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建筑论文 > 正文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技术与方法

作者:董玉霞来源:《产品可靠性报告》日期:2025-03-13人气:134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中,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设备承载着建筑工程的核心作业任务,如挖掘、搬运、起重等,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然而,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要求的日益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成为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往往侧重于事后维修或定期维护,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局限性。依赖经验进行维修决策的方式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施工现场环境,容易导致维修效率低下和潜在风险的忽视。面对上述挑战,现代维修管理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特点及分类

(一)设备特点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通常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工作,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且结构复杂。挖掘机和推土机经常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作业,面临泥土、石块等障碍物,容易导致设备零部件磨损加剧。塔式起重机等高空作业设备对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极高的要求,任何微小的故障都可能引发严重事故。因此,在维修管理中必须充分考虑设备的工作环境和负荷特性,制定针对性的维护计划。同时,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复杂性也不容忽视。现代工程机械广泛采用了电子控制系统、液压传动系统和自动化技术,这使得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修难度大大增加举例来讲,混凝土泵车配备了复杂的液压泵送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一旦出现故障,不仅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排查,还可能涉及到昂贵的零部件更换。

(二)设备分类

根据功能、使用场景和技术要求,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可以分为起重设备挖掘设备和运输设备。起重设备主要用于吊装和运输重型物料,如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等这类设备的核心部件包括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和变幅机构,其中钢丝绳、滑轮组和制动器是常见的易损件。常见的挖掘设备挖掘机、装载机等,主要用于土方工程和基础施工这类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液压系统和工作装置,其中铲斗、斗齿和液压缸是最容易磨损的部件。自卸车、混凝土搅拌车等运输设备用于物料的短途运输运输设备的关键部件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轮胎,其中轮胎和刹车系统是易损件。

 

二、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

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在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包括事后维修、定期维修和基于经验的维修。

事后维修是指在设备出现故障后才进行修理。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无需预先投入大量资源,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往往需要较长的停机时间来进行修复,这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还可能导致额外的成本支出。定期维修是根据预定的时间间隔或使用周期对设备进行例行检查和维护。这种方法能够预防部分潜在问题,确保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良好状态。然而,定期维修并未充分考虑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可能导致过度维修或维修不足过度维修浪费了人力和物力资源,而维修不足则可能遗漏关键故障点,埋下隐患。基于经验的维修依赖维修人员的直觉和过往经验来判断设备的状态和故障原因。尽管经验丰富的人工判断有时能够准确识别问题,但这种模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不同维修人员的经验水平参差不齐,容易导致维修决策的偏差,难以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流程。随着设备技术的日益复杂,单纯依靠经验已难以应对现代工程机械的多样性和高要求。

 

三、 创新性的维修管理方法与技术

(一)智能化诊断技术

智能化诊断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核心手段之一,通过传感器、物联网(IoT)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传感器网络部署于关键部位,如发动机、液压系统和传动系统,能够采集温度、压力、振动等多维度数据这些数据借助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至云端平台进行集中存储和处理。平台则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识别出异常模式提前预测潜在故障。在一些大型建筑项目中,施工单位为所有挖掘机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如果系统发现某台挖掘机的发动机振动频率异常升高,则表示该发动机存在机械故障维修团队立即安排检查及时更换零部件从而避免更大范围的损坏和停机时间

(二) 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一种基于设备运行数据和预测模型的科学维护策略,旨在提前识别潜在故障点制定更科学的维护计划,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传统的定期维护一般依赖于固定的周期和经验判断,难以适应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预防性维护能够实时监控设备状态,结合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评估设备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维护方案。预防性维护方式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优化了资源分配,减少了不必要的维护工作。为了实现有效的预防性维护,建筑企业需要对大量历史故障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构建精确的预测模型,如故障树分析(FTA)、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等,最终建立完善的故障数据库和技术支持体系

(三)远程支持系统

远程支持系统通过远程监控和支持技术实现了对施工现场设备的实时管理和技术支持,大大减少了现场服务的需求。远程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平台将设备的运行数据实时传输至中央控制中心,技术人员可以在异地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指导。一些建筑公司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项目,借助远程支持系统,总部的技术团队能够实时监控各个项目的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远程支持系统还可以结合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提供更加直观的维修指导。维修人员通过AR眼镜查看设备的三维模型,获得实时的操作提示,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性。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复杂设备的维修,如塔式起重机和混凝土泵车。

(四)全生命周期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从设备采购到退役的整个过程中实施的一体化管理策略,确保每个阶段的数据都能被有效利用,最大化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统的设备管理侧重于使用阶段的维护和修理,忽视了设备的前期规划和后期处置全生命周期管理则涵盖了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更新和报废等各个环节。举例来讲,建筑公司在采购新设备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既要关注设备的初始采购成本又需考虑长期运营和维护成本。采购时需对比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选择性能稳定、维护成本低的机型,并与供应商签订了长期维护协议。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公司建立详细的运行记录和维护档案,定期评估设备的性能和状态,及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升级。当设备达到使用寿命后,公司通过二手市场或回收渠道进行合理处置,最大限度地回收残值。


四. 结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技术与方法,强调了智能化诊断、预防性维护、远程支持系统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创新策略对提升设备可靠性及降低维修成本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传统维修模式的局限性,本文为业界提供了现代化维修管理的新思路,有助于提高工程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并优化资源配置。


文章来源:  《产品可靠性报告》  https://www.zzqklm.com/w/kj/32519.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