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背景与钢琴艺术的文化身份-音乐论文
在现代工业及至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中,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市民化、市场化、同一化的趋势。大众文化应运而生,并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及新的文化模式。“大众文化是一种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传媒为手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态。它具有商业性和产业性、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功能及批量复制和拷贝的创作生活方式;具有主体参与、感官刺激、精神快餐和文化消费都市化、市民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②由此,文化的本性、旨趣和功能都有了质的改变,文化固守的精神追求——自律与自足、批判与创造已被掩蔽,在大众文化中取而代之的是他律与“类物”、迎合与摹仿。
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全球化语境下大众文化在中国方兴未艾。在这一时期,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都市消费时代来临;同时,经过“文革”后二十多年的教育投入,国民文化程度普遍提高,民众对文化教育和精神生活有着更多的渴求与关注;再者,外来大众文化的进入、现代传播技术的影响,也造就了大众文化在中国的繁荣与崛起。反映在艺术领域,无论是商业片、网络歌曲还是广告设计等等,无不体现出大众文化发展的显著特征与强大动力,呈现出当代中国开放、多元、兼容的文化景象。本文选取的观测点——钢琴艺术在大众文化视阈中与不同层次文化的交流、融合也体现出以上特点。
钢琴艺术曾经是贵族文化的一部分,其发端、形成,与“上流社会”密不可分。作为舶来品,自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献古钢琴于万历帝以后的两三百年间,钢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因为乐器本身的稀有、造价不菲,加之其演奏技术的艰深、不易掌握,音乐内容的抽象性、不易理解,其传播范围仅限于由宫廷至教会学校、再到专业院校。其身价非寻常人家所享有,其内涵亦非普通百姓所享用,是不折不扣的“小众”艺术,因此也被冠以高雅艺术与精英文化的身份象征。
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钢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如火如荼。在数以万计的琴童与追随者中,既有真正的乐迷与知音,也有大批大众文化作用力之下的拥趸。究其文化心理的形成主要有:
1.对于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向往。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增长率逐年提高,人们的收入也在大幅度增加。告别了温饱问题,有车有房、富足安稳的中产阶级生活成为民众的新追求;与此同时,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使得西方文化理念的渗透与接受更加平常,钢琴艺术作为文化上层建筑和西方经典艺术品种,成为民众眼中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它仿佛寓意着一个新的阶层、一种物质生活的梦想。
2.大众审美心理的文化自觉。经历了“文革”等政治运动后的今天,人们的思想不再有诸多禁锢,生活状态更放松,休闲时光、浪漫情调成为一种更广泛的精神生活梦想。钢琴由其造型、音色、表现方式兼具怡情性、赏心悦目,学习钢琴、欣赏钢琴音乐犹如中国古代赏习“琴棋书画”的那般雅事。在这一文化心理的推动下,钢琴艺术以其高雅品貌在与大众文化的互动中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壮大发展。
文章来源于《人民音乐》杂志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