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企业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需求调查

作者:姜良琴来源:《现代企业教育》日期:2014-11-04人气:139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什么样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在培养学生如何做“职业事”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培养学生如何做“职业人”?怎么培养学生做好“职业人”?从哪些方面做好“职业人”?等将是我们的高职教育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通过问卷对高职教育的“产品市场”——企业进行了调查, 从而了解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认为高职学生除了专业素质外,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内容,同时,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对高职院校在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基本情况

    调查自2012年10月开始,先后对广州、珠海、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多个城市的148家企业行了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48份,回收有效问卷137份,回收率为92.57%,受调查的企业中,职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有16家,占企业总数的10.81%,职工人数在600-1000人以上的企业有21家,占企业总数的14.19%,职工人数在200-600人的企业有32家,占企业总数的21.62%,职工人数在200人以下的企业有79家,占企业总数的53.38%。受调查的企业反映了当前高职学生就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分析

   (一)企业对高职生人文素质要求

    企业在招聘高职学生时,除了专业技能外,更为看重哪些素质呢?为什么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的能很快能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企业的一份子,有的则不能?再者,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最需要的职业教育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作了深入的调查,请看如下调查结果:

   问题1:贵单位招聘员工时除了专业技能外,更为看重高职生的是?

序号

选项

选择企业数

序号

选项

选择企业数

1

学习成绩

34

6

沟通表达写作能力

121

2

毕业学校

20

7

学习创新能力

106

3

道德自律

84

8

抗压能力

64

4

敬业精神

109

9

实践能力

71

5

行为自控制能力

100

10

发展能力

67

问题2:贵单位认为高职生不能胜任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序号

选项

选择企业数

序号

选项

选择企业数

1

专业知识薄弱

47

6

抗压能力不够

98

2

沟通表达能力不够

89

7

自控能力不强

96

3

合作意识不够

63

8

组织观念淡薄

91

4

敬业精神不够

76

9

动手实操能力不强

61

5

创新能力不够

103

10

外语计算机能力不强

32

 问题3:贵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最欠缺的职业教育是什么?

序号

调查内容

选择企业数

1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107

2

职业道德教育

97

3

行业背景知识

89

4

职业礼仪培训

76

    从调查问卷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对高职生的能力、素质更为看重的分别是敬业精神、行为自控能力、沟通表达写作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而认为毕业学校和学习成绩并不是很重要。在被问及应届毕业生不能胜任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排列前五位的分别是创新能力不够,抗压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薄弱、组织观念淡薄和敬业精神不够,而不是专业知识和外语计算机能力。

    在被问到应届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最欠缺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时,用人单位选取择最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敬业精神、行为自控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都不是专业课和普通文化课所能解决的,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属于人文素质范畴。

(二)、企业眼中的高职生人文素质现状

    企业是如何认识人文素质的呢?人文素质在他们心中到底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当前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又是怎么样的呢?请看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

选项

企业数

百分比

1、您认为员工的人文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什么作用?

重要作用       

87

63.5%

一定作用        

38

27.74%

微小作用          

12

8.76%

无作用

0

0%

2、您认为相对于其他素质而言,人文素质对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如何?

非常重要     

64

46.72%

比较重要       

47

34.31%

一般     

19

13.86%

不太重要      

7

5.11%

不重要 

0

0%

3、您对目前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的看法

较高        

16

11.68%

一般        

71

51.82%

较差        

41

29.93%

很差

9

6.57%

4、在工作岗位上的持续发展,你认为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哪个更为重要

人文素质

103

75.18%

专业素质

28

20.44%

不清楚

6

4.38%

5、您认为在大学期间,大学生最重要的是

掌握一项专业技能

31

22.63%

提高个人素质,完善自我

94

68.61%

无拘无束,寻求自我

12

8.76%

     从表中可看出,在“您认为员工的人文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什么作用?”一问中,91%的企业肯定了人文素质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只有不足9%的企业认为作用微小。而对于“您认为相对于其他素质而言,人文素质对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如何?”这一问题时,只有接近6% 的企业认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在问到“您对目前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的看法”时,只有不到12%的企业认为高职生的人文素质“较高”,接近30%的企业认为“较差”,有差不多7%的企业则认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很差”。在问到“在工作岗位上要持续发展,你认为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哪个更重要时”,超过70%的人回答是人文素质。在问及“您认为在大学期间,大学生最重要的是”问题时,有差不多七成的人回答的是“提升个人素质,完善自我”。这与前面两个问题是一致的。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对人文素质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是清楚的,同时也是明确的。

    那么,企业了解什么是人文素质吗?请看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

选项

企业数

百分比

 

1、您了解人文的涵义吗?

