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媒体中新闻评论的理性与伦理现状
新闻评论作为传统媒体有力的发声工具,一直在传统媒体里是重要的存在。但是在新媒体发展下,传统媒体开始寻求转型之路,新闻评论也免不了面临转型。在新媒体大军中,自媒体作为改变目前新闻格局的一种存在,受到大众的喜爱。所以许多媒体人甚至普通民众在自媒体的发展中发现了转型的机会,于是纷纷建立自己的自媒体账号,打造成新闻媒体的专属品牌。然而,自媒体发展到今天,新闻评论方面已经出现了大量为了点击率阅读率而忽视新闻价值的评论,同时媒介事件常常能够激发网民的悲哀、愤怒、恐惧等基本情绪心态, 促使网民沉溺于情绪的宣泄, 而不能形成对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比如一些自媒体平台出现违背伦理、非理性化的评论。
一、自媒体新闻评论的现状
在信息爆炸的现在,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已经跟过去不同了,各种终端的发展使得人们现在身处信息洪流之中。新闻评论是舆论方向的标杆,为了更好的引导舆论,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落实党和国家的各种政策,跟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向,与当下人民所关心的时事相结合,多元化的思考时事方向发表评论。然而一些自媒体为了获得关注度,不惜以牺牲新闻客观性和新闻真实性原则,片面的追求时效性和趣味性,使得新闻评论变得“不稳重”、“不正经“,给广大人民群众指引了错误的方向,也使得舆论扩大现象时有发生。
(一)舆论非理性化现象
新闻报道需要遵从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评论也不例外,新闻评论是建立在真实的新闻报道基础之上,立足于新闻报道的内容,从中摄取一个角度发表的评论。而现在的自媒体,在事实未清晰的情况下,自发的根据目前所得的仅有的信息,臆想出其所谓的“真相”,导致事实还未调查清楚,“结果”已出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的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会引起大众的强烈反响,甚至形成强大的舆论场。此时,部分自媒体账号自以为掌握了“真相”,便会发表一些建立在臆想出的“真相”的基础上的评论,使得舆论进一步扩大。2017年9月份,河南省太康县王凤雅小朋友被诊断出患有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2018年4月“小希望公益联盟”微信公众号发布寻人启事“寻找被妈妈弃疗的患有眼母细胞瘤的2岁女童王凤雅”;第二天,@作家陈岚在微博上实名举报称“3岁女婴王凤雅疑似被亲生父母虐待致死”;4月18日“明白漫画”在没有完全查清真相的情况下,发布相关漫画,阅读量达到10万+;4月26日红星新闻发布原创报道《夫妇被曝用重病幼女诈捐致其死亡 回应后悔网络筹款 不想再折腾孩子》;5月4日王凤雅小朋友去世。至此网民声讨其父母达到高潮,甚至有的网民采取言语辱骂,人肉搜索等行为。然而在随后的水滴筹官方、太康县警察以及北京天使嫣然会基金等相关机构的回应中,真相才逐渐清晰。5月26日“明白漫画”致歉,27日@作家陈岚发博称自己行为过激,随后网民才意识到之前的跟风行为,对王凤雅小朋友的父母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也纷纷道歉。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在事实不清楚的情况下,自媒体不分形式的站队,带动了绝大部分网民,牵引了舆论方向,使得网民发泄情绪般的发表看法,造成了非理性化舆论现象的发生。
(二)伦理道德底线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自己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并且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关注度而采取不同手段的报道形式,有的甚至为了流量不惜利用自身的舆论优势,不顾道德底线,用媚俗、不堪的话语评论新闻。“二更食堂”是2015年创建的一个自媒体平台,曾用名“深夜食堂”,以其温暖的文字吸引众多女性的关注。然而在2018年5月“滴滴顺风车空姐遇害案”之后,发表了一篇文章《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里数钱》,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愤怒,斥责“二更食堂”这是在吃“人血馒头”。文章中将空姐逝世的现场描述的不堪入目,完全不顾逝世空姐的尊严和受害者家属的感情。尽管发表的文章是跟随时事发展,但是以这样的方式追求流量和关注,未免太下作了。不久,“二更食堂”刊登了一则道歉文,随后浙江省杭州市网信办约谈相关负责人,最终负责人再次致歉并且永久的关闭了“二更食堂”这个微信公众号平台。自媒体追逐流量关注本身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是为了商业利益,不顾伦理道德底线,肆意发表吸引眼球评论,从根本上是违背了新闻传播价值,也造成了自身的利益伤害。
