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探讨-经济论文
作者: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亓心灵来源:原创日期:2012-02-04人气:1738
一、金融资产初始与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属性的科学应用
依据我国新一轮颁布的会计准则,金融资产应包括企业现金、企业持有的其他单位权益工具、从其他单位处收取的现金以及金融资产合同权利、与其他单位相互交换的金融资产及负债合同权利、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在将来必须应用或可以应用自身权益工具完成结算的衍生及非衍生工具合同权利等。同时金融资产的种类也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将其变动情况记入当期损益中的金融资产,所持有直至到期的投资资产、通过贷款及应收的款项、可供企业出售的金融资产等。在初始计量阶段金融资产应按照公允价值属性进行计量,而在后续计量环节,在遵循公允价值属性的基础上,金融资产应不扣除在将来处置环节该金融资产可能会产生的交易费用,当然以下的情况可以排除在外。例如持有阶段至到期阶段的投资及贷款与应收款项;没有在活跃市场中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十分可靠、不能进行科学计量的的衍生类金融资产等。当所持有直至到期的投资实行了重分类并形成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时,我们则应用公允价值属性对其进行后续计量。当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进行了公允价值计量,而金融资产前期的公允价值却不能可靠计量时,我们则应待其公允价值能进行可靠计量时再按履行公允价值计量程序。
二、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的优势与弊端
1、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的充分优势
在利用公允价值进行金融资产的计量环节,该计量方式富含高于其他计量属性的充分优势,具体体现在,该计量属性高度符合资产内涵与管理概念,能有效且真实的反应在现行经济条件下与金融资产密切相关的各类预期经济利益流入特征。同时该类计量属性能令相类似的金融资产项目产生同类的确认效果、计量成果,同时令不同属性的项目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效的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形象可比性。再者公允价值计量可便利的反映出多数风险管理战略的特征影响效应,有利于合理开展对金融资产的风险识别与科学管理。在金融市场发展及运行相对平稳的健康时期,合理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不会令资产与收益等账面属性价值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反映,体现了该计量方式的稳定效用。
2、金融资产中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客观弊端性
凡事均具有两面性,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也不例外,其计量过程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在没有活跃交易的市场中,其金融资产的计量需要借助相应的估价评定技术,并结合主观的判断才能实现对公允价值的估量,因此不利于对计量可靠性的保障。另外在我国尚未发达、尚未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中,该公允价值体系的建立并不完全符合成本效益的固有原则,容易产生成本高估的现象。同时一旦金融市场发生金融危机波动,则会令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效益。
三、采用合理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促进金融资产的可靠性计量
依据前文所述的金融资产计量中公允价值的固有利弊属性,结合国际的研发进展,我们应汲取丰富的计量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的金融市场发展环境特点谨慎选择合理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主力提升公允价值计量的完善可靠性。为了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中的科学应用,我们应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适应性应用条件。首先在计量日,当金融资产具有相同等级资产活跃市场或者有序市场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可科学的实行一级估计评定方式,而在有相类似的资产或者含有相类似负债的活跃市场中我们则可履行二级估计评定方式。尽量不脱离市场特征与环境,不依据相似性评价分析,为了简便计量便采用三级估计方式,这样势必会导致公允价值计量可靠与准确性的下降。同时选取相同、类似级别的金融资产市场环境最好不要拘泥于一种,而应合理包含类主市场、核心市场或者最具有利条件的市场,在该市场中,应促进金融资产出售价格的最大化体现。另外在计量实践中我们还应切实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计量素质、促进他们专业技能、估价准确与判断高水平能力的完善提升。同时大力提升注册会计师人才的全面综合素质与独立实践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通过自主的努力与专业技能水平的强化提升对公允价值估计考量的综合审计能力。
结语
总之在金融资产计量评估实践中我们只有依据公允价值计量固有的充分优势与弊端属性,合理的为该计量方式创设最适应的实践环境,依据完善的计量策略,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弊端激发的可能因素,从而切实促进金融资产的可靠性计量,为金融市场的秩序化计量管理作出必要的贡献。