了解

48

35.04%

一般

73

53.28%

不了解

16

11.68%

2、您认为人文素质由哪些要素组成

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109

79.56%

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94

68.61%

主体意识、独立思考和社会批判精神

58

42.34%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意识

51

37.23%

义利兼顾的价值取向

64

46.72

民主参与意识、法制契约观点、开拓进取精神、效率效益观点

71

51.82

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宽容合作、互助、奉献精神

84

61.31%

 

 

理性、求实、创新、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97

70.8%

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公德和礼仪修养

78

56.93%

 

从表五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企业对人文素质的含义和内容都是较为了解的。

三、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近十年来,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上,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操作型技能人才,与此相对应的是,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其他培养环节,均表现出对人文素质的轻视和漠视[1],这种以牺牲人文素质培养为代价来培养专业技能的教育,已成为了学校之殇(校园文化内涵的显性和隐性缺失)、)企业之憾(人才后续培养乏力)、)毕业生之痛(职场发展提升的瓶颈)[2]。作为"产品"生产方的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标准应提高到既能做“职业事”,又能做“职业人”上来,应一手抓专业技能教育,一手抓人文素质教育,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教育理念上:摆正思想,“职业事”与“职业人”两手并举。

    作为施教者的学校,一方面,“技能,轻人文”的思想深重,学校不重视人文学科教育,使得人文学科知识教育弱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由于其办学的时间相对较短,人文环境呈显弱体现,对学校的建设还停留在硬件即“大楼”、“设备”等方面的建设,而对软件“大师”、“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落到实处的相对较少,“乐学”、“好学”这样浓郁、上进的学习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使得整个高职院校学生层面人文素养底子都明显差薄。所以,作为学校方,应摆正思想,从思想上根植培养“职业事”与“职业人”同等重要的思想。

 2、培养方式上:校企合作重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在调查的过程中,在问及“您认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有72.37%的调查企业回答的是校企共同培养;在问及“贵单位是否愿意参与到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当中来?”这一问题时,54.21%的调查企业表明是可以考虑的,调查表明,由于企业考虑到人才后续培养的需求,使得企业更愿意亲自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在培养过程中打上自身的烙印,而不是坐享其成,再去抱怨学校所提供的毕业生质量,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尽绵薄之力,客观上也能为企业的内训减轻更大的负担[3],这使得企业介入人文素质培养是具有可行性的。

    人文素质的教育必先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授为基础,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教育形式的作为重要渠道,才能达到高质实效的目的。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不可能全面介入,所以企业的核心工作是剥离出企业内训中与专业性的生产经营无关的内容,学校再根据学科特点及专业需求,整合到学校所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当中去,或直接按课程的形式开设或引入实训环节和活动环节,强化企业所需的人文素质如爱岗敬业、创新能力、沟通表达写作能力、抗压能力等在人文素质课程中的比重。

3、实践行为上:学生内化是关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求知者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建构的过程,学

    习者在进入学习情境时是带着自己的头脑来的,面对新的知识信息,学习者总是以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对新信息进行解读并重新编码,以建构自己的知识更新体系。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的建构模式存在错误,就会通过调适自己的认知坐标系来保持与新信息的一致性。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自化过程,不论别人试图从外部灌输多少知识信息,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身内化才能实现。虽然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一定的理论准备,但理论知识必须经过学习者个人的认同、接纳、融会,才能最终在人的心理层面积淀为自己人文素质的一部分。因此,在学习方式上,应当安排一种更加自主的学习方式。

4、课堂拓展上:第二课堂是重要途径。

      学生人文的素质建构是一个体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社会的人,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因此必须将学生置于实践活动的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人文素质才能真正建构起来。[4]从调查表发现,有60% 以上的调查企业最推崇的人文活动是开展社会实践。这可能与社会实践活动能产生在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有关。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培养如何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人间真、善、美,感受人文学科的魅力。同时体会专业知识在社会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对学习、成才目的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实践,使人文素质教育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安排军事训练、公益劳动、业务实习和文体活动,以及各类社会考察和调查活动等等。在校园内、外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举办各种人文讲座、艺术节,开展各类竞赛,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营造一个适合学生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律、自助、自我教育,培养多方面能力,对提高思想文化修养,陶冶高尚情操,增进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翠娟.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高职教学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49.

   [2]郑晓明 ,彭 定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 以校企合作为背景[J].韶关学院学报,2013(3).

   [3]林润惠.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方法、策略与实践E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7.

   [4]刘高远.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建构与评价[J].中国成人教育工作者.2008(08).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