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策略研究
【摘要】核心素养教育思想明确提出,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着重培养学习者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适应自身与社会发展。文章就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从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策略两个维度,展开了详细分析和深度探索,希望能够通过舞蹈教学帮助幼儿形成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关键词】幼儿教育;舞蹈教学;礼仪素养;有效策略
礼仪素养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教养,是个体融入和适应社会的必备品格,所以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存在教师礼仪素养发展滞后、教师对培养礼仪素养缺乏重视、培养礼仪素养缺少有效方法等问题,导致了舞蹈教学与礼仪素养培育无法实现有机融合,阻碍了幼儿通过学习和练习舞蹈促进礼仪素养发展的进程。
1.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存在的问题
仪表仪态、言谈举止、社交规范、公共礼仪、职场礼仪、餐饮礼仪等,都是个体参与社会活动必须具备的礼仪素养,这是个体对外展现自身修养和教养的“窗口”。核心素养教育背景的幼儿教育,逐步提高了对培养幼儿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作出了尝试和实践,其中就包括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根据对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现实情况的分析,能够发现在培养幼儿礼仪素养方面,存在了一系列问题和弊端,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教师对培养幼儿礼仪素养认识不足
教师作为设计、组 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影响显著。就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而言,教师的思想认识、教学方法直接决定培养礼仪素养的成功与否,当前很多幼儿教师对培养幼儿礼仪素养缺乏正确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舞蹈教学与礼仪素养的融合。例如,有些教师认为舞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幼儿一些基本的舞蹈知识和技术,并非培养幼儿礼仪素养,甚至认为礼仪素养与舞蹈教学毫无关联,这就导致教师只重视舞蹈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意忽略培养幼儿礼仪素养的要求和标准。
1.2培养幼儿礼仪素养缺乏有效方法
依托幼儿园舞蹈教学培养幼儿的礼仪素养,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引领、启蒙方法。结合当前幼儿园舞蹈教学情况来看,教师似乎未能找到实现舞蹈教学与礼仪素养培养有机融合的路径。例如,大多数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活动时,热衷于多练、多听、多看的教学方法,一味要求幼儿模仿自己动作学习舞蹈,该种教学方法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符,难以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设想一下幼儿对舞蹈不感兴趣,又怎能在舞蹈学习和练习中学习礼仪。
1.3教师自身的礼仪素养发展滞后
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幼儿眼中都是学习的内容,如果教师自身素养较差,就会向幼儿传递错误的学习内容。当前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礼仪素养,面临着教师自身礼仪素养发展滞后的问题,像是教师不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不能严格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等,这就向幼儿传递了错误的学习信息和内容,最终导致幼儿形成不良的礼貌习惯和礼仪行为。
2.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的有效策略
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舞者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舞蹈技术,还要具备全面的舞蹈素养,其中仪表仪态是展现舞者内在修养的关键一项,可见舞蹈艺术与礼仪素养存在密切联系。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有利于促进幼儿舞蹈艺术素养发展,有利于幼儿掌握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基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征,依托舞蹈教学培养幼儿礼仪素养,要求教师做好以下教学改进和创新工作:
2.1教师做好礼仪示范教学
幼儿园舞蹈教学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掌握基础的舞蹈动作,主要包括绷脚、手位、吸伸腿等,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培养礼仪素养,如此才能保证舞蹈教学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未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可以说是对舞蹈这门艺术十分陌生,这就要求教师降低舞蹈教学难度,以及采用简单、形象、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示范的形式教学舞蹈动作,同时在示范的过程中渗透礼仪元素,从而实现舞蹈教学与礼仪素养培养的有机融合。以舞蹈准备动作示范教学为例,幼儿活泼好动、行为随性无法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很多幼儿在学习舞蹈时站姿随意。教师可以在示范教学的过程中,向幼儿展现一个舞者的标准站姿,像是挺胸收腹、保持微笑,这就成功向幼儿传递了端正仪态仪表的信息。另外,幼儿通常没有整理着装的意识和习惯,很多幼儿着装不得体这是一种不注重仪表的行为,教师可以在每次教学舞蹈的时候,向幼儿示范如何整理着装,像是轻拉衣角保持衣服平整、整理衣领避免翘起等,这就帮助幼儿形成了整理仪表的意识和能力。通过采用正确示范的舞蹈教学方法,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学习条件,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整理仪表、端正仪态的技能,有利于推动幼儿礼仪素养发展。
