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制度育人的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教育研究--以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育人为例

作者:王莉,许敏敏,郭丽娟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8-05-02人气:239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依托管理制度。本文通过三方面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泰安校区的学生管理制度,总结出了相应的育人教育管理策略。通过对管理制度的研究,让制度蕴涵于文化中的同时又让文化反映在制度上,充分使广大学生能将各项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育人教育落到实处。

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

(一)学生管理制度实施过程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管理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为了维护正常的校园教育秩序,工作中常以“规范制约学生为主、教育引导学生为辅”,偏离了教育的核心价值。在管理学生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各种管理制度中,对学生的义务性条款、禁止性条款较多;保障性条款、激励性条款较少。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公共活动时,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响应,反而成了一种硬性要求。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未能以保障学生接受教育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不能强化育人价值的核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生管理制度刚性化和柔性化管理结合不充分

从学生管理制度落地角度看,为了维护各种秩序而弱化了育人功能,甚至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严惩,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从而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制度实施的人性化和民主化有待加强。这就容易导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工作管理者仍然以刚性管理为主从而忽视了柔性管理,或者仍然以管理学生为主,而忽视了服务学生的其他方面。学生管理制度运行应当是一个将外在的管理制度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修为,进而落实到行动上实现“知行合一”的过程,而不单纯是惩罚告诫学生的手段。

二、对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泰安校区学生管理制度的改进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国家电网公司。学校与国网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团校实行一体化办学。学校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唯一直管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发展链、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建设的公司企业大学。

自1958年建校以来,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提升企业”的办学宗旨,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校训,按照“师资雄厚,装备一流,管理精益,特色鲜明”的发展定位,在辉煌的59年办学历程中,探索开创了一条职前教育、职后教育一体化办学的创新发展之路,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大学。

目前,学校共有在校生1824人,“十二五”期间,学校累计培养大专毕业生8010人、中专生6795人。“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大力推进现代高职教育,坚定不移地深化集团化、一体化办学道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推进育人教育。

现如今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规模进入相对稳定期,而如果照搬原先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企业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发展,更快的适应电力行业岗位的职责与要求,创造我校良好的品牌效应,山东电专应根据国家电网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自身办学定位建立自己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山东电专学生主力为90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处于形成的关键节点,我们在探索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时,应当时刻以学生为本并且基于学生自身发展特点以及时代特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各个角度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利用平等灵活原则系统完善地建立具有奖惩双效机制的学生管理制度;同时我们要基于时代发展特点,转变视角,更换理念,突破常规,不断探索创新更适宜现代高校学生的管理制度。因此,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深入研究学生管理制度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秉承国网企业文化精神,践行电力行业制度规范

我们必须始终传承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精神,努力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和接受电力行业职业理念,在行动上自觉践行电力行业制度规范。具体而言:一是积极探索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社团和志愿者服务团队,利用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为学生了解职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培养职业兴趣、提升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心理素质,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努力尝试将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融入学生寒暑假丰富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中,增强学校管理育人的社会效应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感知度和认同感,为毕业时顺利开启自身职业生涯,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建立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正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日常行为准则、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很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不能在学习工作中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与协调。因此,必须树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理念”,让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教育阵地加强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团)组织生活,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发展等有关的内容纳入其中,引导广大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回归现实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学校积极构建网络平台,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而且可以及时将学校动态、管理制度及各种资料上传,学生零距离互动交流,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我们必须将互联网新媒介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才能不断推动学生舆情管控工作的深入开展。具体而言:一是全体辅导员要利用互联网新媒介(QQ、微信、微博等)与所负责班级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力争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线上线下24小时无缝隙管理”,确保学生在校安全与稳定的“可控、在控、能控”。二是鼓励学生之间通过互联网新媒介积极进行学习生活心得体会的探讨与交流,净化学生心灵,进一步活跃班级组织生活,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三)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我们必须始终围绕上述“全方位育人工作理念”开展各项学生管理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泰安校区班级工作评比考核标准》、《泰安校区教室定置标准》《泰安校区标准化宿舍建设方案》等制度性文件。旨在通过对早操、(晚)自习、宿舍内务、出勤率等的检查考核,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更好的在校学习与生活,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理念,将学校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优良的校风学风自觉融入到学生日常在校学习生活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二是高度重视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在学生中全面开展“文化三餐”活动和以“善小”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旨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力的支撑。三是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建立了学生管理工作微信公众平台—“鲁岳苑”。旨在加强学校党(团)组织建设,引领校园文化主旋律,传递社会发展正能量,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认同感。

(四)丰富学生管理手段

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健康发展,仅仅依靠学校力量是不够的。我校作为电力行业的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肩负着为国家电力行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任,而且办学层次结构复杂,既有普通大专生,又有五年一贯制学生和新蒙生。面对这样艰巨的历史重任和复杂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当重视协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特别是对口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将这三者之间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在家校联合方面:我们将积极探索各种方式方法(例如组建家校互动交流QQ群、微信群、学校开放日等),让家长亲自感受或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让家长对学校办学理念和管理制度有个理解、认同和接受的过程,从而才能更好的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在校企联合方面:学生生源来自新疆和内蒙古两个省,学生入校前各省公司已与学生签订定向协议,在校期间学生除了受学校管理以外、还有单位的管理约束及制约。为了加强管理及教育,学校采用每学期把综合考核成绩反馈给签约单位,签约单位根据学生成绩及表现定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班级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宣传班级工作,通过微信平台,把班级特色对外进行宣传。通过校企联合,学校和企业可以优势互补,学生既能学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能学到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专业技能,毕业生能够让企业满意、学校满意、家长满意。除此之外,我们还会不断组织社会上诸多领域(特别是法律、心理、就业指导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成功人士采取模拟法庭、专题讲座等形式,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正能量对在校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与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管理制度的本质是从学生自身出发,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行的过程;把学生看成既是管理对象,同时又是管理的主体,在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加强自我管理。同时让制度蕴涵于文化中、让文化反映在制度上,两者有效结合。使得广大学生能将各项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教育的核心价值—育人。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