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QLED谁将成为高清电视的主流?
OLED和QLED在高清电视领域一直存在技术之争,造成那些想购买大屏幕高清电视的用户在选择时犹豫不决,而两种技术的发展也一直被用户所关注。谁将成为高清电视的主流?本文根据网上的信息,对OLED、QLED电视的发展趋势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0 引言
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用户对大屏幕高清电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其显示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清、高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彩。而统治近20年LCD电视已是昨日之花,OLED、QLED技术在高清电视领域争奇斗艳,OLED在手机和高清大屏幕电视领域被广泛使用,以三星为代表的QLED也在高清大屏幕电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两种技术在高清大屏幕电视上都能给人无与伦比的体验,那么谁才是高清电视的主流?
1 OLED与QLED优势和劣势
OLED是(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缩写,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Ching W.Tang)于1979年在实验室中发现。
OLED显示技术的优势:
(1)采用自发光:每个像素点中的红绿蓝三原色由发光二极管自发光产生,不再是LCD采用的背光加滤色片产生三原色方式,其色彩及其鲜艳靓丽。
(2)宽广的视角:能达到170度的宽屏视角,几乎任何方向观看画面都不会发生变化。
(3)极高的对比度: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能呈现极深的黑场-深邃的黑色,而LCD由于有背光,在显示黑场时任然有微光(漏光)。
(4)较低的功耗:工作电压为2-10V,节能省电。
(5)极高的反应速度:纳秒级的反应速度,比LCD毫秒级的高出一个数量级,几乎无拖尾产生。
(6)极薄的厚度:毫米级的厚度,可以像画一样帖在墙上,没有突兀的感觉。
(7)极佳的柔性:可以弯曲折叠,为可穿戴便携设备提供可能。
(8)广泛的应用领域:可在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汽车中控面板和电视上使用。
OLED显示技术的劣势:
但是,OLED也有劣势:容易出现烧屏现象,且不可逆;因其生产设备昂贵,生产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使其面板的生产成本高昂,这也是大尺寸面板的高清电视未能迅速普及的原因;其寿命和画质也不如QLED。
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缩写,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于1983年首次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却“忘了”给它起名字,数年后耶鲁大学的物理学家马克·里德将这种半导体微块正式命名为“量子点”并沿用至今。
每当半导体纳米晶体(量子点)受到光或电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这一特性使得量子点能够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
量子点能够将LED光源发出的蓝光完全转化为白光,而不是像YAG荧光体那样只能吸收一部分,这意味着在同样的灯泡亮度下,量子点LED灯所需的蓝光更少,在电光转化中需要的电力自然更少,更高效的表现令其在节能减排方面更胜一筹。
真正的QLED,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长寿命、色域宽、色彩鲜艳和无限尺寸等优势。
目前,QLED主要是由韩国的三星公司主导,其QLED TV实际上是利用背光源发光的量子点液晶电视,并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QLED电视(自发光),只是在液晶电视背光源上增加了量子点薄膜提升了色域,仍然存在液晶显示产品固有的漏光、对比度低、可视角度差、响应速度慢等画质上的短板和设计上的限制。
2 高清电视市场现状
自韩国的LG公司于2003年首次推出OLED电视以来,经过技术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良,于2013年成熟,国内的创维、康佳、长虹、酷开、海信,国外的LG、索尼、飞利浦和松下等16家公司就开始布局OLED电视,据中关村在线统计,到2019年上半年,已经推出了106个型号的OLED电视,2018年,我国OLED电视的增长率达到113%,曾经的未来梦幻电视已然成为现实。
