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小城镇社区建设建议对策——管理论文
社区最早源自拉丁语,20世纪30年代初期,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一本《Community and Society》(社区与社会)中将“Community”一词翻译成为社区,社区一词逐渐流传下来。我国社区发展起步较晚, 1991年,民政部部长崔乃夫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 1998年,国务院明确了民政部职责中的社区建设指导工作,1998年12月,北京市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一直到1999年,民政部制定了加快社区建设步伐的《全国社区建设试验区工作方案》,并在全国26座城市展开了社区建设的试点工作。①
随着政府对社区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对于我国社区建设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我国内地城市社区组织、体制健全,基础保障逐步完善,实现社区功能的多元化。兵团社区建设起步较晚,2004年,兵团按照区域大小、人口多少、居民认同感等因素,按照便于管理服务、资源整合、居民自治的原则对社区进行划分,完成了451个社区建设。②
兵团处于我国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理位置相对于内地较为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建设步伐迟缓,社区发展意识落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人民生活需求的增加,社区建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本文主要结合兵团社区的发展探讨兵团团场小城镇社区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小城镇社区发展的历史与经验
(一)兵团团场小城镇社区发展历史
基于兵团的特殊体制,落后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水平,社区建设也较为落后。以2004年成立了兵、师、团三级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及兵团党委下发《关于推进兵团社区建设的意见》(新兵党办发【2004】77号),标志着兵团社区建设进入全面发展时期。③
社区一般可以分为城市社区和团场社区两类,城市社区包括城市社区、兵地共建社区、企业社区;团场社区则包括中心团场社区、进入团场社区等。团场小城镇社区是以团部为中心,延伸至临近的连队,组织形式为社区服务中心或居委会。
(二)所取得的经验
2013年,兵团已建成社区居委会872个,包括:城市社区112个,师直师部社区43个,企业社区60个,团场城镇社区340个,连队社区306个;服务与管理居民超过219万人次,覆盖居民占兵团总人口的84%(比“十一五”末增加了36%,比2012年增加了9%)。④
第一,政府重视程度提高,团场小城镇社区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社区服务发展环境逐渐优化,相关的文件相继出台,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二,社区服务设施投入力度逐渐增加。随着援疆的投入力度加大,团场小城镇社区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社区建设的规范性初步形成。第三,形成了多元化的团场社区,混合、企业和现代化社区等多元化社区模式推动了兵团社区发展。第四,建立了基础社会服务体系。团场小城镇社区建设重点突出了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包括公共信息、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等服务,保障了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
二、兵团团场小城镇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为兵团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兵团团场小城镇社区建设在借鉴先进城镇建设经验的同时,也受到社区起步晚、投入少、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团场小城镇社区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管理体制不顺
1.职责不清晰。社区发展需要政府引导为主,实际情况是兵团政府各级职能部门、政府委派社区办事处以及社区指导办,以各自工作职责权限为主,在对社区具体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下派繁杂的事务工作,如信息调查、填表建档等,还需不时应对各级部门的检查。工作人员无法抽身到为居民服务工作中,严重影响社区的办事效率。
2.目标不明确。团场社区发展的目标就是推动兵团城镇化,平稳实现团场职工的市民化。团场社区对制订的社区发展规划的执行力较差,只是按部就班按照上级指派的文件及任务完成工作,忽略社区发展的实际需求,导致对社区发展目标不明确。
3.管理欠民主。团场小城镇社区发展起步晚,居民民主意识较低,参与社区事务较少。如社区居民委员会等一些需要社区居民参与到其中的社区管理机构,并没有发挥其实际功效,导致团场小城镇社区居民缺乏民主、管理意识落后。
(二)经费不足、来源单一
经费不足是社区建设的普遍问题。兵团小城镇社区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团部自筹及社会资助等。实际上团场小城镇社区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社区发展的经费需求越来越大。
首先,政府财政投入能力有限,无法满足社区发展需求。政府拨款只是杯水车薪,过于依赖政府拨款,深受传统体制影响,周而复始的循环着“要、等、靠”的模式,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缺乏市场机制的引进。兵团社区经济发展模式并未被拓展,市场机制引进不足,针对社区内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项服务并未被利用起来,既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又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团场本身条件较为艰苦,开展社区工作首先需从保障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开始。大部分团场社区基础设施质量差、数量少、功能不配套,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首先,社区内水、电、暖、气、绿、道路等供不应求。部分团场社区经常存在停水停电现象,无法保障基本生活;环境保护较差,由于大部分居民为团场职工,生活习惯比较随意,社区内的公共设施经常遭到损坏,影响恶劣。
