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阆中市东岳庙村乡村智慧化服务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杨洁 赵雪来源:《村委主任》日期:2024-03-25人气:492

全国各地围绕数字下乡、数字政府、在线政务服务、乡村治理智能化、智慧村庄等议题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数字乡村实践,旨在通过网络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提升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水平[1]。同时,大量的智慧乡村物联网项目也在各地纷纷展开,智慧乡村建设的主要形式包括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等。

一、南充市东岳庙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与困境

(一)东岳庙村公共服务体系现状

东岳庙村,位于阆中市中心东北方向,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共计810户,2541人。东岳庙村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毗邻阆中古城机场、南充市文旅职业技术学院等。村内资源丰富,与邻近村庄合作发展产业,前景可观。但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和村民需求多元,公共服务与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村委领导班子工作繁重,人手不足的困境日益显现。为提升服务村民和管理村务的效率,东岳庙村引入乡村物业智慧+综合服务体系,搭建村智慧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数字乡村。

(二)东岳庙村公共服务体系困境

1.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其中问卷调查面向东岳庙村200户居民,随机进行问卷的发放和数据收集。问卷设计包括:人口基础信息、政务服务、交通安全、环境卫生、文体教育五个方面。本次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95.24%。

表1:东岳庙村公共服务提供调研情况汇总表

东岳庙村公共服务困境 评价程度 频次

交通安全方面 日常出行方便程度 不太方便 44%

比较方便 19%

方便 37%

安装摄像头接受程度 愿意 94%

不愿意 6%

收发快递方便程度 方便 32%

不方便 68%

购买生活用品方便程度 方便 56%

不方便 44%

环境保护方面 垃圾站数量满意程度 很不满意 0%

不太满意 23%

一般 31%

满意 46%

环境状况满意程度 一般 38%

很好 62%

精神文化方面 娱乐活动参与意愿 没必要 19%

一般 21%

有必要 60%

志愿服务接受程度 不愿意 5%

一般 22%

比较愿意 34%

愿意 39%

数据来源: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整理结果绘制

2.东岳庙村公共服务提供存在的问题


(1)交通不便缺乏安全保障

根据访谈可知,63%的村民存在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出行问题主要集中在距离乘车点较远、出行费用高、道路不便及村民身体条件等方面。44%的村民表示日常出行存在不便,19%的村民认为出行比较方便,仅37%的村民认为出行方便。

在是否安置摄像头方面,调查显示94%的村民是愿意安装的,说明村民基本上都是同意安置更多摄像头来保障安全。

根据对乡村干部访谈了解到,55%人口在60岁以上,老龄化现象严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缺乏劳动能力,不能自给自足。据随机调查显示,32%的村民认为在村内收发快递较为方便,68%的村民认为在村内收发快递不方便。56%的村民认为在村内买生活用品较为方便,44%的村民认为在村内购买生活用品不方便。

(2)环境保护体系有待优化

针对村内整体环境访谈结果,62%的村民有较高的满意程度,38%的村民认为环境状况一般。

针对环境卫生方面的衍生问题,23%左右的村民认为村内的垃圾桶或垃圾站数量不足够。通过访谈可以进一步了解:持满意态度的村民大多是住所离垃圾站的位置较近,他们丢垃圾比较方便;不满意的村民大多是住所离垃圾站较远。

对村民展开的环境改善方面,34%的村民认为应该在垃圾处理方面做一定的改善,28%的村民认为应该在道路清扫方面做出改善。

(3)精神文化供需对接不足

文体活动方面,访谈了解到60%的村民认为有必要多举行娱乐活动来丰富生活,这表明村民在精神方面有着更多的期盼。25%的居民对歌唱类表演感兴趣,20%的居民对戏曲类节目感兴趣,18%的居民喜欢杂耍类节目。

志愿教育服务板块,在有小朋友的家庭中,39%的家庭愿意接受义务志愿教育,22%的家庭认为可以接受志愿教育服务,只有5%的家庭不愿意接受该方面服务。总计90%以上小朋友的家庭在不同程度上愿意接受志愿教育服务,表达了村内教育版块的诉求。

二、南充市东岳庙村提升智慧化综合服务的对策研究

(一)平台架构及功能详解

平台主要由Unity开发的客户端和服务端组成,提供一系列实用的功能,包括互动3D地图、农村新闻页面、意见反馈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预约系统。