2.2教师发挥榜样引导作用
榜样在教育教学中具备良好的引导作用,而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所以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提供一个学习礼仪的方向和目标。例如,教师每次开展舞蹈教学活动时,都要根据舞蹈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服装,给幼儿传达衣着得体的礼仪信息。以民族舞蹈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民族舞服装,当幼儿看到艳丽、奇特的民族舞服装与精彩的民族舞表演时,就会意识到什么样的场合要穿什么样的服装,如此一来衣着得体的礼仪素养便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又如,教师开展舞蹈教学活动时,重点管理自己在舞蹈教学中的行为表现,旨在向幼儿传递正确的礼仪元素。以舞蹈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环节为例,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和结束时,教师都要向幼儿行鞠躬礼、握手礼,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礼貌表现,是人与人相处必须具备的礼仪素养之一,幼儿以教师为榜样在以后的舞蹈学习中、生活中都能礼貌待人。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多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像是教师与幼儿进行舞蹈互动时,对幼儿使用了“请XXX小朋友做我的舞伴”,幼儿学习教师的行为在生活中能够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的礼仪习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依托教师榜样引导,为幼儿搭建了一个直观、具象的礼仪学习平台,有利于推动幼儿礼仪素养快速发展。
2.3结合礼仪元素设计课程
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不能过于追求专业性,而是要重视激发幼儿舞蹈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幼儿舞蹈艺术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舞蹈课程时摒弃传授专业舞蹈技术的思维,同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征,尝试将礼仪素养有效融入舞蹈课程体系。基于此,教师可以围绕幼儿必备的礼仪素养设计具体的舞蹈课程内容,使幼儿在学习和练习舞蹈的过程中,汲取礼仪素养发展的“营养”。公共礼仪是幼儿适应社会环境与进行人际交往的必备礼仪素养,主要包括遵守规则、保持安静、有序排队等行为。现实情况中很多幼儿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针对幼儿此种错误的礼仪行为,教师可以在舞蹈课程设计中重点突出保持安静的礼仪素养。运用多媒体功能向幼儿展示舞蹈表演的视频,“台上舞者翩翩起舞,台下观众安静地欣赏舞蹈”,教师及时对幼儿进行思想引导,“小朋友们是否能够学习视频中的观众保持安静且认真地欣赏舞蹈”,幼儿纷纷表示“能”,教师继续引导“公共场所中大声喧哗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大家能不能做到”,幼儿积极表示“能做到”。接下来,教师组织具体的舞蹈教学活动,检查幼儿是否真正理解和做到保持安静,在此过程中需要多次提醒幼儿,也可以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幼儿,使幼儿形成保持安静、不喧哗、不吵闹的礼仪素养。
2.4明确舞蹈课堂教学规则
遵守规则是参与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中经常出现违反规则的行为,虽然这是幼儿的天性和本能,但是不利于幼儿适应社会发展,所以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教师应当致力于纠正幼儿违反规则的不礼貌行为。对此,教师可以在舞蹈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各种规则,约束和引导幼儿的本能行为,使其形成遵守规则的礼仪习惯。创编舞蹈节目安排站位的环节中,教师按照舞蹈剧本要求在地面上做好标记,并且为每个幼儿指定位置,要求幼儿不准离开标记点,此种教学不仅可以保障舞蹈队列的整齐性,还能有效约束幼儿乱跑、乱动的行为,同时教师对那些能够遵守规则的幼儿进行表扬,给幼儿传递一种遵守规则是正确、礼貌行为的信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合理运用课堂规则,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如此一来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人际交往中,便能展现出有序排队、信守承诺等礼仪素养,有利于幼儿适应自身与社会发展。
2.5定期组织舞蹈表演活动
针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灵活性,一味遵循“教为主”的原则,难以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学做合一”思想提倡“做中教”“做中学”,教师运用舞蹈教学培养幼儿礼仪素养,可以为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幼儿在做的过程中暴露自身存在的不良礼仪习惯,然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教育,该种礼仪素养培养方法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定期组织舞蹈表演活动为幼儿创建“做中学”的平台,过程中教师必须密切观察每个幼儿的真实表现,并且使用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记录下来,作为开展礼仪素养培养工作的依据。以舞蹈表演中幼儿随心所欲行为表现为例,教师向幼儿展示录制的舞蹈表演内容,向幼儿直观呈现违反规则的后果,当幼儿看到原本井然有序的舞蹈节目,因为自己随心所欲变得杂乱无章的情况后,能够意识到自己行为是错误的,教师安慰幼儿“没关系,老师相信下一次舞蹈表演你能做好”,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改正不良行为,并且在以后的舞蹈表演中严格遵守规则、服从指令。
