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多维进阶”思政教学数据库建设路径研究

作者:孟凌红,王洋来源:《新美域》日期:2025-08-08人气:8

摘要: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使得高校教育呈现出开放性和共享性特征,同时,大量的信息数据也使得高校学生在信息辨别力与传统思想理念受到冲击,如何在新时代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正确的思想认知,也是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信息化时代需求、行业变化与高校人才培养需求,针对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思政教学研究现状深入分析,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思政教学网络数据库。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思政数据库建设着眼于可量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价值定位,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基础学习、美学提升、技能培育和综合创新共计四阶段人才规划,构建适合专业各阶段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数据库,力求解决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培养中,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创新意识不佳、抗压素质薄弱的现实问题,助力高校人才培养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艺术设计  课程思政  思政教学  数据库建设  

 

1.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思政教学数据库建设背景分析

政策背景:审视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政策,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明确指出教育的宏观方向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等纲领文件,进一步强调了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这些政策文件不仅为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行业趋势分析:结合行业发展趋势,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呈现四大方面的趋势:一是职业道德素养,要求具备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精神,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社会服务意识。二是专业技术素质,企业需要专业能力强的人才以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设计行业更需要具备设计创新、设计表现、设计实施能力兼备的专业人才。三是良好的知识文化素质,专业人才的知识文化素质是影响其岗位胜任与工作业绩的关键。四是人际交往素质。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人与人联系密切,企业间联系也非常紧密,人的协调素质和沟通能力越来越重要。这是企业、市场与时代发展对设计类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

教学现状分析:聚焦于一线专业教学实践,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家国情怀、爱国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往往只停留在思想认知层面,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深层次的体验,其艺术创作中更无法实现内核思想的深化与应用,往往造成相关思想意识的淡薄,对于学生理想信念与优秀品德塑造方面必然带来影响。

2.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思政教学数据库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中国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预计到2030年,对创意人员的需求将增加85%,位居报告调查国家之首。这一趋势在公务员招录岗位的增长情况中得到了验证,艺术类专业背景的考生可报考岗位和计划招录人数均大幅上升。而应对国家高质量人才发展的需求,高校开展思政教学研究是提升人才专业素养、培育高质量人才的有效方式,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观念引领相结合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梳理,有利于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的网络思政教学数据库,弥补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思政教育中的不足,提出高质量高素质设计人才培养的解决方略,是高效实现专业人才的思政教育,系统化开展艺术设计类专业思政教学的有益探索。有利于结合时代发展与行业需求,着力打造一个适合艺术专业教学的体系化、模块化的思政教学数据平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系统,为开展系统化的思政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有利于形成思政教学内容系统化、模块化、科学化的教学资源,形成高校校际之间开展思政教学的共享、共建型思政教学平台,为专业教学提供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有利于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科学化,设计类人才输出的品质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思政实践教学研究的系统化。

3.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思政教学建设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

3.1.思政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联系性不强;首先,思政教育是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反之,思政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联系性并不明显,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或缺乏兴趣。其次,专业课程往往涉及到某个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而当前高校思政教学的研究以课程路径或课程教学策略为主,大多是通用化的,缺乏个性化的专项教育,缺乏专业匹配度,现有的思政教学数据库内容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思政教学显得过于生硬,影响教学效果。

3.2思政教学内容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首先,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思政教学数据库建设往往是零散的,针对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思政教学研究尚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和整合。尤其是对思政教学资源的科学分类,使得思政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和利用,不利于教学实践。其次,当前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思政教学的内容多以普及型教育为主,并没有细化不同学段、不同类别的思政内容科学化分类,导致思政教学效果不佳。再者,思政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持续更新和优化的过程,其建设不是一次性工作。尤其是设计类专业更是需要密切关注最前沿新思想、新理念、新动态、新成果,但现有的思政教学数据库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跟上最新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3.3思政教学缺乏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在思政教学实践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开展思政教学。现今,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课堂中仍然以传统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等思政教学方法为主导,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的课堂兴趣度、积极性与参与度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方法与学生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同时,尽管思政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但当前的教学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这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不够深入,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设计实践与实际生活中。

3.4思政教学效果缺乏反馈机制;目前,在思政教学中,往往缺乏明确的反馈渠道与评估机制,使学生难以表达他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影响了数据库的质量和效益。其次,许多高校对思政课程的评估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考试、作业等方式上,这些方式往往只能反映出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无法全面评估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缺乏持续性的教学改进:由于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教师难以了解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也就无法针对问题进行持续性的教学改进。

