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中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有效配合分析
在新时期新闻采访中,不少重大新闻事件、特殊场合,需要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合作采访,那么两者该如何默契配合才能获取更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出现分歧的原因
在新闻采访中,一般情况下,记者多单枪匹马只身闯现场,能拍照会采写,但一些特别重要、重大的新闻题材,或特殊场合下,则需要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一起出马,且需要沟通配合得当,才能获取更理想的新闻报道。若沟通不当,效果不佳,也可能会出现分歧或相互推诿的情况。
现实采访中,有时候摄影记者会认为文字记者提问的问题不专业,选择采访的对象不得当,而文字记者则可能会认为摄影记者拍摄的镜头或画面与主题不够符合,不能与文字很好地搭配,而出现分歧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之间在新闻采访前和采访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导致采访前准备不够充分。进而导致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会产生分歧,互相抱怨,配合不默契,不仅降低了新闻采访的效率,还拉低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因此为保证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应加强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有效沟通。
二、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要各自做好定位
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的工作内容及特点存在很大区别,文字记者采访后,可以根据现场的文字采访记录和记忆来写稿件,所以在进行采访时,文字记者应该调动所有感官,尽可能充分全面地获取新闻报道所需要的信息,为后面新闻写作做好取材。
而摄影记者必须在现场完成摄影作品的拍摄,且具有震撼力和传染力的视觉瞬间往往是稍纵即逝的。这就要求摄影记者,每一张新闻摄影都要身临现场拍摄,高度紧张,运用敏感的“新闻摄影眼”,最大程度地还原现场真相,捕捉到更具新闻价值的、视觉冲击力强的摄影作品。
针对两者工作特点的不同,在新闻采访中,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要各自做好定位,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做好沟通协调。相互了解彼此包容,理解对方的表达方式,存在不同观点要及时进行沟通,以取得更好的新闻报道效果。
三、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有效配合的建议
1.新闻采访前,互通有无,充分准备。
在进行新闻采访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需要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配合进行采访的新闻,互相沟通和充分准备更为关键。
首先,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都需要对采访内容、采访目标进行了解,以文字记者为主导的采访,文字记者需要更为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及采访对象,以便在后期采访中,能更好地引导摄影记者拍摄到更为理想的镜头;以摄影记者为主导的采访,摄影记者则需要更加深入地准备,提前跟文字记者做好分工和侧重点提醒,以获得最佳的新闻采访效果;其次,摄影记者需要在新闻采访进行之前与文字记者进行协商沟通,交流彼此的采访思路和构思,互为补充,以确定最佳采访方案,确保在实际的新闻采访中配合良好,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和采访效率。
2.新闻采访中,摄影记者、文字记者互相提醒,抓住采访关键节点。
大部分新闻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哪怕是预先要发生的新闻,事情发展也会有出乎意料的情节出现。这就需要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随机应变,发挥好“新闻眼”和“新闻鼻”的作用,及时捕捉到意外情况的发生与变化,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要互相提醒,互相帮助,获取到关键信息和关键镜头材料,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在采访过程中,文字记者也应该随身带一个便携式相机,在突发情况下,可以随时抓拍有价值的镜头,而摄影记者也要发挥创作思维,拍摄于更具吸引力的作品,为文字配好图。
与文字记者合作采访时,摄影记者应该独具慧眼,善于捕捉更容易用视觉语言来表述的新闻信息。一幅好的配文图片,不是对文字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既要与文章主题一致,为新闻报道服务,又应该离开文章文字本身,与文字互为补充。这就需要摄影记者创新思维,用特殊角度抓拍生动的画面形象,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受众。而一些不适合用视觉元素来表现的新闻信息,文字记者应该尽量用饱满生动的语言来刻画。
3.新闻采访后,及时沟通,做好补充工作。
预先设计的新闻采访人物完成后,并不是意味着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的工作就结束了。摄影记者需要及时检查摄影画面,及时进行补充,使得采访拍摄的画面更清晰、更丰富。文字记者亦是如此,需要在现场核实采访信息,没有获取到的信息要尽快补充,以避免写稿子时抓瞎。
若是电视新闻采访,摄影记者需要格外注意的事项:在文字记者进行采访前,摄影记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画面进行抓拍,尽量将整个事件全程拍下来,为文字记者提供更多素材;同时在拍摄过程中,要保持不同画面完整性,还要对事件的背景和基本要素进行拍摄。当然文字记者需要引导摄影记者对新闻的重点进行拍摄,使画面更具层次感,经过后期文字编辑后,使得呈现给观众的新闻更具感染力。
四、图文“两翼齐飞”的实际体现
中国新闻摄影理论开拓者蒋齐先生曾在《全国改革与新闻摄影》一文中提到: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在新闻工作中,是两个各有其特殊功能的“兵种”,新闻摄影不能拒绝配合文字报道,给文字报道作“实证”及插图的作用。
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高级记者贺延光从不认为图片仅仅是文字的补充,每次他给文字记者做配图摄影时,都会全力以赴。
大量的新闻采访实践表明,文字、摄影记者搞“个人主义”,结果往往会造成新闻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同时,在合作采访中,能够互相尊重,默契配合,将文字和图片有机整合,实现“图文并重”“图文并茂”,是读图时代的潮流趋势,也是增加纸媒可读性和吸引力的重要环节。
当然,不光摄影记者要为文字记者配好图。在实际工作中,文字记者也要为摄影记者的作品配文,各自发挥长处,默契配合,相互补充,协调作战,实现真正的“两翼齐飞”。
五、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读图时代大背景下,文字与图片配合得当很大程度上能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文字抽象,擅长表现观念性、思维性的内容,图片直观,擅长表达感性、生动的内容,同时还具有审美价值,文图相互配合,相互阐释,使得新闻报道可观可读、可赏可思,能够产生1+1>2的视图互补效应。
所以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提前沟通协调,互通有无,在采访中默契配合,发挥各自长处,尽可能获取更完整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对于提高新闻采访效率与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qk/2273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