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屡配不孕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曹代平来源:原创日期:2012-07-30人气:830
母猪卵巢疾病、排卵异常、生殖道炎症或生殖机能衰退等均可引起母猪屡配不孕。很多养殖户反映只要母猪到发情期就会从阴门处流出石灰样物质,这是由于养殖户不按兽医卫生操作规程进行配种及分娩,将细菌带入子宫内,导致母猪抵抗力下降而诱发生殖系统疾病。
1.2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对母猪的发情影响较大,大量生产统计资料表明,当气温在32℃以上配种时,返情率高达19.7%,其原因是强烈的热应激抑制了性激素的分泌,导致假发情,排卵推迟。
1.3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母猪屡配不孕症最为常见。主要由于饲料营养不足,尤其是缺乏蛋白质时常导致母猪生殖机能发生障碍。此外,猪食入霉变玉米中的黄曲霉素等及饲料中的其他霉菌毒素均可导致假发情。母猪一般表现为发情不正常,如发情不定期、发情期延长或持续发情,有的即使发情但不排卵,造成屡配不孕。
1.4传染病因素
病毒性感染(如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非典型猪瘟病毒等)、细菌性感染(如布氏杆菌、魏氏梭菌等)、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钩端螺旋体等)均可引起母猪不孕、流产或死胎。
1.5其他因素
如用来配种的公猪有死精、少精、精子畸形和精子活力不强及精液带脓等现象均会导致母猪不孕。
2防治措施
(1)由于生殖系统疾病造成的母猪屡配不孕,首先必须尽可能地查明并及时对症治疗。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精料的喂量,并提供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母猪有适当的运动,以增强母猪的体质和抗病力。
(2)改善饲养环境。可在猪舍内安装降温换气设施,同时多喂青绿饲料,配种时注意环境和公(母)猪身体消毒,尤其在进行人工配种时更要注意卫生和消毒,减少感染疾病的几率,有利于提高受胎率。
(3)针对传染病因素引起的母猪屡配不孕,应注意对母猪进行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对可以治疗的疾病应在病猪痊愈后再配种,对一些难以治疗的患猪建议淘汰。养殖场要树立加强消毒防疫,预防为主的养殖观念,要经常打扫圈舍,每周消毒1~2次,并做好灭蚊和灭鼠工作。
(4)对霉菌毒素引起的母猪屡配不孕,防治要点在于饲料的防霉、去霉和解霉三个环节。对已发生中毒的猪只,要立即更换饲料,及时服用去泻类的药物,促使肠道内毒素排出,同时喂给青绿饲料、补充维生素及葡萄糖,以缓解中毒症状,严重者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5)对因公猪繁殖期疾病引起的母猪屡配不孕,首先应调查和分析病史,找出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在饲养管理中,必须注意保持营养、运动和配种三者的平衡,才能使公猪提供优质的精液。
3小结
随着家畜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在饲养过程中按照规范的养殖免疫程序,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势在必行。乡镇畜牧兽医部门应做好相应的技术指导,确保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
1.2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对母猪的发情影响较大,大量生产统计资料表明,当气温在32℃以上配种时,返情率高达19.7%,其原因是强烈的热应激抑制了性激素的分泌,导致假发情,排卵推迟。
1.3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母猪屡配不孕症最为常见。主要由于饲料营养不足,尤其是缺乏蛋白质时常导致母猪生殖机能发生障碍。此外,猪食入霉变玉米中的黄曲霉素等及饲料中的其他霉菌毒素均可导致假发情。母猪一般表现为发情不正常,如发情不定期、发情期延长或持续发情,有的即使发情但不排卵,造成屡配不孕。
1.4传染病因素
病毒性感染(如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非典型猪瘟病毒等)、细菌性感染(如布氏杆菌、魏氏梭菌等)、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钩端螺旋体等)均可引起母猪不孕、流产或死胎。
1.5其他因素
如用来配种的公猪有死精、少精、精子畸形和精子活力不强及精液带脓等现象均会导致母猪不孕。
2防治措施
(1)由于生殖系统疾病造成的母猪屡配不孕,首先必须尽可能地查明并及时对症治疗。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精料的喂量,并提供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母猪有适当的运动,以增强母猪的体质和抗病力。
(2)改善饲养环境。可在猪舍内安装降温换气设施,同时多喂青绿饲料,配种时注意环境和公(母)猪身体消毒,尤其在进行人工配种时更要注意卫生和消毒,减少感染疾病的几率,有利于提高受胎率。
(3)针对传染病因素引起的母猪屡配不孕,应注意对母猪进行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对可以治疗的疾病应在病猪痊愈后再配种,对一些难以治疗的患猪建议淘汰。养殖场要树立加强消毒防疫,预防为主的养殖观念,要经常打扫圈舍,每周消毒1~2次,并做好灭蚊和灭鼠工作。
(4)对霉菌毒素引起的母猪屡配不孕,防治要点在于饲料的防霉、去霉和解霉三个环节。对已发生中毒的猪只,要立即更换饲料,及时服用去泻类的药物,促使肠道内毒素排出,同时喂给青绿饲料、补充维生素及葡萄糖,以缓解中毒症状,严重者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5)对因公猪繁殖期疾病引起的母猪屡配不孕,首先应调查和分析病史,找出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在饲养管理中,必须注意保持营养、运动和配种三者的平衡,才能使公猪提供优质的精液。
3小结
随着家畜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在饲养过程中按照规范的养殖免疫程序,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势在必行。乡镇畜牧兽医部门应做好相应的技术指导,确保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