“二更食堂”发表的这篇文章使得许多网友纷纷气愤不已。可以看出,尽管大众每天在接受千千万万的信息,但是如何保持在信息洪流中的独立,保持明辨是非的清晰头脑,如何坚持道德伦理底线,大众还是能够明确做到的。所以“二更食堂”这样的行为,即使是在新媒体发展如日中天的现在,只会将自己的用户推离,同时受到一定的惩罚,最终失去了几年心血成立的品牌。
二、自媒体如何规范自我
自媒体如何规范自我,引导大众,从新媒体发展起来开始,就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客观的来说,自媒体有时候会表现出“跑偏”的行为,和自身的素质以及社会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一)自身素质欠缺,需要提高素养
除了主流媒体纷纷转型发掘自媒体平台之外,不少自媒体都是由普通的受众自发建立的。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受众作为没有经受过专业学习和培养的普通民众,身上不具备专业媒体人的职业素养,不具备专业媒体机构的社会效益第一的职业信念,同时由于缺乏深度思考会导致评论内容更为浅薄,受到知识面的局限所致,尽管发表的相关内容是跟随时下热点的,但会造成信息同质化的现象发生。这样的非理性化的热点或者触及伦理道德底线的评论只会造成舆论偏颇,舆论环境不可控制的扩大化现象发生。
所以自媒体虽然不同于主流媒体,但也身处于媒体行业中,作为媒体的一员,普通受众承办的自媒体平台是需要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和网络文化素养的,切记不可以因为过度追求流量而遗忘基本的媒体职责。尤其在写新闻评论时候,写作技巧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还是评论员的立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及道德操守, 还有对社情民意动向的把握。自媒体要学习如何在能保持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秉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二)浮躁的社会环境,需要保持清醒
传统媒体占主流的时代,新闻往往都是严肃的、专业的,而且几乎都是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而全的方面,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力量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娱乐信息和民生信息,但不管是哪种信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吸引眼球。比起严肃正经的政治新闻,发生在身边的民生新闻和让人可以放松消遣的娱乐新闻,仿佛更受现代人的青睐,这就导致了现代新闻的大环境渐渐变得浮华,人们不愿意去关注正经的新闻,同时很多媒体会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去忘记媒体责任,尤其是自媒体,他们追逐流量效应,使用轻浮的文风和夸大的语言撰写新闻和评论,有时甚至触及道德底线。这样的社会环境需要自媒体保持自我清醒,遵守道德伦理底线。
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说,自媒体大多都是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大众,他们大多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需求来判断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但是这样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几乎除了变现流量之外,没有一点社会效应,有的甚至导致错误的舆论方向。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自媒体的“黄色新闻”报道和评论模式在一定意义上会推动内容生产的“水涨船高”, 推动专业标准的提升。所以,自媒体仍然需要提升媒体素养,在大环境中保持自我清醒,甚至可以跟传统媒体相互学习交流,为了造就一个和谐的媒体环境共同努力。
三、结语
自媒体作为媒体大军的一员,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个方向,人们也越来越青睐从自媒体获取信息。但正因为受到众多用户的期待,自媒体才更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我专业知识与素养,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做评论,在追随热点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记保持坚定的媒体立场,坚守道德伦理底线,做好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