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舆论导向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日趋多样化,导致舆论的态势也日趋多样,从而也更加影响了社会公众的社会生活及思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的话语权不断扩大,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有诸多优势,如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等,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强大力量。然而,新媒体在为社会舆论带来积极一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舆论导向
所谓舆论,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的一种评价,是对社会心理的反映,其以公众为对象,以公众事务为指向,是一种公开表达意见的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了我们党舆论工作的主要阵地,以两微即微博和微信等这些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体,是现代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而现代传媒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则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作为公众表达意见的一种新方式,具有公开性、草根性、突发性和指向性。
二、新媒体下的舆论导向存在的问题
(一)真实性受到冲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了新闻真实性,认为新闻要根据事实来进行描述,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实或事物的全貌,又要准确报道个别事实。无论哪一种新闻观,真实性都有着极端重要性,这一性质是新闻首要的和最根本的原则要求,新闻一旦没了真实性,新闻也就无从谈起。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媒体的舆论导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则是虚假信息违反真实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平台门槛低,缺少把关人角色,从而导致各式各样难以辨别真假的信息便涌入受众眼中。现在,人们已经日益浸润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中,人们眼中的现实世界则是新闻媒介有意无意营造出来的拟态环境。舆论的传播具有不确定性,在公民新闻的时代,人人都是记录者,人人都可以成为大众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人发出的信息都可能引发舆论,受众自发引起的舆论可以对社会产生强大的冲击,然而对于该舆论的真实性的核实则具有挑战性。
(二)内容浅显表面
目前很多新闻报道的内容浅显表面,报道的很多事件的人物都不够典型,缺乏有效的舆论引导力,使受众无法看到弘扬真善美的内容,看不到时代的主旋律,也缺乏对事物的洞察力,不能很好的引导受众的思想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新闻内容的特点的挖掘也不够。很多新闻只是表面化的呈现,大幅度的进行宣传,这样做并不能使受众掌握媒体报道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新华社曾组织课题组对“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中有68%的人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61%则认为典型报道是模式化概念化,而50%的人认为这是空话是套话,另外的39%认为新闻对的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还不够深刻,由此可见,当前不少新闻报道都存在表面化的倾向,尤其是在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报道上,大篇幅的进行宣传,却不能指出报道的意义,对社会和大众没有产生效果的正确舆论导向也不能堪称是一篇好的新闻报道。
(三)舆论过度
我们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之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我们的生活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以及会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媒体不仅是要报道社会上的事实与观点,更要做好引导舆论工作,揭示事物的本质与现象[5],新闻媒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龙口粉丝为例,由于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对于龙口粉丝的不当报道,称其含有致癌物质,导致了市场上所有的龙口粉丝全部下架,后经查实发现只是个别龙口小厂家的粉丝有问题。后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开始为龙口粉丝重新正名,这才使得龙口粉丝起死回生,可见舆论的作用之巨大。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过度的舆论将会引发社会伤害,而这也只会伤害到更多无辜的人。比如2017年的“三色虐童案”,从11月23日晚开始,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各大社交媒体开始纷纷转发“三色虐童案”的相关信息,更有人将此虐童案毫无依据的与解放军老虎团进行关联,直指有军人对幼儿园的儿童进行了性侵,直到24日下午军方微信公众号“军报记者”发布了一篇名为《“老虎团”政委冯俊峰就涉及部队传闻答记者问》的贴文,及时地回应了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澄清了事实,这才使得舆论有所好转。这次的事件明显是将军队和国家领导人进行关联,恶意炒作,大量的舆论针对军队,给国家形象造成了严重伤害。尽管流传的大多都是谣言,都是传播过程中自媒体在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但过度的舆论或多或少的也会对当事人都造成伤害。总之,在自媒体泛滥的社会,新闻媒体应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正确发表新闻评论,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来引导舆论。
(四)自媒体的不当舆论导致社会舆论的发酵
网络媒体的特点为虚拟性、匿名性和互动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而是参与到媒体的活动中来时,受众自己就变成了媒体信息的接收者和传递者,尤其在自媒体时代,自媒体的门槛低,导致受众对于媒介的选择变得更具有随意性,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发生变化 ,决定了网络媒体的话语权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年前,中国留学生江歌在日本被杀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大量关注,事发后,陈世峰作为凶手已经被日本警方抓捕,刘鑫迟迟没有面对媒体,甚至和江歌的母亲在网上双方发生隔空冲突;咪蒙的一篇“刘鑫,江歌带血的馄饨好吃吗”这一自媒体文章一出来更是将此案引向了舆论的高潮,此时,舆论的矛头全都指向刘鑫,而江歌的母亲也将刘鑫的全部个人信息公开到了网上,引发了大规模的人肉搜索。一时间,所有的舆论都压向了刘鑫,网络上各种自媒体发布的消息也在蒙蔽着公众的双眼,使公众难以分辨消息的真假,公众的情绪被网络媒体牵着走。虽然最后许多信息被主流媒体证实为虚假信息,但自媒体信息播出后已经引起了不可逆转的舆论风波。网络媒体对于新闻信息具有选择性,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具有匿名性,很多网友对相关文章纷纷转发,对于主流媒体的“不作为”也纷纷提出来质疑。网络媒体对于舆论导向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对于社会的安定团结稳定也存在着挑战,这种挑战一旦受到巨大的制约,就会对社会秩序稳定、安定团结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结语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首先要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坚持正确的舆论观,要做到始终真实、公正、公开的原则。其次要加强新闻的深入调查。新闻要深入地调查新闻事件,让新闻的事实真实完全的呈现在公众面前,避免只停留在新闻的表面,只有深入挖掘新闻,新闻报道才能真实可靠,新闻舆论才能更加正确。最后,新闻还应该坚持党性原则,做好党的舆论工作的主要阵地。只有做到这些,媒体才能更好的引导舆论,做好党的舆论阵地。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