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附红细胞体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治疗与体会
作者:郑主高来源:原创日期:2012-08-02人气:1131
猪场有生猪149头,其中,母猪14头,糙猪85头。仔猪50头。8月2日生猪开始发病,头3d用磺胺类药治疗无效后调整治疗方案,又经过近1周的治疗。至8月12日病情得到控制。本次共发病生猪48头,其中糙猪45头,母猪3头;共死亡糙猪1头,母猪流产3头,其余猪全部康复。
2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0℃;心跳加速,120-160次/min;呼吸加快,30-40次/min。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部分病猪后腿无力,不能站立,共济失调,有的病猪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皮肤发红、便秘,病猪食欲废绝、嗜睡。
3病理变化
解剖发现皮下水肿,胸腹腔有积液,脾脏肿大,边缘有梗死灶,肾脏呈土黄色,剥去被膜,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及肠道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点,肝脏质脆,肺水肿,间质增宽,支气管内有泡沫样黏液。
4实验室检查
4.1血液涂片染色镜检
采集病猪耳静脉血涂片,经瑞氏染色,红细胞呈紫红色,可见附红细胞体附于红细胞上,红细胞呈锯齿状、星芒状等不规则形态,红细胞边缘和中间有一至数个附红细胞体,呈圆形、椭圆型、月牙型、杆型,也可看到单个游离的附红细胞体呈蓝紫色,轮廓清晰,大多近似圆形。
4.2内脏器官镜检
取肾、肝、心、脾的新鲜面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肾间质性炎,心、肝、脾有出血性炎和不同程度的渗出性炎等病变。
5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笔者认为此次疾病为猪附红细胞体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
6治疗
由于该病为混合感染。于是采取了多种药物综合治疗的方案。
第1天:用复方恩诺沙星混悬注射液注射。
第2-3天:用复方恩诺沙星混悬液加维生素B,一侧注射,另一侧用复方板兰根注射液加头孢赛呋钠混注。
第4-5天:用盐酸林可霉素加盐酸土霉素一侧注射,另一侧用复方板蓝根加复合维生素B混合注射。第4天部分病猪开始进食。第5天所有病猪开始进食。
第6天用第5天的方法维持1d,猪群食欲明显增加,病猪病情稳定。
在治疗过程中一直在饲料中加入支原净和黄芪多糖,饲喂7d。
在治疗过程中一直在饮水中大量投放口服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以促进病猪恢复和减轻肝脏损害,并少喂精料,多喂青饲料。
7小结
猪附红细胞体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往往造成生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但是只要治疗及时、用药得当,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笔者有3点体会。
(1)猪场发病后,切记不要惊慌,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根据疾病的症状进行综合判断方能确诊,切忌单凭个别症状和经验判断某病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2)由于该病病毒能在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而破坏猪的免疫系统,从而引起各种疾病的综合感染,切不可用一种药物盲目加大剂量使用。从而造成药物对内脏的损害。
(3)在猪场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疫病的传播会很快,因此,必须对健康的猪群采取药物保健,并做到每天消毒,才能防止疫病的扩散和蔓延。
2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0℃;心跳加速,120-160次/min;呼吸加快,30-40次/min。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部分病猪后腿无力,不能站立,共济失调,有的病猪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皮肤发红、便秘,病猪食欲废绝、嗜睡。
3病理变化
解剖发现皮下水肿,胸腹腔有积液,脾脏肿大,边缘有梗死灶,肾脏呈土黄色,剥去被膜,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及肠道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点,肝脏质脆,肺水肿,间质增宽,支气管内有泡沫样黏液。
4实验室检查
4.1血液涂片染色镜检
采集病猪耳静脉血涂片,经瑞氏染色,红细胞呈紫红色,可见附红细胞体附于红细胞上,红细胞呈锯齿状、星芒状等不规则形态,红细胞边缘和中间有一至数个附红细胞体,呈圆形、椭圆型、月牙型、杆型,也可看到单个游离的附红细胞体呈蓝紫色,轮廓清晰,大多近似圆形。
4.2内脏器官镜检
取肾、肝、心、脾的新鲜面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肾间质性炎,心、肝、脾有出血性炎和不同程度的渗出性炎等病变。
5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笔者认为此次疾病为猪附红细胞体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
6治疗
由于该病为混合感染。于是采取了多种药物综合治疗的方案。
第1天:用复方恩诺沙星混悬注射液注射。
第2-3天:用复方恩诺沙星混悬液加维生素B,一侧注射,另一侧用复方板兰根注射液加头孢赛呋钠混注。
第4-5天:用盐酸林可霉素加盐酸土霉素一侧注射,另一侧用复方板蓝根加复合维生素B混合注射。第4天部分病猪开始进食。第5天所有病猪开始进食。
第6天用第5天的方法维持1d,猪群食欲明显增加,病猪病情稳定。
在治疗过程中一直在饲料中加入支原净和黄芪多糖,饲喂7d。
在治疗过程中一直在饮水中大量投放口服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以促进病猪恢复和减轻肝脏损害,并少喂精料,多喂青饲料。
7小结
猪附红细胞体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往往造成生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但是只要治疗及时、用药得当,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笔者有3点体会。
(1)猪场发病后,切记不要惊慌,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根据疾病的症状进行综合判断方能确诊,切忌单凭个别症状和经验判断某病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2)由于该病病毒能在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而破坏猪的免疫系统,从而引起各种疾病的综合感染,切不可用一种药物盲目加大剂量使用。从而造成药物对内脏的损害。
(3)在猪场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疫病的传播会很快,因此,必须对健康的猪群采取药物保健,并做到每天消毒,才能防止疫病的扩散和蔓延。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