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传统陶瓷装饰系列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蒋汐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1-06-25人气:656

传统陶瓷装饰系列课程是以传统工艺实践为基础、开放式创作为目的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瓷绘的步骤与技法复杂,在实际教学中,技法的学习时间远超过了理论研究和创作探索,造成学生绘图能力强而应变能力弱,模仿能力强而创造力弱的现象。

一、传统陶瓷装饰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目的

目前高校本科常设的传统陶瓷装饰课程一般包括青花、古彩、粉彩、新彩和泥坯装饰五大工艺门类的教学,其内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课程的综合交叉学习。课程一直以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型、复合型设计人才作为教学的第一指导方针,实行又专又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工艺技术与设计理论的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以及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要求学生具备宽广的文化视角、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基于上文的课程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传统陶瓷装饰课程在学生的艺术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方面都有明确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以临摹传统作品的方式完成不同工艺门类的技艺传授,讨论作品的设计思维和方法,领会传统装饰装饰的文化艺术底蕴。还需在学习经典案例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艺术和设计养分,让传统陶瓷装饰在当代设计与艺术创作中发光发热。

从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可以看出,装饰课程的学习分为技法训练、知识体系建构和创作运用三个阶段。其中技法学习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导致学生虽有熟练的技巧,但却无法进行创作实践。如何解决课程时间短、教学内容多且难的问题,如何让课程目标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满足是重难点。

二、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探索

首先,从各工艺门类课程的整体安排来看,传统的方法多是将每个门类以单个单元的形式分布在不同学年段。以陶瓷装饰为研究方向的相关专业会将四门彩绘课程全部作为专业必修课。其他专业则将最容易掌握的新彩和青花作为必修课,粉古彩课程或是选修或不安排。而泥坯装饰则被安插在综合装饰课程里,不会单独排课,也不做具体的教学要求。这种做法虽考虑到了专业需要和教学难度,但并没解决课时短缺的问题,而课程的缩减甚至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的更大欠缺。另一方面,由于各工艺门类的历史延承关系,它们在形式风格、工艺材料和绘制技巧等方面既有不同,也有众多相似甚至雷同之处。把不同工艺门类的教学分别安排在不同学期,会导致重复学习一些相同或类似的技法知识点,占据教学时间。

其次,从课程与其他专业的综合学习来看。由于学校没有根据陶瓷艺术与设计所涉及的各学科构建一个宏观且系统的知识体系,搭建相应的课程平台和教学体系,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课程都是按照自身的知识建构逻辑来安排教学顺序的,其教学进度难以同步,形成知识映照和联系。

从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以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做法虽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因技术难度大、步骤复杂、工艺材料操作不当以及技法错误而引起的工艺缺陷,但却无暇顾及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日后的教学设置了障碍。

既然现行的课程安排与设计一是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点散乱,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会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改革呢?

首先,课程安排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各自之间的互通性。我们可以将艺术设计课程、艺术人文课程、工科课程按所需统一安排课程时间、分配教学比例,强调各专业课程的融合渗透,使学生能在较宽的课程平台上构建更全面的知识结构。

其次,课程安排应强调教学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我们可将所有课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围绕技法和基础知识的教学,第二阶段是创新应用层面的教学。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可将各彩绘门类的技法课程进行有机合并,保证教学的连贯进行,避免因课程体系断裂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第二阶段创作应用课程的独立设置则可很好地避免教学沉溺于技法学习,使教学真正地以创作设计为核心。

最后,应加大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课程应摒弃以往单一的艺术学科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选修制度,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工艺技术与艺术设计理论的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和多学科项目的实践融合。

在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我们应推进信息资源——“微课”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方面,微课可将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制作成微视频,帮助学生随时回溯过程,学习技术难点。另一方面,微课还能为师生建构互动的平台,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杜绝单向知识传递的现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陶瓷装饰系列课程是多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只有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从宏观层面上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编排,提升教学质量,才能满足当今高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出既可继承传统,又适应现代设计行业要求的高水平课程。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