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外包市场SWOT分析
下面结合当前国内外产业发展形势, 采用SWOT方法分析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竞争力。鉴于印度是当今最大的软件外包目的地国家,在分析中以之为参照。表1给出了中国软件外包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表1 中国软件外包竞争力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 |
劣势(Weakness) |
1.良好的政策环境; 2.开展对日外包有语言、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3.具有软件开发的低成本优势; 4.具有良好的IT设备和产品的制造能力。 |
1.软件企业规模比较小,在欧美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承接国际软件外包业务层次较低; 3.软件高端人才严重缺乏; 4.行业协会难以发挥作用。 |
机会(Opportunity) |
威胁(Threat) |
1.国际软件外包趋势为中国软件外包提供巨大的商机; 2.对日韩软件外包前景广阔。 |
印度软件外包业务领域悄然转移,对中国软件企业形成威胁。 |
1.优势和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
1)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
为了能够促进中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提高中国在国际软件外包中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政府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软件外包发展的政策。这一系列政策不仅能够吸引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同时也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软件出口基地聚集,形成软件产业集群,而且还推动了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的战略部署,这些软件产业基地的产业总额达80%以上,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
2)对日软件外包优势明显
在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项目中,来自日本的项目所占的比重最多。据统计,2008年,中国对日软件外包约占总额的61%。日本是全球第二大软件发包市场,其规模仅次于美国,但是由于国内人力成本过高,而中国与其相邻,软件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又有着相似的文化,并且与日本有着长期的经济、贸易关系;同时在中国软件人才中很多掌握了日语,使得中国在承接日本的软件外包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2)劣势分析
1)软件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目前,中国软件行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与印度相比,大多软件公司属于1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最大的软件企业也只有3000多人,并且各自为营,出口额较小,利润很低,至今没有一家软件企业的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除此之外,由于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参与国际大型软件项目研发的机会相对较少,经验不足,再加上缺乏从事软件外包的尖端技术人才和具有国际软件项目管理经验的经理人,所以中国软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国际软件外包市场的拓展速度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状态。
2)承接软件外包项目的价值层次低
和印度承接的国际软件外包项目不同,中国软件企业由于自身的缺陷,只能承接到价值层次较低的软件项目,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主要面对的是日本、韩国的软件外包市场,他们对于软件接包方的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具有承接软件项目的综合实力和能够敢于承担项目风险的软件企业,而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秩序相对不够规范,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缺乏国际软件外包的经验,所以很难成为较高价值层次软件项目的接包方;第二,中国软件外包行业起步较晚,欧美市场又被印度等国家的软件行业所垄断,很难在欧美市场上获得价值含量高的软件项目;第三,在国际软件的接包市场中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再加上新的软件承包方的不断介入,中国的软件企业由于缺乏国际软件外包竞争的优势,所以很少能够在国际软件外包市场上获得高价值软件项目的机会。
3)缺乏尖端软件技术人才
首先,中国软件从业人员中具有尖端技术的人才相对缺乏,这就难以对软件外包业的发展起到带头和引导的作用;其次,缺乏项目管理经验的人才,尤其是缺乏具有国际软件外包项目管理经验的经理人,所以在承接国际软件外包业务的过程中很难得到跨国公司的认可;最后,软件人才中很少具备既具有语言优势有懂软件知识的人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软件外包市场的拓展和对软件外包项目的深入理解。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中国要借鉴印度的经验,印度之所以在国际软件外包市场上受欧美软件企业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印度具有天然的语言、文化因素,并且印度的软件业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软件行业协会的协助,另外,印度重视教育,从而为印度软件外包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
4)行业协会作用较小
由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时间较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决定了软件行业协会的功能相对比较薄弱,并且制度的安排不可能依照市场的实际需求来构建,并且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其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色彩浓,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应具备的民间性、自律性的要求,难以履行其应当履行的职能,二是管理体制不顺,行业协会业务主管部门过多造成行业协会的交叉重复设置,三是政策法规不完备,中国尚未出台《行业协会法》,行业协会的地位不明确,关于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规定也不健全,使行业协会的许多职能无法落实,这就限制了行业协会作用的发挥,四是合作意识不够,受小农意识影响,中国企业习惯各自为战,在对外竞争时团队精神不强,未能形成合力,这也使得行业协会的作用受到抑制。由于以上原因,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较小,对中国企业在国际软件外包市场中的作用十分微弱,并且对国内软件行业的服务能力低下。
2.机遇与威胁分析
(1)机遇分析
1)有利的国际软件市场环境
美国是国际软件产品和IT服务需求最大的国家,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速度曾经一度放缓,但是随着金融危机阴影的消失,美国软件外包业又重新繁荣起来,其软件外包份额在国际软件外包市场中的比重最大。可以说,只要中国获得美国软件外包业务量的一小部分,就足以使中国在国际软件外包市场上的规模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除了美国之外,欧洲地区和日韩地区的软件外包业务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市场份额虽然难以和美国相比,但是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趋势却不容忽视,这就给中国的软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再加上经济全球化导致了跨国公司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风险日益加大,特别是在美国“9.11事件”之后,国际大型公司纷纷重新考虑将服务外包,进行战略方针的调整,不断将软件外包业务发包到成本要素价格低廉的国外市场。然而,这一切的软件市场发展形势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国的软件企业要牢牢抓住这一有利的国际形势,不断开拓国际软件外包市场,争取更多的国际软件外包项目。
2)广阔的软件外包发展前景
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美地区和日本的软件企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很多软件企业纷纷倒闭或缩减规模,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软件外包市场业务又重新繁荣起来,本国的软件企业由于软件人才相对比较缺乏,成本要素价格相对较高等缺陷,很难发展软件在岸外包业务,只能在全球的范围内发展离岸外包,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中国生产要素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很快成了软件发包企业的最佳选择,中国的软件企业也要借助这一契机,循序渐进打开国际软件外包的市场,并在国际软件外包市场中占据遥遥领先的位置。
(2)威胁分析
虽然在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软件外包市场中,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近年来也面临着印度软件公司的不断挑战,他们已经开始将BPO之火烧到了中国“后院”。因为虽然印度长期一直垄断着欧美市场的软件外包业务,但是随着国际软件外包市场竞争的加剧,再加上以色列、爱尔兰国家与欧美地区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入,使得近年来印度在欧美市场的份额逐渐压缩,所以印度也对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战略做出了调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已经慢慢向日本、韩国的软件外包市场渗透,并把中国作为其承接日韩软件外包业务的跳板,例如,印度在中国的沿海城市建立了一些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主要针对日韩的软件外包业务,所以对中国的软件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