依据我国新一轮颁布的会计准则,金融资产应包括企业现金、企业持有的其他单位权益工具、从其他单位处收取的现金以及金融资产合同权利、与其他单位相互交换的金融资产及负债合同权利、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在将来必须应用或可以应用自身权益工具完成结算的衍生及非衍生工具合同权利等。同时金融资产的种类也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将其变动情况记入当期损益中的金融资产,所持有直至到期的投资资产、通过贷款及应收的款项、可供企业出售的金融资产等。在初始计量阶段金融资产应按照公允价值属性进行计量,而在后续计量环节,在遵循公允价值属性的基础上,金融资产应不扣除在将来处置环节该金融资产可能会产生的交易费用,当然以下的情况可以排除在外。例如持有阶段至到期阶段的投资及贷款与应收款项;没有在活跃市场中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十分可靠、不能进行科学计量的的衍生类金融资产等。当所持有直至到期的投资实行了重分类并形成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时,我们则应用公允价值属性对其进行后续计量。当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进行了公允价值计量,而金融资产前期的公允价值却不能可靠计量时,我们则应待其公允价值能进行可靠计量时再按履行公允价值计量程序。
二、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的优势与弊端
1、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的充分优势
在利用公允价值进行金融资产的计量环节,该计量方式富含高于其他计量属性的充分优势,具体体现在,该计量属性高度符合资产内涵与管理概念,能有效且真实的反应在现行经济条件下与金融资产密切相关的各类预期经济利益流入特征。同时该类计量属性能令相类似的金融资产项目产生同类的确认效果、计量成果,同时令不同属性的项目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效的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形象可比性。再者公允价值计量可便利的反映出多数风险管理战略的特征影响效应,有利于合理开展对金融资产的风险识别与科学管理。在金融市场发展及运行相对平稳的健康时期,合理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不会令资产与收益等账面属性价值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反映,体现了该计量方式的稳定效用。
2、金融资产中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客观弊端性
凡事均具有两面性,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也不例外,其计量过程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在没有活跃交易的市场中,其金融资产的计量需要借助相应的估价评定技术,并结合主观的判断才能实现对公允价值的估量,因此不利于对计量可靠性的保障。另外在我国尚未发达、尚未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中,该公允价值体系的建立并不完全符合成本效益的固有原则,容易产生成本高估的现象。同时一旦金融市场发生金融危机波动,则会令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效益。
三、采用合理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促进金融资产的可靠性计量
依据前文所述的金融资产计量中公允价值的固有利弊属性,结合国际的研发进展,我们应汲取丰富的计量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的金融市场发展环境特点谨慎选择合理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主力提升公允价值计量的完善可靠性。为了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中的科学应用,我们应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适应性应用条件。首先在计量日,当金融资产具有相同等级资产活跃市场或者有序市场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可科学的实行一级估计评定方式,而在有相类似的资产或者含有相类似负债的活跃市场中我们则可履行二级估计评定方式。尽量不脱离市场特征与环境,不依据相似性评价分析,为了简便计量便采用三级估计方式,这样势必会导致公允价值计量可靠与准确性的下降。同时选取相同、类似级别的金融资产市场环境最好不要拘泥于一种,而应合理包含类主市场、核心市场或者最具有利条件的市场,在该市场中,应促进金融资产出售价格的最大化体现。另外在计量实践中我们还应切实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计量素质、促进他们专业技能、估价准确与判断高水平能力的完善提升。同时大力提升注册会计师人才的全面综合素质与独立实践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通过自主的努力与专业技能水平的强化提升对公允价值估计考量的综合审计能力。
结语
总之在金融资产计量评估实践中我们只有依据公允价值计量固有的充分优势与弊端属性,合理的为该计量方式创设最适应的实践环境,依据完善的计量策略,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弊端激发的可能因素,从而切实促进金融资产的可靠性计量,为金融市场的秩序化计量管理作出必要的贡献。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