3.5思政教学缺乏同类高校同类专业的交流;

目前,同类高校同类专业之间的思政教学交流渠道相对有限,缺乏定期的交流机制和平台。这导致教师们难以及时了解其他高校的教学动态和先进经验,也难以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困惑。由于缺乏交流,不同高校在思政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高校可能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内容更新缓慢,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同时,思政教学资源往往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也缺乏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尝试和探索,导致教学资源浪费,限制教学质量的提升。

4.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思政教学数据库建设路径;

4.1结合专业特色更新思政教学内容,构建八大板块教学内容;建立以关键知识点为基本构成单位的知识模块,构成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按需组合的超市式课程内容。将思政教学内容分为:爱国教育、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创新思维、职业素养、理想信念、心理素质、奋斗精神八大思政教学知识模块。以上模块的内容结合了国家发展、行业发展与专业发展三方面的思政需求,高效梳理、归类了与专业教学匹配度极高的思政教学内容,着力解决思政内容与专业教学联系不佳的问题。

 

image.png


4.2构建四级进阶型思政教学内容;

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知识体系的分析,分别对大学四年的思政教学数据进行分年级归类,构建思政教学数据库。大一的思政案例库以学习兴趣、专业目标、家国情怀与理想信念为主,大二的思政案例库以学科素养、美育素养、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为主,大三的思政案例库以文化传承、创新精神与职业道德为主,大四的思政案例库以奋斗精神、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与就业目标为主。通过对不同学段的思政内容构建,有效实现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思维进阶式的引导与思政培育,有利于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思政教学课程体系。

4.3构建“思艺融合+五维进阶”的思政教学模式;

以“基础理论研究→策略建构→实践探索→优化改进”为研究指南建构总体框架,完整体现“思艺融合”育人全过程,形成“艺术认知→艺术技能→艺术表现→艺术创新→艺术人文”层级架构,平行构建“文化自信、理想信念、文化传承、开拓创新、社会责任意识”思政模块,形成互融互通、完整清晰的架构阐释。

 

image.png


4.4梳理案例库模块数据,构建三大模块数据库;

针对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构建思政课程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实录的三大数据库:第一,与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构建爱国教育、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创新思维、职业素养、理想信念、心理素质、奋斗精神八大教学模块思政教学内容的资源数据库。第二,构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思政教学方法数据库,将思政教学内容与专业教学融合的优秀教学方法案例进行数据整合,形成多元化的思政教学方法;第三,构建优质思政教学课堂实录数据库,将艺术类的相关专业的优秀思政教学课堂进行微课实录的资源整理。

4.5加强思政数据库信息反馈分析数据分析,及时更新数据内容;

第一,对思政教学数据库使用数据进行分析与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在线平台、座谈会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反馈渠道,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并持续跟踪改进效果,以形成良性的教学循环。第二,加强思政案例库的评估方式建设,除了传统的考试、作业等方式外,可以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报告等评估方式,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三,通过企业走访、专家座谈、评课议课等方式,加强同行高校共同建设的反馈意见分析,进一步完善思政数据库建设。第四,通过调研用人单位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在择业就业中表现出来负面与正面的反馈信息,论证数据库建设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与人才输出等方面的实际成效。

4.6加强数据库共享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共享;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关键步骤,常见的选择包括MySQLPostgreSQL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数据库,设置系统功能模块包括学生功能模块、教师功能模块、管理员功能模块等,以及用户管理、部门管理、角色管理、菜单管理、日志管理、数据字典管理、文件管理、图表展示等基础模块,依托网页平台形成云共享数据库,通过高校校际之间的共同参与、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持续性研究、交流、学习的资源平台。同时,依托数字化交互平台,加强学生自主互动学习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数据库的教育教学职能。针对网页数据平台与手机数据交互平台开展实施方法的研究,并通过校内、校外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学生的在线学习。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思政教学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明确建设目标、梳理教学资源、设计数据架构、强化数据治理、注重用户体验、推动数据应用以及持续更新与优化等措施的实施,必将改变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碎片化的思政教学困境。随着思政数据库平台建设系统化、专业化、模块化、规模化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建立起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思政教学数据库,有利于形成高校校际之间开展思政教学的共享、共建型思政教学平台建设,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思政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文章来源:《新美域》  https://www.zzqklm.com/w/qk/29468.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