尺寸方面有55寸、65寸和77寸;价格在6千到十几万不等;以4K为主;目前OLED电视的厚度整机是3.85mm,面板厚度甚至达到了2.36mm,面板形态主要是平面和曲面;主要面向中高收入人群;上游面板供应主要是韩国的LGD公司。
目前,高清电视主要以LCD(液晶显示)电视为主,OLED、QLED电视占比不到2%,不过,在高端大屏幕电视市场,OLED、QLED高清电视正逐渐增长。在欧美国家,OLED、QLED电视渗透率达到45%,而我国还不到11%。
2018年第三季度,QLED电视的出货量超过了OLED电视,但从第四季度开始,OLED电视逐渐在追赶,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反超,这得益于OLED面板的出货量局面得到缓解和价格的下调。但不管是OLED电视还是QLED电视,高昂的价格是阻碍普及的第一要素。
3 未来谁是高清电视的主流
一直以来,三星都在主导QLED电视和手机使用的AMOLED面板,其手机使用的AMOLED面板占到整个行业的95%以上,但在QLED电视领域,由于技术难度大,其QLED TV实际上是在液晶电视背光源上增加了量子点薄膜提升了色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QLED TV。LGD和索尼主导OLED电视,随着OLED电视阵营增加到15家,尤其在最近,中国第二大电视企业,也是全球第四大电视企业的海信也宣布采用LG的OLED面板,OLED电视阵营也正在日益壮大,而QLED电视则仅仅剩下三星一家孤军奋战。
面对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市场格局,三星显然需要作出痛苦的抉择。有消息称,在美国市场,三星已经开始对QLED电视进行大幅降价促销,降价幅度在三成至四成之间,目的是清空QLED TV库存。近期也有韩媒报道称,三星有意将生产手机使用AMOLED面板的A5工厂转产OLED电视面板,三星也将加入OLED电视阵营,三星放弃QLED TV,这让OLED电视成为全球高清电视的主流。
三星在AMOLED面板有诸多的技术优势,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对OLED电视面板这块大蛋糕也不会放弃,随着三星加入OLED电视阵营,凭借其多年来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上所积累的技术优势,它可以迅速提升OLED电视面板的产能,而这又反过来刺激LGD加快扩大OLED电视面板产能以保持领先优势,这将进一步迅速提升OLED电视面板的产能,从而降低OLED电视面板的生产成本,最终使OLED电视价格大幅度下降,这也成为了OLED电视普及最利好的消息。
4 我国OLED发展现状
我国对OLED电视发展高度重视。工信部、家电协会等高度重视OLED电视的发展,面板厂家也在积极投入,更多整机生产厂家也在布局。
中国台湾:鸿海/夏普已建成6代OLED面板生产线;友达和群创也建成了6代OLED面板生产线。
中国大陆:京东方、国显/维信诺、和辉、天马、华星、信利、中显、柔宇等已建成6代OLED面板生产线。
苹果公司已将京东方作为下一代iPhone手机AMOLED面板的供应商之一,而华为已经在Mate 20 Pro上采用京东方的AMOLED面板,可见国产京东方的AMOLED面板在质量上已经不输韩国LGD的AMOLED面板了。
随着传统电视厂家更多地使用OLED电视面板,以及蓝光寿命、残影和烧屏问题的解决,OLED电视会出现爆炸性增长,3-5年后会取代传统的LCD液晶电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OLED高清电视成为主流是不争的实事。
5 OLED高清电视发展展望
随着我国提前布局5G网络,物联网和智能家居会得以广泛应用,作为媒体显示中心的电视也会迎来功能上的革命性巨变。
OLED高清电视不再以观看视频为主,它也是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显示和控制中心,触摸控制、语音控制和AI人工智能是标配;
超薄的壁纸电视和透明电视可以与墙面和装修风格完美融合,装在汽车外壳上的透明电视便成为一个移动的广告平台;
智能控制中心能搭配音响和周边智能设备,实现智能家居的控制;
通过带有互动感应功能的OLED电视,体验VR(虚拟现实)的感觉;
无限拼接的功能可以拼接出超大尺寸的屏幕,用以取代电影院的传统幕布,用直显方式呈现极致色彩、深邃的黑色和超高清的画面;
利用其柔性,像投影机的幕布一样,需要时转出来,不用时转进去隐藏起来。
6 结语
本文对OLED、QLED电视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明晰了高清电视的主流-OLED,对用户选购高清大屏幕电视提供了参考。随着OLED面板成本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家庭会购买OLED电视,OLED电视也会在大数据时代确立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kj/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