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析民间音乐传承的意义及重要性-音乐论文

作者: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音乐系—吉丽阳来源:原创日期:2012-02-03人气:7449

一、民间音乐传承的意义
1、民间音乐代表了民族社会历史进程
民间音乐源于民族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沉淀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因此,当我们沉浸在民间音乐中时,不但可以从音调的起伏中领略音乐的魅力,更能够感悟到这一民族社会历史的变迁。我们所说的民歌,正是民间音乐最有力的表现形式,它源于人民群众劳动、生活过程中的口头创作,也许没有深刻的含义,但曲风纯朴,曲调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是人民情感的真实流露,当时社会背景的真实记录与描述。因此,民歌是人民的心声,是一个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缩影。民间音乐折射的社会性文化,是我们研究民间音乐、传承民间音乐的重要意义之一。
2、民间音乐代表了民俗文化
民间音乐一旦失传,就代表了一种民俗文化的没落与遗失。民间音乐中所蕴含的大量人文元素与生活元素,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音乐的传承就是对民俗文化最大限度的保护。民间音乐的多样性,正是源于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差异,是民俗之间的差异造就了民间音乐的各个分支,成就了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风格。民俗文化其中不仅包当地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因素,同时也包含了生活习惯、语言等广范围的各种人文元素。民间音乐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从来都不是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的,因此,民间音乐
与社会文化、民俗文化始终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分割的联系,民间音乐的传承,就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
3、民间音乐融合了宗教文化与图腾文化
说起宗教与图腾,人们可以追溯其起源到民间的祭祀与古老的巫术活动,这是人民对世界最为古老而朴素的认识,并不盲目的等同于我们所说的封建迷信活动。在古老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对自然力量的认识是逐步的,最初人们只能够借助祈祷来表达对运用自然力量的渴望,因此,很多民间音乐都来源于这种民间崇拜。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与民族崇拜都不尽相同,因此,民间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也各具代表。民间音乐的传承,也是对一个民族原始崇拜的保护。
二、民间音乐传承的价值与重要性
1、强化民间文化观念
民间音乐的传承,可以使我们更加重视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从研习民间音乐中领会民间文化的瑰丽色彩。在这个追求外来文化盛行的时代,人们都把目光投向新奇的西方文化,从而对我们自身古老而又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忽视。这是每个民族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的,对外来文化的好奇促使了本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的遗失。因此,民间音乐的传承,其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一种无国界的音乐形式,达到了强化民间文化观念的作用。以一种心灵上的沟通方式,再现了遗落在生活中的某些民间文化元素,使我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它背后强大的精神内涵。
2、保护地域文化遗产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民间音乐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流传,并具有鲜明的该地域文化代表性。一些民间音乐形式,例如,信天游就非常具有地域代表性,它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是黄土高原孕育出的一朵艺术之花。信天游,融合了黄河水的奔腾,黄土地的广阔,是一种大气蓬勃的民间音乐形式,其艺术价值具有相
当显著的地域特征。诸如信天游一类的民间音乐比比皆是,对这类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不但可以保持这一地域的原色文化,同时也可以将这些无形的文化以音乐、音符为载体得以代代相传。3、拯救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我国的民间音乐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少数民族文化的诸多元素,其中语言元素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与语言,在民族民间音乐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传承民间音乐也是在拯救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纳西古乐,很多人都知道是云南纳西族的音乐,但很少有人知道纳西古乐其实来源于汉族,融入纳西族文化之前,还曾经有过汉族经文的配唱,可惜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被弱化,最终演变为单纯的纳西族民乐。由此看来,音乐的传承过程中是会引发语言文化的转变的,因此,我们在民间音乐传承的过程中,也同时也是在拯救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很多少数民族汉化程度逐渐加深,很多少数民族文字已经失传,音乐却能够以口头的形式将语言发音流传下来,因此,民间音乐的传承也是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结语
长期以来,人们对各种现代音乐形式趋之若鹜,但却对民间音乐的传承有所忽视,并不是国外的古典音乐才是艺术奇葩,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同样具有非凡的传承意义。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民间音乐所代表的民俗文化、语言文化、社会文化都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也是我们研习民间音乐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民间音乐这朵艺术奇葩,使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并能够在世界音乐艺术殿堂上点亮一盏长明灯。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