2.6运用绘本实现生动教学
绘本是一种以图片+简单文字为主的儿童读物,十分符合低龄儿童的认知特点。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教师可以将绘本作为串联舞蹈教学与礼仪素养培养的桥梁,为幼儿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搜索与舞蹈教学相关的绘本,同时挖掘出绘本中能够用于渗透礼仪素养的资源,一来通过绘本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二来依托绘本向幼儿呈现良好的礼仪素养。以绘本《大脚丫跳芭蕾》为例,绘本内容讲述了“一个大脚丫女孩热爱芭蕾舞,即便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难,也未放弃学习芭蕾舞,最终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实现了芭蕾舞梦想”。教师结合绘本故事设计舞蹈教学内容,同时融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团结友爱的同伴相处礼仪,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之中。例如,舞蹈练习过程中有的幼儿嘲笑同伴,导致被嘲笑的幼儿情绪低落,教师运用《大脚丫跳芭蕾》绘本,从两个方向对幼儿进行礼仪素养教育,一是帮助被嘲笑的幼儿重拾学习跳舞的信心,二是帮助嘲笑同伴的幼儿形成同伴礼仪。
2.7创设多元情景有效渗透
情境化教学具备良好的体验性、真实性和生动性,能够为幼儿提供具象化学习条件,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多媒体功能,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舞蹈教学情景,同时将幼儿需要形成的礼仪素养渗透其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功能向幼儿呈现实际生活中乘坐公交车让座的画面,同时根据画面创编舞蹈剧情,幼儿需要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舞蹈表演,这就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能够渗透礼仪素养的舞蹈教学情景。幼儿根据自身在情景中获取的感受,认识到乘坐公交车为需要的人让座是一种礼仪和礼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礼仪素养创设舞蹈教学情景,像是公共礼仪、同伴礼仪、亲子礼仪、个人礼仪等,旨在帮助幼儿养成更多的礼貌行为和礼仪习惯。
2.8正向激励搭配综合评价
正向激励能够推动幼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可以践行赏识教育理念,根据幼儿在舞蹈学习和练习中的表现,采取多元化的正向激励措施,一来激发幼儿参与舞蹈教学活动的兴趣,二来激发幼儿表现良好礼仪行为的积极性。例如,在舞蹈排练教学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A主动帮助幼儿B规范舞蹈动作,此时教师可以向幼儿A奖励贴纸,同时向其他幼儿说明奖励的原因,获得奖励的幼儿能够有更好的表现,未获得奖励的幼儿会努力学习。又如,教师发现有的幼儿在每次舞动训练结束后,都会对自己的舞伴说“谢谢”,教师对幼儿进行表扬并且要求其他幼儿向其学习。
评价是完善教学体系的关键一环,通过评价能够发现学习者存在的问题,并且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其改正。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教师可以评价幼儿在学习和练习舞蹈中存在的礼貌、礼仪问题,像是嘲笑其他同学、违反规则等,教师采用情感教育、赏识教育等方法,帮助幼儿改正不礼貌行为。
2.9家园共育搭建完整框架
在教育问题上不能将责任全部归于学校和教师,家庭和家长也要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如此才能保障教育的完整性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所以,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需要推行家园合作教育模式,为家长提供参与幼儿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以及借助家庭教育力量帮助幼儿形成更加全面的礼仪素养。教师运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组建用于开展合作教育的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家长和教师共同研究和探索培养幼儿礼仪素养的有效办法。例如,教师提议“家长与幼儿在家庭生活中进行舞蹈互动,互动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养成礼貌行为习惯”,像是家长每次与幼儿舞蹈互动时,习惯性使用礼貌用语、礼仪动作,对幼儿行为进行正向引导,从而达到促进幼儿礼仪素养发展的目的。
3.结语
依托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推动幼儿礼仪素养发展,虽然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路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教师做好礼仪示范且发挥榜样引导作用、结合礼仪元素设计舞蹈课程、明确舞蹈课堂教学规则、定期组织舞蹈表演活动、运用绘本实现生动教学、创设多元化情景渗透礼仪、家园共育搭建完整框架等舞蹈教学策略,能够搭建一个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礼仪素养发展平台。
文章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