其次,社区公共设施欠缺,利用率较低。社区一般配备有活动中心等。对这些公共场所利用率普遍较低。部分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不对居民开放,闲置或被外租于其他用途,活动中心则变为棋牌室,变相赌博,对整个社区建设影响严重。
(四)队伍建设滞后
1.队伍不稳定
团场社区配备人员标准与城市社区一样,配备有社区主任及社区书记,同时为每人配备一名干事,根据前几年下发的文件规定除主任及书记享受事业编制待遇以外,其余大部分工作人员均为兼职。对工作人员的定性不清,难以挽留人心;一些选拔进来的人员仅以社区工作为跳板,时间不长便离职,导致社区工作人员流动性大、队伍建设不稳定。
2.综合素质偏低
首先,由于兵团社区发展迟缓,专职人员数量少,大量事务性工作堆积,因此对社区工作人员的选拔配备标准降低,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进行专业上岗培训,欠缺专业性。其次,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少、学习交流缺乏针对性,工作人员的专业服务意识落后。由于事务性工作量大,社区工作人员无暇兼顾自己的本职学习,考核基本形同虚设;对于外出到内地发达城市学习交流,既劳神伤财,又无实际收获。最后,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势单力薄,宣传不到位、公众参与度低。
(五)公共服务产品欠缺
首先,商业服务较为落后。相较于兵团一些城市社区优良的商业结构布局,团场社区存在没有形成完善的商业服务体系,如便民服务的商业店铺等场所较为缺乏,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对于社区内的公共资源利用率不高,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也比较明显。
其次,社区社会保障服务意识落后。第一,对于务农职工的生产技术培训,职工文化水平不高,在农忙时节忙于农业生产,由于没有时间和机会接受到科学的农业生产理论知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及产出;第二,缺乏对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务工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培训服务,增加许多闲置人口。
第三,社区人口构成复杂,安全问题有待改善。随着农业生产需求的增大,团场用人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加之外来务工人员的激增,团场人口成分复杂,大量的流动人口不利于社区安全。近年来,由于劳动人口紧缺,兵团从外地大量招纳务工人员,外来人员文化程度低、素质差,对兵团文化认同感较低,团场社会治安问题较多。
三、兵团团场小城镇社区发展建议对策
(一)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划分
1.明确职责,政社分离。政府为主引导,旨在引导而非下派任务,应扭转上级政府与社区的命令式关系,各个职能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定期到社区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商议,对事务性工作合理分工,让社区工作人员将精力投入到社区服务中,切实做到服务大家。
2.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盲目的开发建设,只会造成更多的浪费。加快推动职工市民化的步伐,利用区位优势或资源优势进行团场社区建设,团场社区发展可参照国家及兵团相关社区规划的法规因地制宜,制定有地方特色的社区发展规划,各团场结合自实际开展工作,而非按部就班的执行上级的命令,既不盲目跟风照搬,也要突出自身特点,形成有兵团特色的团场小城镇社区体系建设。
3.扩大社区基层民主,保证居民自治。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事业中,对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有明确的了解,在社区内部逐步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对于社区居民委员会以及协商监督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社区内的重大事项,同时认真行使协商监督职能,为社区工作提出建议。
(二)社区加强与社会合作,吸引资金
日益增长的居民需求需要社区建设经费的长期投入。除了已有的资金来源外,团场社区需开拓其他稳定资金来源,一是可以将社区建设经费纳入团场财政中,团场根据自身收益情况,拿出固定的专项资金投入社区建设。二是利用社区内的闲置公共用地资源,对社会公开招标,吸引企事业单位进驻,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将市场机制融入社区发展。通过招标的方式吸引社会企事业单位,大力投入到社区的商店、超市、菜店、快递等便民利民的服务中,利用社区内部优惠政策及闲置资源,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合理的场地及帮助,吸引投资商进行投资,提高社区的自身实力。
根据地区情况不同,社区发展可依托当地资源或产业优势,政府充当中介角色,建立资源或产业与社区共建模式,结合社区人员或地域优势,发展社区经济。此外可以加强社区与社会的交流,争取更多的社会捐赠;利用现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帮扶。
(三)强化基础设施管理,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率
1.针对团场社区,建立专门的供水供电线路,定期检修,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向居民发放环保宣传单,以展板、会议、或上门交谈的方式做宣传。同时定点安排片区负责人,定期对社区进行走访检查,对不合理行为及时沟通。
2.加强社区公共设施的利用率。对社区配备的活动场所,各尽其职,针对不同人群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社区文化活动建设,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率。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上,从实际出发,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为主,可以通过走访以及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居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情况,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于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勤保养,维护社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
