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新闻播音语言表达水平的措施
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新闻的传播模式有所不同,主持人无法使用丰富的肢体动作,只能通过声音方式向听众传递信息,这将要求主持人具有较强的情感和声音控制能力,掌握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才可将新闻内容完整高效的传达给听众,并吸引更多的听众收听新闻节目。
1新闻播音语言表达的特点
在社会飞速发展之下,新闻播音语言也日渐丰富,显现出多样化特点。播音语言包括声音、方式、感情等多个方面,不但要求语言逻辑缜密,还要投入真挚的情感,在播音时声音抑扬顿挫,以保证听众的喜爱。由于新闻播音内容多为社会、民生之事,既要讲究真实性,又要与时代潮流结合,主要的语言特点如下。
1.1口语化
虽然新闻内容通常较为严肃,需要主持人的语言稳定庄重,但并不代表着播音员必须生硬的读新闻,而是可在严肃状态下掺杂轻松的感觉,使人听后不拘束,增强节目的吸引力。新时期背景下,广播新闻语言逐渐口语化,使以往新闻栏目的沉闷和枯燥被打破,增强与受众间的情感互动,拉近节目与受众间的距离。例如,《天天热线》节目中主持人采用口语化的方式传播新闻,使受众感到新闻更加生活化,就像发生在身边之事一样,对节目和主持人都留下良好印象,获得更大听众的认可和青睐,是较为成功的新闻播音模式。
1.2网络化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网络名词和用语也随之产生,更能真实的展现人们生活,因此在社会中广泛流行,在新闻播音中也不例外,例如"正能量""呆萌""Duang"等词,均在许多新闻播音节目中出现。例如,在播报打假新闻时,主持人可将网络用语应用其中,如"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3.15打假日,我市政府一举攻下多家黑工厂,十分给力",这样播报不但能够增强新闻的趣味性,还具有一定的渲染力,将时代特色融入新闻中,使播音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1.3区域化
目前,人们对新闻播音语音要求已经不满足于普通话,更注重新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播音节目中逐渐将当地方言引入其中,突显区域语言特色。通常情况下,地方新闻的受众为本地人,合理恰当的使用方言可提高新闻亲和力,使听众感到更加亲切。除了播报国家和政府大事之外,一般地方新闻播报当地民生事件,采用通俗易懂的区域化语言进行播报,更能够增强节目的亲和力,获得更加理想的播报效果。但是,此种方式的使用具有一定局限,不可长期大量使用,以免产生审美疲劳,因此主持人的方言使用要把握好度[1]。
2提高新闻播音语言表达水平的措施
2.1营造良好的播报氛围
在新闻播报过程中,主持人应对播报的整体氛围进行准确把握,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用内在情感驾驭声音,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作为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员,应确保发音规范性,在播音中保持声音色彩鲜明,音调和音色可自由变化。在发音过程中,精神状态应积极向上,通过对发音节奏、重音和连停等科学利用,将新闻内容充分表达出来,且表达方式更具吸引力,争取获得更多听众的支持和认可。同时,在播音主持中还要明确播报顺序、形式,营造良好的播报氛围,主持人还要具有一定的手段,可以调动观众的主动性,灵活调整气氛基调,一旦出现突发状况,主持人应沉着冷静,积极思考补救措施,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2.2增强语言幽默感
新闻播音自身属于一种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若在新闻播报过程中过于突显艺术性,则会影响新闻自身的真实性、准确性,因此应适度融合艺术创作,增强播音语言幽默感,使新闻播报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以时事政治新闻为例,要求主持人在确保新闻真实性不受影响的基础上,适当融入艺术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同时,主持人还可将个人的播音风格融入其中,增强播音美学色彩。与时政新闻特点相结合,对播音中的审美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使新闻播报不但与受众的审美层次相符合,还可促进审美与新闻播音相结合。对于时政类新闻来说,在事件内容上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仍可以对其进行艺术创作。例如,《968新闻》中主持人将自己的语言特色和审美取向融入节目中,不但获得现有听众的喜爱,还吸引了大量新听众的关注[2]。
2.3提高播音员专业素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取向也随之发生改变,对播音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不但要"会说新闻",还要"说好新闻",且在新闻播音模式上也要做出改变,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革,使其更具新时期特色,与人们新的审美要求相符合,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播音员应善于把握新闻整体情感基调,根据新闻内容挖掘主题,明确重点内容,合理把握播报尺度。在播报过程中,应利用富有鲜明情感的语言、语调、语速进行播报,使听众在收听时产生情感共鸣;
播音员还要树立听众意识,站在听众的角度学会换位思考,感受听众的所思所想,采用更具感染力的新闻语言,获得更多听众的认同;
播音员还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能够在不同情况下采用多样化的播音技巧,在播音时把握好语言和语调,将自身真实情感融入其中,通过语势变化向听众传递信息,用声音变化帮助听众理解新闻内容。
3新闻播音语言表达特点的案例分析
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新闻播音主要通过声音向听众传递信息。由于播音创作的相关理论较少,在播报过程中需要播音员根据工作经验灵活运用语言技巧,对新闻事件进行传达,以《同步世界》为例,对主持人对世界蜗牛赛跑锦标赛的新闻播报技巧和特点进行分析。
"当天天气非常炎热,不太适合"选手"们发挥,不过蜗牛主人却不会轻易退缩,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但是蜗牛们却十分佛系,一个个优哉游哉的往前挪,这可急坏了不少观战主人。最终,一只名为"雷瑟"的蜗牛率先完成33厘米赛程,获得一碗满满的生菜叶,从此走上"蜗"生巅峰"。这段趣闻的播音目的明确,主要是让观众放松心情、哈哈一笑,整体基调充满趣味性,主持人不但要播出现场感,整体风格也更具个性,将需要网络用语融入其中,风趣诙谐,极具时代感;在播音语调方面,顿挫有致,还增加了动画配音,以蜗牛的口吻表达出自己活得胜利的喜悦,主持人的节奏、气息控制均十分到位,既充满幽默性,又使整体风格仍处于新闻报道的框架之中[3]。
结论:综上所述,广播新闻播音员应不断完善自身,掌握更多的播音语言表达技巧,在播音中充分体现出口语化、网络化、区域化等特点,使听众兴趣被充分激发,成为该档栏目的忠实粉丝。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xf/2273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