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作者:祁敏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1-07-31人气:3320

一、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阻碍

(一)信息传播失衡

由于地域和文化发展存在一定差异性,导致互联网技术在分享信息时形成不同的特点,进而出现信息落差的问题。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总人数较多,因此存在着显著的信息传播失衡问题。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文化传播范围得以扩大,但是受到信息落差的影响,也会影响到传统文化传播过程。

(二)文字传播逐渐减少

在传统传播方式中,文字传播和人文传播两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数字产品更为依赖,进而减少对于文字传播手段的使用,文化传播更为重视思想沟通和交流,保证人们情感加强联系。我国传统文化时间较为久远,但是还是停留在文字传播手段上,导致其发展进程受阻,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字传播难度得以增大。

(三)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人们针对娱乐休闲活动提出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中占据中重要地位,需要得以重视,而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中对一些娱乐休闲内容进行增加,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严肃性,也使得文化宣传内容出现一定变化,进而导致传统文化扭曲问题的出现。因为互联网信息具备碎片化的特征,也就是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做出一些简化,这对于其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得传统文化仅表现为一种符号形式,极大的影响到文化传播的价值。

二、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

(一)利用网络技术整合两岸三地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非常强,并在千年发展历史中培养成具有独特性的道德特征以及民族风貌,培养着一代代中国人,并具备无法替代的优势特征。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下并未形成有机整体。大陆、台湾、港澳的传统文化传播所具有的特点各不相同,这不仅和历史形成的政治背景原因不同具有相关性,同时也因为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在地域限制下所形成的差异性。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逐步发展成互联网传播的主体,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地域的传播群体能够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进行文化交流,而大陆、台湾、港湾的传统文化也希望能够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做出有效整合。本世纪,中华民族即将成为网民总数量最多的一个传播群体,中文也将发展为互联网时代普及率最高的一种语言,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得以增大。

(二)借助新媒体创建传统文化品牌

文化传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文化品牌,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重视互联网技术,并且互联网也极大的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传统文化需要和时代发展规律相适应,并和互联网之间形成良好联系,而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应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参考,打造出具有独特性、个性化的传统文化品牌,保证新的文化品牌得以推出,有助于人们更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三)利用网络媒体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树立国家良好形象

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作为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其中一个过程就是需要国家对自己文化进行主动展示,而中国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引导世界各国对于中国文化进行主动了解。基于此,我国需要结合技术提升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契机,研发出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宣传以及推广的网站,并结合新颖方式向全世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全球性的网络文化基地进行建设,以此对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进行展示,并打造具有独特性的中文信息资料库,使得世界各国网民都能结合简单方式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充分了解,引导文化辐射并覆盖世界各国的能力得以增强。

(四)各级政府应对网络文化传播进行引导

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有助于国家精神文明的大力建设,这主要表现为全民道德标准的提升。各级政府需要对网络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进行关注和运用,并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营造,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但是因为网络传播具有良莠不齐的特点,各级政府需要引导和干预网络文化,有助于网络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得以正常化发展。各级政府需要对网络文化传播相符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制度进行制定和完善,并对专业技术机构进行构建,以此来调控和管理网络舆论,消除网络传播过程中因为言论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促使传统文化在互联网平台上规范发展。

三、结束语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积累的重要财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内容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播,应根据互联网特点及其技术进行文化传播,并将有效支持提供给传统文化,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全面发展,并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积极影响。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