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作者:马全勇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1-03-02人气:2554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者的培养、关乎到抵御西方意识意识形态的思想之盾的铸造、关切到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持。那么如何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呢?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关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1] 因此,对于思政课的政治性与学理性内涵的阐释及坚持二者相统一的具体路径的探求显得尤为重要。

思政课政治性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鲜明特色和办学优势,它主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而马克思主义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和利益,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因此政治属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政治性融合贯穿于思政课的始终,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话语、教学管理与评价等等无时无刻都不在体现着其鲜明的政治性。在以上这些要素中,社会主义的教学方向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回答了“怎样培养人”。因此,思政课的政治性需要从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两方面去理解。

(一)思政课的教学方向体现其鲜明的政治性

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教学方向就是坚持思政课的政治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因此更要坚持和巩固政治性在思政课中的首要地位,以政治性为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真正做到思政课“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现其坚定的政治性

当前我国高校面向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思政课的数量和课程名称虽然不尽相同,但从教学内容出发可将国内高校的思政课分为四类,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普及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及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和法律基础教育。以上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离不开社会主义的方向、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因此,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直接体现了思政课的政治性。

思政课学理性的内涵

学理性指“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对事物的演进逻辑的表述,以及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等。” [2]单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名词来看,它是由体现政治性的“思想政治”与体现学理性的“理论课”组合而成。因此,许多大学生将其视为意识形态的灌输课,认为它没有任何学理意义,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思政课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学科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核心课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理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性体现着思政课的学理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学理性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发展中已形成了特有的逻辑体系和发展规律,至今已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学科。1980年,光明日报刊登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文章,随即引起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激烈讨论;1984年,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12所高校首次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这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正式诞生。历史与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门集科学性、思想性、逻辑性为一体的成熟学科,作为思政课的学科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是思政课的学理性的重要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 [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科学,就是因为它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和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的学理性上,学理性又表现出它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政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鲜明的科学性和学理性体现着思政课的学理性。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思政课势必会更加展示出学理的魅力,这也使受教育者更加主动地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同它是一门富有科学内涵的课程。

三、如何坚持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是坚持二者相统一的主体,但在具体实践中,不能将二者关系简单化理解,而是要从自身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教学技术与能力等方面共同去推进。

(一)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与站位

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与政治站位是保证思政课教学方向的关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其中,政治素养和政治站位是首要的、根本的要求。

 “有信仰、讲政治”是对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要求。教师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懂和真信马克思主义,要坚持政治性为灵魂,着力引导学生在加强学理性探索中更科学地、更自觉地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为了课堂的“抬头率”、“前排率”而缺失政治性的引导,否则便会因小失大。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有政治的人讲政治,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政治性。

(二)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的储备要求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是成为优秀教师地必备条件。 “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 [4]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汲取专业知识,综合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将自身打造为“行走的课堂”。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一味地灌输容易导致课堂变得空洞、刻板,理论犹如空中楼阁而不接地气,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教师应该学会 “用学理讲政治”,充分发挥理论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兴趣,用理论的技巧传播政治观念和观点,最终才能用理论说服学生、掌握学生。

(三)教师自身应“善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

除了良好的政治素养与与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外,高超的教学技术与能力也是思政课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教学方法层面,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教学方式层面,在传统课堂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情况下,应积极开拓第二课堂,针对受教育者互联网“原住民”全覆盖的趋势,应积极学习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让科技红利为思政课服务。另外,“八个相统一”是一个科学和谐的整体,是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方法论,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需要与其他七个“相统一”统筹协调推进。

总之,守正创新将是思政课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思政课怎样改革创新,政治性始终是要牢牢坚持和把握的方向,学理性始终是要不断发展和深化的目标,坚持思政课的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始终是思政课存在和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鲜明特征。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