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下全媒体记者的优化发展
在全媒体飞速发展的阶段,除了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以外,也对记者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路。作为全媒体记者应该明确全媒体发展特点、优势、需要记者具备哪些技能以及发展方向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全媒体记者才能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应对新的发展形势,从而实现优化发展。
一、全媒体时代下全媒体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全媒体记者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提出的新的形式,但传统媒体中,要求记者具有基本的采访、写作和编辑能力并且要求很高,所以传统媒体记者的技能大多集中在书本文字上,而全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对于全媒体记者的要求更高,下面笔者对全媒体记者需要具备的技能进行以下分析:
(一)新闻采写技能
无论是全媒体记者还是传统媒体记者新闻采访与写作是基本的技能和职业要求,而且主要以记者的采访和写作能力来评定一名记者是否优秀。对于一名优秀的记者来说,只有较高水平的写作能力才能吸引观众,将新闻事件的过程讲述清楚。
(二)编辑技能
对于全媒体记者来说还需要具有基本的编辑技术,而且不仅仅是对文字稿件进行加工,还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的编辑能力[1]。因为全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不仅仅是报纸、电视,还有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而且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满足人们对各类新闻信息的接收需求。在这种发展情况下,快消费式文化模式逐渐涌现,要想吸引更多的观众就需要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短片、图片等新颖的形式为观众传达信息,才能更好的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
(三)新闻传播技能
全媒体记者在新闻事件传播过程中有着优于传统媒体的优势,比如自由化、全网性,这一优势使记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而且“两微一端”已经普遍成为全媒体记者传播新闻事件的渠道,运用图片文字结合以及新人短视频等已经成为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特殊新闻事件需要记者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加快新闻传播速度,而这些都已经成为优秀的全媒体记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四)摄影摄像技能
摄影摄像技能也是全媒体时代对于记者提出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必要的技能。举例来说,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应该是突发性事件加上地区地质地貌复杂,记者很难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报道。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突发性事件消息传递给全国观众,这就需要具有多项技能的全媒体记者通过摄影摄像收集视频素材,然后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素材传出去,才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接收到新闻信息,了解汶川地震的情况[2]。同时,对于全媒体记者的摄影摄像技能不仅要求会使用单反、摄像机设备等,近年来渐渐兴起的航拍器以及VR设备也需要记者熟悉掌握,以备不时之需。
(五)批判性思维能力
全媒体记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首先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意识,然后才能有效开展采访工作。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需要具备的基本特性,而且新闻报道要得到观众的认可,记者都必须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所以,记者在新闻采访和报道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客观和理智的状态,从海量信息资源中选择真实有用的信息,然后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角度看待新闻事件,并进行深度报道。作为全媒体时代记者,还要学会运用一切可以用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这些舆论信息的中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进行报道,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的批判和评价,为观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
(六)资源整合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传递各类信息提供了重要载体,并且除了媒体记者还有很有非专业“记者”从网上传递和发布信息,要想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很困难。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全媒体记者必须要有从海量信息中快速筛选有价值并融合信息的能力。
二、基于全媒体时代全媒体记者优化发展的路径
(一)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制造精品新闻
在全媒体时代,全媒体记者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除了新闻内容方面的创新和与众不同外,还应该加强新闻形式上的创新。以最近推出的“《新刘海砍樵》来了!把韵味湖南唱给你听”为例,这是一篇原创新新闻视频,内容主要是将湖湘文化和新湖南风结合起来,用说唱的方式展现给观众,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不同,其新颖的形式深受观众追捧,并获得了118.4万播放量[3]。由此可见,在全媒体时代,全媒体记者的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而且记者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盲目跟风,很难取得观众的青睐。
(二)选择全媒体记者要做到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随着全媒体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打造全媒体中心的热潮,无论是《人民日报》还是地方媒体都想在新的发展形势中占据有利地位,赢得观众。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比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硬件设备和设备维护,还需要大量的高水平、专业的全媒体记者,才能使全媒体中心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对于中小型媒体来说,自身规模和资金有限,依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短时间内实现打造全媒体中心的目标。但是面对全媒体中心的浪潮,抓住发展机遇,中小型媒体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培养具有多媒体技术的记者,在满足基本的新闻报道策划基础上,逐步实现打造全媒体中心的目标。
此外,针对全媒体记者的发展,县级媒体和央级媒体都应该意识到合理分配全媒体记者业务走向的重要性。比如一些突发性事件,可以由全媒体记者进行操作,达到“以一充十”的作用。如果是涉及到国家大事的事件,如两会,那么仅凭借全媒体记者是很难完成新闻报道任务的。所以,根据新闻事件的类型和需求不同,在选择记者的时候要做到有的放矢。
(三)建立长效培养机制
在全媒体时代,无论是县级媒体还是央级媒体都应该正确认识到建立长效培养机制对其自身长远发展的现实意义。举例来说,《法制晚报》旗下的北京虫洞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某一学校联合建立了“VR 新闻实验室”,为各级媒体培养全媒体记者提供了新的思路[4]。而且随着这一事件传播以来,取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各级媒体可以借鉴这一培养方式,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调整。
三、结语
作为全媒体记者应该充分网络技术和平台的优势,并认识到全媒体发展对于自身能力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除了具备基本的文字加工能力以外,还要多掌握一些新媒体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优化发展,而不被新时代淘汰。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xf/2273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