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角色研究
现代教学,学生是学校的主体,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班主任代表学校对班级实施组织与管理,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素以严格、严谨、严厉著称于世,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不只是学校单一的教育教学,更离不开班主任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
一、做好班主任的四个基本意识
责任意识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意识。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有担当的班主任,作为班主任,责任是方方面面的,就像做人一样,我们要做有担当的人。班主任就是这个班里最大的官,无论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孩子与学校之间出现任何问题到最后都是要由班主任来解决处理的。所以家长为了对自己孩子负责,本着最快解决问题的原则,班主任就是班级的第一责任人。在这里,班主任要有所担当,如果一味推诿,其实反而给家长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他们会觉得班主任没有担当。如果家长找到学校,找到教育主管部门,反而得不偿失了。但如果家长认为班主任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呢?情况就会变得不一样,他们会敬重,舍不得甚至不好意思来给班主任添麻烦,所以一个班主任勇于担当是给自己魅力值增分不少的。
以育人为目标的大局意识是正确对待孩子学习的重要落地点。现在有些家长是不明白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因为他们没做过教师,不会真正理解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初衷,他们会认为班主任只是为了不被领导批评,只是为了考个好成绩多拿些奖金才不得不去管他们的孩子,如果在一个班里有了几个家长有了这种想法是很可怕的,这样的人还特别容易聚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变成了班里的不定时炸弹,而且工作也很难开展,所以让家长认同他们班主任的大气、大局意识很重要,所以教育必须让家长明白,只要是关于孩子的问题没有小问题,班主任和家长的任何矛盾在孩子问题面前变得不值一提,可以争论,但无论如何争执不下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
班主任一定要有仁爱之心,随时关注孩子的优点。众所周知几乎每个的班里都有那么几个坐不住管不好的问题学生,但再难管也是自己的学生,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也有很多人看不见的优点,哪怕他学习上不那么好又能怎么样呢,只要他能开心健康的在班级里生活着,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和人生观价值观将来在社会上立足就可以了,谁能保证社会上各个行业的精英上学时就都是成绩好的学生呢,还不是照样生活的很幸福,工作得很优秀。
不要单纯因为学习的事跟家长沟通,如果家长因为孩子学习的事主动来沟通,哪怕是家长也不合适,我们要做到不能只关注成绩,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平心而论,当家长听到班主任这种护犊子的话,而且护的是他自己孩子的时候,他是会怎么认为这个班主任呢?他肯定会觉得班主任原来那么了解那么爱自己的孩子。
做好各方协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意识要求。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作好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科任教师沟通,处理好与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科任教师作好工作,也是班主任职责的一部分。实践证明,班主任只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对学生的全部教育任务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搞好关系,才能正常开展各项班务工作,也才能组织学生开展好各项活动,搞好学习。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基本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家访,家访的目的是到学生的家里向学生家长通报该学生在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的表现,了解该同学在家的表现;二是约到学校面谈或电话沟通,对于个别学生的急于解决和沟通的问题可采取这种方式;三是召开家长会,开家长会是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种方法,它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难得的交流与切磋的机会;四是网上沟通,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又多了一个渠道,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渠道。要善于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家长与自己配合,共同作好学生的工作,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二、班主任是学生的引领者
班主任要公平对待每位学生。现在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当班主任处理起班级事务时孩子们心里都会有一杆秤来衡量,如果孩子认为班主任处理问题不公平了,他会把这种理解带给家长,时间久了影响班主任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所以管理班级中班主任应该奉行的原则就是“集体至上”,我们所在的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缺一不可的大家庭,孩子们都是家庭里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们闹了点小摩擦小矛盾怎么处理?班主任可以尝试当着全班同学面把出现矛盾的同学批评一顿,批评的理由不是谁对谁错了而是他们损害到集体荣誉了,他们由于个人的一点小私利,个人的一点小情绪影响到了班级团结,这就是最大的错,处理上一两次这样的问题孩子们就会统一一种思想,一定不要做影响班级团结的事。
班主任要充分认同每位学生。要让学生认同班主任,班主任必须先认同学生。在一个班级里,对学生的定位不能仅仅根据学习成绩,因为毕竟成绩上总能分出三,六,九等,但真正进入社会之后孩子情商高不高,处事能力怎么样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对社会的服务贡献能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做到认同遵守教学原则的人,不强调分数排名,毕竟孩子的智力因素在学习上还是占一定比重的。要不光认同所有遵守教学原则的同学,还会认同所有热爱劳动的同学,认同所有喜欢读书,舞姿优美,歌声嘹亮的同学,甚至把这些认同在全班同学面前大肆表扬,这种表扬甚至已经超过了他们考了100分的感觉,这样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被老师认同了,孩子们能不爱戴自己的班主任吗?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但是在细微的管理中还应该充分发扬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氛围,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因此,班主任要走下高高的讲台,融入这个集体,成为学生的朋友,班级管理才能收到实效。在管理过程中,要对学生充分信任,要合理放权;要走进学生,还要和学生亲密有度。同时在你走进学生的时候,别忘了你是老师,要对学生“宽”“严”有度。
三、班主任是家校共育的使者
首先,班主任是家庭教育的“领跑者”。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先要了解的是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得环境。换位思考,让家长们知道老师是爱他们的孩子的,让家长能够跟老师融洽的相处促进教育孩子工作的顺利开展。《学苏霍姆林斯基当老师》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每一位孩子。” 在苏霍姆林斯基身上我看到“爱”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孩子的根,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并唤起相应的情感。这样,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一致,才能达到“尊师重道”的目的。我学习这位教育伟人的方法,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自己曾经也是孩子的历程,跟孩子们结合在一起,了解他们的心灵。
其次,班主任是学校工作“服务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家长跟学校的教育要达到一致,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学校的“服务者”。例如:在开学初,我们班级的语文老师请病假,需要找代课老师来担任一下语文教学工作,为了给孩子们找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学校换了三位老师。这一举动引起了家长们的强烈不满,要找学校领导,还要找局领导等等。作为班主任就要调节好家长对学校安排产生的误解和愤懑的情形,多次出面解释,并说服家长,让家长支持和理解学校的工作。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