等具有识别性的泥泥狗形象进行创意转化。以人祖猴系列餐具为例,笔者在设计中,以人祖猴头部为筷头造型,同时将猴身纹饰拓展到筷身上,并增加符合儿童人体工学的硅胶指套,优化了拿捏感。独角兽系列则以独角兽特有的角部形状为基础,结合勺、叉的实用功能进行设计。色彩上,该设计延续泥泥狗以黑色为基底,辅以红、黄、绿等高饱和度彩绘的传统风格,并根据餐具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为幼儿营造舒适和谐的用餐氛围。
2.香皂盒与牙刷架
此类产品使用频率高,是卫生间环境中的重要用品。笔者充分利用泥泥狗造型的概括性特征,在香皂盒的整体设计中借鉴其椭圆形体态,在盒盖上设计防粘连的凸起结构,在盒底结合传统图案开设沥水孔,功能性突出。在以人祖猴形象为原型的香皂盒设计中,笔者将腹部设计为容纳空间,完整保留身上的彩绘纹样,实现功能与形式的有机结合。牙刷架则创意性地将泥泥狗张开的嘴部造型与牙刷插放功能相结合,造型精巧紧凑。如独角兽牙刷架以其头部为主体,口部作为牙刷支架,装饰纹样则为产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质感。
3.杯垫设计
杯垫设计以图案提炼和运用为主,灵感来自泥泥狗塑造的各种动物形象。笔者在设计过程中将这些经典的造型经过平面化和图案化的艺术处理后,成为杯垫表面的装饰主题。在材质方面,笔者选择耐磨和隔热效果较好的材料来保证杯垫保护桌面的核心功能。在尺寸上,笔者设计尽量保持与普通杯具标准相一致,以保证使用的稳定性。
4.表情包设计
在数字化传播时代,表情包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沟通的主要方式。以泥泥狗为原型的再创作表情包,是利用新媒体力量提升年轻群体对非遗的认知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
泥泥狗十二生肖系列形象是创作的出发点。在设计中,笔者给每一个生肖形象都设计了一系列表达情绪的神态来贴近各自设定的性格特点。表情包周围,还会配上“鼠兆丰年”“牛气冲天”“龙马精神”等吉祥祝福。该表情包系列设计,从视觉表现的角度看,泥泥狗黑底彩绘的经典用色模式被严格保持,表情夸张的动态和简洁文案也满足了现代网络交流的审美和习惯。该产品可用于微信和QQ等主流社交平台,使用者可以在轻松的日常互动中实现对淮阳泥泥狗文化的了解和传播。
结语
淮阳泥泥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将其代表性元素创新性地融入现代文创设计中,是让其在时代生活中焕发新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该实践有利于改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继而激发人们的文化兴趣,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从文化视角看,文创产品作为一种连接历史与现在的文化载体,将其与泥泥狗进行融合,可以给年轻群体提供一个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从而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从产业视角看,这种融合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创意动能,不仅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带动设计、生产、旅游等有关产业链的开发。从文旅融合发展视角看,泥泥狗的文创产品设计,有利于充分发挥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旅融合,促进当地就业,推动淮阳本地经济发展。从提升社会精神文明视角看,泥泥狗文创产品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相符。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文创产品融入泥泥狗等非遗元素,既提高了人们的审美素养,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社会普及。
本研究将淮阳泥泥狗元素运用于文创设计实践,说明在设计转译、功能整合和数字传播策略下,传统符号可以有效融入当代生活。这一实践为提高商品的文化附加值,提升用户体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案。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