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科技论文 > 正文

国企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

作者:邱欣腾来源:《安徽科技报》日期:2025-11-10人气:8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党建思政工作是“根”与“魂”,企业文化建设是凝聚职工、推动发展的精神纽带。在国企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既是强化国企政治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路径。本文从两者融合的内在逻辑出发,剖析当前融合实践中存在的认知割裂、形式化、机制缺失等问题,提出“思想同频、内容同源、载体同建、机制同轨”的融合路径,旨在推动党建思政优势转化为企业文化竞争力,为国企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关键词:国企党建;思政工作;企业文化;融合发展

  一、引言

  国有企业肩负“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需求、推动产业升级”使命,发展既需经济硬实力,更需精神文化软实力支撑;党建思政是国企独特政治优势,可为发展定向领航,企业文化则聚焦职工思想凝聚、行为规范与价值认同,是内部协同、外部竞争的重要保障。

  当前部分国企存在“党建思政与企业文化两张皮”现象,将党建视为“政治任务”、文化视为“文体活动”,未形成协同;实则两者有天然内在一致性,深度融合能让党建更接地气、文化更有高度[1]。

   二、国企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内在逻辑

  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基于核心目标、价值导向与服务对象的深度契合,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党建思政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定方向、立根本,通过理论宣讲、理想信念教育将“听党话、跟党走”融入文化内核,确保其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战略,规避“唯利益化”“娱乐化”误区;以企业文化为党建思政搭载体、拓场景,借助企业精神提炼、职工活动、榜样评选等,将“初心使命”“责任担当”转化为职工可践行的行为准则,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到“岗位”、从“理论”到“行动”;二者均以职工为中心,党建关注职工思想与成长,文化营造关爱氛围,协同解决职工困惑、增强认同与归属感,绑定职工个人发展与企业战略,凝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

   三、国企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现存问题

  尽管两者融合具有天然优势,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阻碍,影响融合实效。

  当前国企党建思政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认知层面,部分管理者将两者视为独立领域,认为党建是党委负责的“硬任务”,文化是工会或宣传部门负责的“软活动”,缺乏一体化规划,工作部署与资源投入各自为政;实践层面,部分国企仅表面融合,如文化墙加党建标语、党建会后组织文体活动,未深度衔接核心内涵与价值理念,难引职工共鸣甚至产生“应付了事”的负面认知;在机制层面,多数国企缺乏专门协调机制与跨部门小组,考核体系独立,目标、推进、评估缺乏联动,融合难持续[2]。

   四、国企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思想同频。首先在管理层统一思想,将“党建思政与企业文化融合”纳入发展战略,明确“同目标、同责任、同推进”定位;再通过专题培训、研讨向基层传递融合理念,让职工理解“党建是文化灵魂,文化是党建载体”;最后领导班子带头践行,在决策中同步考量党建导向与文化适配,形成“上行下效”氛围。

  (二)内容同源。将党建思政核心融入企业文化价值体系:提炼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时体现党建元素,如使命纳入“服务国家战略”、精神结合党员先锋作用;同时将党史学习教育、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企业发展史、职工事迹结合,让党建有“企业辨识度”、文化有“政治高度”。

  (三)载体同建。打造“党建+文化”特色载体:开展“岗位建功”活动,结合“党员先锋岗”与“岗位能手”评选,推动党建要求落地岗位;搭建文化传播平台,在企业官网、公众号设专栏推送相关内容,实现线上线下传播;组织“红色研学+企业实践”等沉浸式活动,让职工同步接受思政教育与文化熏陶。

  五、结论

  国企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是新时代国企强化政治优势、提升发展软实力的必然选择。两者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需突破认知壁垒、形式化困境与机制短板,通过“思想同频、内容同源、载体同建、机制同轨”,将党建思政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文化的“精神优势”,再将“精神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安徽科技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317.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