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检测技术混合式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一、仪器分析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仪器分析检测技术课程的进行遇到了以下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不同教学单元有不同的特点,学生理解程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不同,不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2)教学交流不足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3)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不能充分发掘他们的学习潜力。
二、混合式课堂教学的优势
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混合式课堂教学是“技术提升教育”必然的发展方向,是有效解决职业教育教学问题的最佳选择之一。在过去,混合式课堂教学被简单宽泛的认为是“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的混合”。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技术成为混合式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混合式教学也逐渐由“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的混合”演变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相较于传统式教学,混合式课堂教学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的具有参与性与个性。混合式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扬长避短地将在线教学与面授教学结合在一起;还可以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将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入学习活动和课程,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它可以根据课程、学生和教师的需求进行设计。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支持,为学生提供真正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
三、混合式课堂教学资源在仪器分析检测技术中的开发与应用策略
(一)营造高效的在线学习环境
利用学习通创建虚拟课堂,虚拟班级管理,每个班级(约60人)由一名教师负责。教师每天与学生约定在线时间,在约定的时间教师开展在线签到,在线课堂讲授重要知识点、直播答疑、文字交流及抢答、作业、在线测试等多项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在线单独交流,个别辅导。较往年的大班微信、QQ群辅导,学习通更有利于营造互动、高效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的管理,能够充分掌握班里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互动更加有效。除了小班化互动交流,我们也有效利用微信、QQ等大群的优势,讨论共性问题以及发布课程重要通知等。尝试利用课程平台或学习通开展“面对面”的直播教学方式,在视频直播教学中使用语言及附加语言(表情、眼神、手势)的交流,相比于文字更具吸引力,有了传统课堂中互动感染的氛围,增进了师生间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直播和在线课堂,将重难点在线讲授,线下课堂则进行翻转课堂。教师根据每章知识点设计讨论题和问答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回答问题,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必要时做些面对面的补课,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使线上课业完成差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其学习。通过线下翻转课堂,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深入实施,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精心设计学习与考评内容,激发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精心设计讨论题和抢答题,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巩固。特别注重抢答等方式及激励机制的设计,如按回答问题的先后加1—5分;不同的讨论题和作业题设有不同的分值,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情况及时加分;为激励学生及时总结固化知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每章或课程结束进行知识点梳理归纳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特别是以思维导图形式或总结到位的学生给予嘉奖,并在群里展示,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分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实施严格的学习情况监控,在每节视频中适当位置增设过关测试题,答对习题后方可继续视频的观看和学习,从而更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和质量。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分散化和信息化结合方式进行考核,主要包括雨课堂回答问题情况、问卷星阶段性测验、微视频的录制、考勤为平时成绩考核点。该考核包括线上、线下、考试和作业,根据学生们的表现及成绩,能及时掌握学习效果,也可及时调整进度和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对理论课程学习,采用微视频制作为每章的作业一部分,学生完成中需要对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及原理等熟悉,才可以制作较优秀的作品,这大大降低了作业的抄袭率,也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实验期末考试改革为为问卷星理论知识测验,微视频制作,抽签独立完成一个实验考核等评定。
(三)丰富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众多的学习资源中多方面、多角度寻找学习资料,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推荐一些趣味电影短片等,作为课程的补充资源,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微信、QQ群、学习通或在线课程平台时时推送仪器分析检测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仪器分析检测技术混合课堂教学的开发与应用,为学生营造了高效、互动的学习环境;有效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对仪器分析检测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实验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