平台以网格化为基础,采用“网格化+”的模式,整合辖区城市管理、智慧环保、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疫情防控等领域需求,采用易扩展的架构设计。以三维GIS地图技术为核心,通过GIS定位体系,以地图形式展现乡村建筑、房屋及地貌情况。根据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畅通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通过网上换届选举、村民议事、民意征集等功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机制。

(二)南充市东岳庙村智慧化综合服务模式提升对策

1.完善政务服务体系

(1)信息系统智能化办公

搭建“东岳通智慧网络平台”,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掌握乡村人、房、地底数,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一方面,设立农村新闻页面,实现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村民可以通过这个页面获取到最新的农村新闻、通告国家政策等信息。另一方面,开通“一站式”智能服务,村民足不出户便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农村低保对象申报,农村贫困农户(含低保户、五保户)重特大病医疗救助申报,残疾证申报等业务办理。


(2)物业公司政务协助

由于村干部人力有限,不能随时关心到每家每户,需要第三方物业公司参与其中。一方面,物业公司需安排人员定期入户,了解村民的生活现状并及时反馈;通过监控和家中报警装置动态监测村民纠纷问题并及时协调处理。另一方面,物业公司在必要时须为村民提供政务代办服务,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当事人。

2.优化交通及安全服务

(1)提供便民出行车辆,合理设置快递点

依托东岳庙村智慧服务平台,展示便民车辆信息,村民通过平台、电话、短信查询发车表。另外在赶集日等根据村民出行需求增加车次服务,达到便民利民效果。第三方物业公司通过“东岳通智慧网络平台”授权了解村民快递到达的时间和位置,成批到镇上收取,并根据村民的居住点或指定条件派送到相应代收点;寄件方面,村民可将快递就近放至代收点的电子货柜中、设置好相关要求,第三方物业公司通过“东岳通智慧网络平台”接收寄件通知,定期取件并协助完成后续流程,实时更新物流状态,确保快递安全。

(2)加强安全防护保障

按照“合理划区、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常态督察”的方法,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实行定人员、定职责、定地段、定时段的“四定”管理责任制。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网格长”,其他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为各片区“网格员”,加强网格员培训和公共安全宣传工作,规范安全保护体系,建立健全各种森林防火保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通过网格化管理落实到具体人头。

3.打造良好人居环境

(1)根据地形和需要设置垃圾桶

根据人员及地形需要因地制宜设置垃圾桶。对于大路而言,要根据流通人数、所行米数设置垃圾桶,尽量做到有需要时,可以肉眼可见垃圾桶的安置。针对于村民所熟悉的小路,在靠近房屋的所住位置设置垃圾桶。垃圾桶的设置要根据地形的情况,有些地形不适合安置垃圾桶。

(2)专人规划完善村内绿化、设计文创产品

根据规划选取易存活且不用频繁更换的植物,专人养护。根据村内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在已有设计的文创作品基础上大力创新,打造村特色品牌形象,更新和完善村里的路标等,展现东岳庙村特色乡村文化新形象。

4.提供志愿服务

(1)设立“食堂+智能化”送餐服务

村内可设立大食堂,聘请厨艺较好的村民,罗列制作菜品。营养均衡搭配每日菜单,利用本土食物为村民提供实惠健康的饭菜。线上,村民通过“东岳通智慧网络平台”查看菜单信息选择喜爱菜品,物业公司负责配送。线下,村民可直接在食堂内就餐,也可通过短信、电话点菜送达。

(2)动态化管理,健全志愿团队

根据村民的需求和兴趣,开展歌唱比赛、戏曲表演、杂耍表演等多样化的文娱活动,并在智慧服务平台上动态管理开展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形式。与南充市文旅职业技术学院等社会组织和文艺团体长期合作,并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进行志愿团队的招募和固定,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服务的同时,鼓励知识青年下乡实践,助力乡村发展。

(3)改善文体活动场所设施

修缮村内的文体活动场所,改扩建少年宫、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基础设施。与县城教育部门合作,配套提供基础设施等资源。充分挖掘村民的文艺才能,让村民参与到表演排练中。落实体弱多病、较少出行村民的外出保障问题,提供接送车辆,增加村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三、结语

东岳庙村乡村智慧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顺应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地,提升了村务管理效率,丰富了服务内容,是塑造数字乡村、智慧乡村的样本。未来随着“数智化”进村入户工程的不断推进,更多适应“三农”特点的应用软件得以开发推广,乡村数智普惠服务不断深入,乡村社会将更加充满活力,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将更为充实,更加可持续[4]。


本文来源:《村委主任》https://www.zzqklm.com/w/xf/3217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