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大作的中国观-文化论文
一、池田大作的中国观的形成
池田大作中国观的形成是一个伴随其成长经历而逐渐成形的过程。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年少时经历的影响
池田大作年少时,适逢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他的青春在战火中度过,受尽病痛和贫闲的折磨,饱尝战争的苦果,深刻体会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酷,他的成长经历,无疑在其心中埋下了一颗为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以及世界和平而奋斗的种子。
2、先师、恩师的影响
池田大作曾说:“对于我来说,和中国和平友好,是从先师、恩师继承下来的信念所示的道路。”可见,池田的中国观也是受先师牧口常三郎和恩师户田城聖的思想的影响形成,才致力于用其中闰观更好的指导创价学会的活动。
3、佛教哲学的指引
池田大作是日莲宗的虔诚信徒和领袖,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其思维脉络是建立在佛学理念丨特别是《法华经》思想基础)之上的,毋庸置疑,其中国观的形成也受到了佛教哲学的影响。
4、中日友好交流活动开展的影响
理论源于实践,池田大作先后十次访问中国,努力促进中日两国在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的交流,正是在其不断与中闰各界的交流沟通中,其中闰观逐渐成形,并又反过来更好地指导其在中国的实践活动。
在池田大作的中国观的形成过程中,无疑加深了其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使得其更客观公正地来看待中日之间的关系,于是,他呼吁,现在日本应当立足于广阔的国际视野,为亚洲的繁荣和世界的和平,特别是为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即同中国的邦交正常化、中国参加联合国、促进中日贸易而倾注全部努力。
二.池田大作的中国观的内容
池田大作最根本的中国观是在1968年提出的“池田倡言”。当时,正是中日邦交恢复正常最闲难的时期,越南战争处于最后阶段,中日在此问题上意见相左,日本闰内谁要求主张恢复中日邦交就会受到攻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68年9月8日,在近两万人参加的日本创价学会第11届学生部大会上,池田大作发表了近八十分钟的演讲,这个演讲以强烈主张中日邦交正常化为特征,在中日关系史上被称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倡言”’简称“池田倡言"。倡言提出二-点主张:第一,要正式承认中国政府的存在;第二,要为中国准备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让其参加国际讨论的场所;第三,要广泛推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该倡言成为呼吁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一股清流,代表了曰本广大民众的呼声,对日本国内的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引起了中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池田提倡的中日友好,在当时往往被人曲解,认为是“左倾”。
池田大作这一根本的中国观,是在其深人认识中国以及中日关系后提出的。同时,他的中闰观内容,在一直致力于促进中日友好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遍及历史、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衍生出更深更广的涵义,但是,他的中国观几乎没有论及政治、经济方面。他高度赞扬中国文化对日本政治社会制度、文学历史、宗教哲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也髙度重视了文化因素在两闰发展当中所起的作用。三.池田大作中国观的影响及怠义受其中国观影响,池田大作长期致力于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倡导人之一,为促进中日人民友好做出―/巨大贡献。他领导的创价学会,将池田中国观付诸于实践,自强自律,在促进中日文化、教育交流以及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池田大作的中国观,由于受其成长经历、恩师影响等,带有其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并不能代表所有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但对于认识和理解中闰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由于受到时代以及不同国籍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他的中国观也存在一些历史局限性,并非绝对的正确和完美。
但是,我们亦町从他的中闰观中来反思我闰自身在认识对待本国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上出现的问题;反思我国在年轻一代教肓培养上的不足;反思我国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道德伦理问题、宗教问题等方面的欠缺。池田大作的中国观,对于加深日本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推进和加强中日之间相互理解都有重要意义。只有在不断地沟通、交流、认识、理解之上才能更有效地解决中日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才能不断促进中日关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达成更广泛、更全面的合作关系。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