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从《纪录片创作》课程看实践类教学中的“技”与“理”

作者:付斌来源:《视听》日期:2018-05-25人气:1702

《纪录片创作》是影视传媒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之所以要有这样一门课程,同纪录片的功能与价值息息相关。纪录片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文献资料的承载形式,为后世研究先人的文化遗存提供了厚重的影音素材,亦满足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对美的渴求。譬如:《话说长江》《舌尖上的中国》,既让我们领略了山川之美,又让我们深切地感悟到劳动人民的朴实和伟大。纪录片就是这般,雅俗均沾,既是一种艺术门类,又是社会文化形态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纪录片教学之难

接到《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教学任务,笔者不慎惶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核心是“创作”二字,而创作必然牵涉到创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经验。对此,笔者虽从事多年一线媒体工作,略有所成,无奈年纪尚轻,人生积累还是稍显单薄。

其二,课程相关教材呈现出“理论化”和“实践化”教学模式的显著区分。纵观《纪录片创作》课程的高校教材,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理论讲述型,即主要讲述纪录片发展史、基本流派、主要特点、营销模式、争议问题等,偏重于原则、规律的讲述;二是实践操作型,即主要讲述纪录片的创作方法,包括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营销的方式方法,偏重于技能、技巧的传授。

应当说,这两种类型都是必要的,单从一个层面讲授纪录片创作课程显然是不科学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平衡这里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问题呢?理论教学为主,还是实践教学为主呢?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的过程是极具挑战的。

其三,从“作业”到“作品”的转化。《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期末考核是以每组学生完成的一部纪录片来判分的。完成一个作业并非是目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纪录片的创作规律,熟练运用相关技术,最终向优质纪录片作品转化。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任课教师要让学生完成对纪录片从“陌生”到“精通”的转变,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应当怎样摸清纪录片的脉搏?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对纪录片而言也有自己的“望”“闻”“问”“切”:所谓纪录片的“望”就是欣赏与观察,看创作者叙事的风格,看讲故事的方式方法,看拍摄、剪辑的技艺,看内容安排、逻辑结构;所谓纪录片的“闻”就是听,听同期声、配乐、配音,把握其中的美和技术;所谓纪录片的“问”就是多问句为什么?问纪录片的创作意图、创作风格、创作思路、创作挑战;所谓纪录片的“切”就是以纪录片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去解析纪录片创作的各个环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次,关于如何平衡实践类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重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来看一看“纪录片创作”这五个字。从逻辑学上看,“纪录片创作”这个词项中,“纪录片”是内涵,“创作”是外延,也就是说“纪录片创作”这一词项的核心在于“创作”,关于什么的创作呢?关于“纪录片”的创作。既然是“创作”,必然离不开对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历史佳作的赏析,对规律、规范的学习,对争议问题的讨论,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这些都是“机理”层面的东西,也是我们从事纪录片拍摄工作的重要准备和保障。具体到创作层面,如何做,怎样做是最为核心的话题,也是我们学习纪录片创作的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深入了解纪录片的“前世今生”,学习并掌握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规律和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是相辅相成的,在高校“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必然要以“实践”教学为主。但请注意,这里的实践教学并非完全“去理论化”。所谓的“应用型教学”指的是在高校教学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的设定与撰写需要考虑到实践化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将“怎么做”有机融入到理论教学中,进一步扩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而并不是说在相关课程的讲授中完全“去理论化”,或者淡化理论。这不是高校教学的模式,而是职业教育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理论与实践的比重应当在三七到四六的比重范围较为科学。

三、如何实现《纪录片创作》课程作业到作品的转化

前文,我们谈的是“实践”与“理论”的比重问题,顺着这个问题,我们进一步谈谈学生“作业”到“作品”的转化问题。由“作业”到“作品”的转化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历程。学生所处的环境是大学教育的环境,他们可以参考、可以模仿,有指导老师,有过硬的设备,却又不怕出问题,不怕周期长,不担心销路、不担心“票房”。教学这个前提屏蔽了很多问题,而要成为作品,甚至成为产品,创作者所要面对的问题就更为复杂了。如何进一步提升质量,如何参赛,如何营销?这都是摆在学生面前棘手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学习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在课堂讲述中,多传递一些“理”的东西,也就是“原理”“规律”方面的东西。举个简单例子,驾校教练员教学员倒车,强调的不是“理”的东西,也就是道理方面的问题,只是再三强调倒车的时候要看某个“点位”,只要到某个点位、某个位置就应当做某一项操作。按照这样的“技巧”学员可以很轻松地把车停到侧方位或者入库。但这里缺少了“理”的讲述,学员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看这个点位,为什么在这个位置做这项操作就能达到目的,他们只知道这样做就可以完成某项考核。如此教学是典型的“应试型”教学模式,对实际生活或工作是无益的。例如:不同的轿车有不同的宽度和长度,所谓的“点位”也是不同的,那学员毕业后该如何操作呢,还是按以前的“点位”?显然,这种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是不科学的。假如我们知道“点位”背后存在的机理那就完全不同了。同理,我们在课堂上讲述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教给学生纪录片各流派的风格和特点,目的不在于知识点本身,而在于拓宽学生思路,促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创作生涯中举一反三。这也是 “作业”到“作品”转化的必由之路。

四、如何处理《纪录片创作》课程中的“理”与“技”问题

第一,多看。这里的“多看”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多看片,包括中外知名纪录片、自媒体纪录片、获奖作品和同学们的习作,明确纪录片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知道什么是特色、什么是缺陷;其次,我们还要多看相关学术文章和专著,看看别人是如何剖析一部纪录片的,是如何阐释某种纪录片的机理的。

第二,多写。“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写评论性文章,评价一部纪录片的艺术风格、叙事方法、摄制技巧;二是多创作纪录片文字脚本,为后期的纪录片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多创作。多创作当然是指多创作一些优质的纪录片,这也是《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核心内容,我们在创作中可能会遇到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普遍性的,也可能是特殊性的。普遍性问题可以作为我们今后创作中的宝贵经验,特殊性问题也可成为提升我们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积累。只要付诸行动,问题总是会不断出现,创作者也会在处理问题的道路上不断地收获。这些收获是理论付诸实践的产物,是学生从“理”到“技”学习过程中不可获取的财富。

《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任课教师坚持应用型教学理念,把课程中包含的纪录片概念、特征、价值、类型等问题融入到影片拍摄中,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纪录片拍摄、制作等方面的技能、技巧,科学应对“技”与“理”的平衡问题,做一名优秀的纪录片工作者,创作出风格独特、角度新颖、发人深省的优秀国产纪录片。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