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 ——以网球教学为例
摘要:新课标全面实施之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革与创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健康生活素养导向实现小学体育与多学科的融合教学,为增强学生多项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养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健康生活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与现状,以小学体育网球教学为例提出跨学科具体实施路径,仅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健康生活素养;小学体育;科学;跨学科主题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及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化,小学阶段开展“体育+科学”跨学科融合实践,成为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重要路径。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通过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小学体育跨学科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1.健康生活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
1.1知识融合与深化理解
一是打破学科界限,体育学科注重身体锻炼和运动技能培养,科学学科则强调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的探索。二者融合可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如通过了解运动中的力学原理、人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等,深化对健康生活相关知识的理解。二是促进知识迁移,学生能将科学知识应用于体育实践,在体育活动中观察和验证科学原理,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整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一是增强健康意识,使学生更深入理解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以及科学知识在健康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健康意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提升健康技能,学生可学习到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合理饮食搭配、身体机能监测等实用健康技能,提高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能力,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1.3提高综合素养
一是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在“体育+科学”跨学科学习中,学生需观察、分析体育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探究,如探究不同运动项目对心率、血压的影响等,从而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二是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常以小组形式开展,学生需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合作交流,共同完成项目或解决问题,如合作完成一项关于运动与营养的调研,在此过程中可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1.4激发学习兴趣与创新精神
一是激发学习兴趣,这种跨学科学习将体育与科学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相结合,使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如通过科学实验探究运动中的奥秘,激发学生对体育和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如设计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或运动器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2.健康生活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现状
2.1跨学科主题学习意识淡薄,忽视健康生活素养培养
部分小学教师对体育网球教学与科学学科融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认识不足。体育教师可能更专注于网球技能的传授,认为科学知识超出了自己的教学范畴;而科学教师则缺乏将科学知识与网球运动联系起来的意识,没有充分意识到体育活动是科学知识实践的良好载体。另外,教师对健康生活素养培养不够重视,这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未能从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三个维度去教育学生,导致学生健康文明行为和生活方式培养受到阻碍,两者融合缺乏内在驱动力。
2.2跨学科学习目标未能明确,融合教学资源明显不足
小学体育教师未能制定完善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导致教学缺少明确的指导和方向,同时小学体育网球教学与科学学科的融合在内容上较为零散,缺乏系统规划,不利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的深入开展。另外,现有的小学体育和科学教材,针对网球教学与科学学科融合的内容较少。体育教材主要侧重于网球基本技能的教学,科学教材也未专门设置与网球运动紧密结合的章节,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导和参考资料,增加了融合教学的难度[2]。
2.3教学方法与内容相对单一,师资团队建设不够完善
在教学方法上,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创新。比如在讲解网球运动中的科学知识时,只是口头阐述相关原理,没有结合实际操作、实验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使得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无法充分理解和应用跨学科知识,降低了融合教学的效果。另外,学校缺乏与网球教学和科学融合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源,忽视教师团队建设工作,导致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难以提高。
3.健康生活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路径
在健康素养培育的大背景下,将小学体育与科学学科进行融合,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能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深入且有趣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提升科学素养与健康意识。以下从多个维度探讨小学“体育与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路径。
3.1提升跨学科融合教学意识,渗透健康生活素养内涵
一是注重教师培训教育活动,通过教学研究讨论方式,提升跨学科主题教学认识。学校应组织教师参加跨学科融合的培训活动,邀请专家举办讲座,介绍体育与科学融合的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及重要意义。定期开展校内的教学研讨活动,鼓励体育教师和科学教师共同参与,分享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网球教学中。通过培训与研讨,提升教师对融合教学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开展融合教学的积极性和能力。二是针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活动,学校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向学生普及体育与科学融合的知识,展示网球运动中蕴含的科学奥秘,如播放一些有趣的网球科学实验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网球运动与科学知识的联系,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逐步提高学生对跨学科融合学习的认知。三是全面渗透健康生活素养培养内容,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全方位了解健康生活素养涵盖内容,明确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
3.2明确跨学科融合教学目标,加强融合课程资源建设
首先,明确小学体育与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全面整合。小学体育网球教学目标聚焦网球基本技能,如握拍方法、击球动作、脚步移动等;科学学科目标侧重于网球相关的科学知识,像力学原理、人体运动生理知识等。将二者整合,设定如“学生能运用力学知识优化网球击球动作,提高击球准确性”的目标,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对提升网球技能的指导作用。例如,通过讲解力的作用效果与方向,学生能理解如何调整击球角度使球更精准地到达目标位置。另外,在教学目标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渗透健康生活素养内容,健康生活素养涵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以网球教学为例,在其与科学融合过程中,可设定“学生了解网球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益处,培养坚持锻炼的健康意识”等目标。科学知识为学生解释网球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的原理,体育教学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运动带来的身体变化,从而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3]。
其次,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一是开发校本教材,学校组织体育和科学教师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将网球教学与科学学科融合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和编排。教材内容可以包括网球运动中的物理原理、生物知识、健康饮食与网球运动的关系等,并配以生动的图片、案例和实践活动,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导。二是拓展教学辅助资源,学校加大对教学辅助资源的投入,购置与网球教学和科学融合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小型的力学实验装置、心率监测设备等,方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学生实践操作。同时,收集和整理网络上优质的教学视频、动画等资源,建立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供教师和学生随时查阅和使用。此外,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自主开发一些简单实用的教学辅助资源,如制作与网球科学知识相关的微课视频等。
3.3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实践,确保教学内容的新颖。一是对动作技能进行科学原理讲解,以网球教学为例,教师在教授发球动作时,引入物理学中的抛体运动知识,讲解发球时球的初速度、发射角度与球的落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调整发球动作参数,使发球更具攻击性和准确性。在介绍网球场地时,讲解不同场地材质(硬地、草地、红土)的物理特性,如摩擦力、弹性等对球的弹跳和速度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场地因素在网球运动中的重要性。二是科学实验与体育项目的实践融合,教师在网球教学时,应设计与网球有关的科学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到网球实践中。例如,开展“不同材质网球拍击球弹性实验”,学生使用不同材质(木质、铝合金、碳纤维)的网球拍击球,测量球的反弹高度,分析材质与弹性的关系,从而明白如何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球拍。又如,进行“网球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实验”,学生在运动前后测量自己的心率,记录数据并分析,了解运动强度与心率的关系,学会根据心率调整网球运动强度,保障运动安全与健康。
其次,创新跨学科主题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是教师引入问题导向教学法,教师在网球教学时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比如,“如何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让网球在飞行过程中更稳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尝试不同的击球方式和球的旋转方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学习了空气动力学知识,又提高了网球击球技巧。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情景教学法的巧妙应用,教师可以创设与网球运动有关的教学情境,并在情境中融入科学知识。比如模拟一场网球比赛,设置不同的比赛场景和问题,让学生思考“在高温天气下进行网球比赛,如何科学补充水分以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这个问题,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运用科学知识(如人体水分代谢、电解质平衡等)制定补水策略,同时也增强了对网球运动中健康管理的认识。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将科学知识与网球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实用性。
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校组织体育教师和科学教师参加跨学科培训活动,邀请专家举办讲座,介绍体育与科学融合的理念、方法和案例。定期开展校内交流活动,让体育教师和科学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将科学知识更好地融入网球教学,以及如何利用网球运动实践科学知识。
4.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与科学学科融合形成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小学体育教师基于健康生活素养培养视角下,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适当调整跨学科教学目标和计划,全面提高跨学科融合教学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的吸引力。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