(四)加强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增加社区工作人员编制配备,合理调整岗位配备,将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与日常工作相挂钩。
2.严格社区工作人员考核聘用机制,对兼职工作人员设定考核期,参照阶段内工作表现,表现优秀得到居民认可的,择期转正;对表现一般或较差的及时清退。
3.首先,对新上岗人员进行严格岗前培训,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针对性的工作考评,通过对社区居民调查以及随机抽查等形式,规范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保障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其次,主要加强兵团内部社区学习交流,与优秀示范社区结对子,定期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会,汲取先进经验。第三,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招聘应届毕业生,推动“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吸引本社区内部退伍军人、退休党员、失业人员等定期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
(五)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全面覆盖
1.优化社区商业结构布局,满足居民生活需要。重点要先满足与衣食住行有关的购物、餐饮以及快递服务等服务,在发展条件成熟的社区尽可能鼓励连锁经营的模式在社区建立超市、便利店、菜店等网点,逐渐规范社区商业服务的规范化,待运行稳定后在团场小城镇各个社区试行。
2.以服务理念健全社区社会保障工作。第一,利用农闲时间为务农职工提供生产培训,同时邀请种粮能手传授高产经验,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第二,通过就业再就业培训、社区内部公益性岗位开发,为社区内闲散务工人员提供工作平台,既可以解决大量闲置劳动力,又可以形成集聚效应。
3.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建立社区预警机制。对于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员,社区应加大管理力度,及时登记。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建立社区联防队伍,同时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方案,保障社区安全。
近年来,随着兵团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推进,结合兵团发展规模较大的城镇少、团场分布广、基层单位多的特点,团场将逐渐成为兵团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所在,利用好团场社区起步晚的特点,建立科学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管理职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服务,满足社区居民日渐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不仅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化解社会矛盾,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团场小城镇的社会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推进兵团新型城镇化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赵春燕.社区建设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10.7.
【2】郭季梅,赵新明.新疆兵团社区矫正机制的现状和完善.兵团新闻网.2013.11.
【3】http://mzj.xjbt.gov.cn/ywgzz/ldjh/210143.htm.
【4】兵团民政局办公室.兵团社区建设基本情况.2013-04-16.民政部.《国务院办公厅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5】兵团民政局政权处.《兵团社区管理办法》.2013.04.16.
【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兵团办公厅.
【7】《兵团党委办公厅关于推进兵团社区建设的意见》.新兵党办发【2004】77号.
【8】《关于加强兵团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社区建设的意见》.新兵发【2006】44号.
【9】 杨丽.《如何加强具有兵团特点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兵团新闻网》2010.4
【10】鲁成帆.《兵团连队社区模式设置的研究》.《兵团新闻网》2010-6-7.
【11】王海云.《加快推进团场社区建设的思考》.《兵团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
【12】王文君.推进一师阿拉尔市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兵团党校学报》2013年第2期.
【13】杨霁源.《社区建设是兵团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4】王银安.《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6期.
【15】张丽华.《有序推进新疆兵团团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3.01.29.
【16】李守林.《兵团加强城镇社区建设的思考》.《兵团经济研究》.2011.06.07.
【17】《以城镇社区有发展推动兵团城镇化》.《兵团建设》.2012.7.25.
【18】董永祝.《试论兵团社区建设与发展》.《兵团党校学报》.2005.02.28.
【19】史东娟.《对兵团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兵团党校学报》.2008.08.25.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