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探讨-环境保护论文

作者:新乡市节约用水办公室—黄珂来源:《世界家苑》日期:2012-07-01人气:1522

摘要:我国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使得人们把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摆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这方面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就我国水资源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发展生态环境和对水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我国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使得人们把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摆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这方面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就我国水资源形势近20年来的变化和如何发展生态环境和对水资源的保护及利用问题,谈几点看法。

1、我国水资源形势及生态环境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是水资源形成与转换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近20年来,我国降水时空分布更加不均匀,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河、海河及辽河流域持续干旱,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同时,由于经济建设和人类活动,原来的下垫面条件也发生了改变,导致了降水—径流关系、地表水—地下水转换关系等出现新的变化,从而使得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可利用量、可供水量及其时空分布等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的不断增长和供用水结构的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供、用、排、耗等关系发生较大改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三是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饮水安全的要求,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对保障经济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的要求,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保持社会稳定对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2、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的具体措施

2.1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性措施,也是最为现实、最为可行的战略性选择。农业方面,通过综合运用灌区节水改造、田间高效节水等工程措施和种植结构调整等非工程节水措施,提高农业综合节水能力;工业方面,重点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合理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推广循环用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城乡生活方面,通过强化公共用水管理、合理调整水价、推广城市建筑节水技术、加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与再生水回用等措施促进节水。到2030年,通过采取工程、技术、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节水措施,全国可形成年均800亿立方米的节水量,既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又促进节水减排。 

2.2是逐步构建国家水资源配置工程格局

在全面节水的基础上,按照“三先三后”原则,加快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适时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逐步构建全国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有效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充分论证的前提下,适当建设一些区域性水资源调配工程和必要的水库工程,尤其是加强西南地区重点骨干水源工程和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抗旱蓄水能力。在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河流水系分布、工程布局特点、生态环境影响等基础上,因地制宜研究实施江河湖库水网连通,发挥河湖水系水资源调配功能。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逐步完善水资源调度体系,加强水库优化调度及梯级水库群水资源综合调度,统筹外调水和当地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视生态调度,合理高效配置水资源。

2.3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河湖生态修复

保护水资源和修复水环境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期性任务。《规划》通过划定各流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采取强化节水措施、控制用水需求过快增长、进一步对现有水源挖潜配套和适度开发新水源、合理调配水资源等措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对水资源的总体需求,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上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之下,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为维护河湖基本功能,全国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为8674亿立方米;规划期内通过水源置换等措施压减地下水开采量约250亿立方米,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通过水资源合理调配,增加河道外生态环境建设用水,达到296亿立方米,比现状增加72%。 

2.4是加强重点领域和地区水资源安全保障

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规划研究提出了水资源保障对策与措施。保障饮水安全方面,到“十二五”期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有效改善我国城镇饮水安全状况,基本解决现状约1亿人和新增约2亿人城镇饮用水安全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在大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2030年农田灌溉供水量维持在3500亿~3800亿立方米,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灌溉保证率。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方面,大力加强城市节水,合理调配区域水资源,加强城市供水水源和备用水源建设,提高城市供水应急能力。保障重点区域供水安全方面,通过采取全面强化节水,着力提高水源调蓄能力,实施必要的跨流域调水,加大污水处理回用、海水利用力度等多种措施,保障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家重点经济区和能源基地供水安全。 

3、结语

总之,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根据水资源配置成果,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科学安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出在水资源具有开发潜力、具备建设条件、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地区新建一批大中型骨干水库调蓄工程,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 尹志杰,管玉卉,胡晓雪.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J]. 水资源保护. 2010(06) 

[2] 杨广,何新林,李俊峰,姚斌,贾筱娟.  投影寻踪技术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11) 

[3] 李蓉,赵敏.  南京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需求仿真分析[J]. 科技与经济. 2010(05) 

[4] 潘宜,佀小伟,金苗,杨柳.  城市化进程中水土资源系统耦合配置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0(0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