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的命题主旨探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充分体现新史观是历史学科高考命题立意的灵魂,反映主流史学观点、史学理论、学术前沿和现代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被苏联僵化了的、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强调运用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伟大发现,仍是阐释历史现象的主要依据,它给我们搭建起一个完整的历史学科体系,并提供一套完备的思维方法[1p85]。对唯物史观的把握要求是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成为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的命题主旨。
一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2p60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例1(2012江苏14)右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例2(2012江苏5)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进程,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进而引发了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系列领域的深刻变化[3p85]。以上例1考查世界近代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力大发展的英国工业革命,例2考查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产生的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洋务运动。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立工业文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起的决定性作用的生产力发展因素。
二
人类社会发展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但同一性质、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工业生产力可能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有可能导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有可能导致既包括社会主义因素、又包括资本主义因素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运动是落后国家采取非资本主义方式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特殊方式。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可以取代,而与这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是不能取代的[2p86]。
例3(2012江苏16)《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例4(2012江苏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例5(2012江苏2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以上例3考查落后国家采取非资本主义方式向现代化社会过渡的社会主义运动特殊方式。例4、5考查内容说明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物质基础不能取代,使学生深刻认识建立和发展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可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
例6(2012江苏12)“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例7(2012江苏24A)的(2)(3)问: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3分)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
例8(2012江苏21)(1)(2)(3)问: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坚持实事求是,始终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问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唯物群众史观的一种新表述,是对群众史观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4]。从这一视角观察历史,我们会看到人类从自然力和少数权贵的控制下逐步获得自由发展的进程和经验教训,从而加速人类自身自由发展的进程。以上例6、7、8分别考查法律(政治)制度的变革、思想文化的进步等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巨大作用。
四
生产力不仅是一种“物”的力量,更是“人”的一种能力。生产力包含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和精神的力量。
例9(2010江苏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例10(2012江苏24B)(1)(2)问: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分)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3分)
例11(2012江苏13)“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例12(2012江苏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上述例9、10、11、12考查人类先贤对于个人修养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为了实现个人和社会理想,为了实现和谐与和平,甚至不惜流血牺牲动用武力和战争。
新课程历史高考对于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固然必需,但是价值取向更为重要。没有了价值取向,所有的历史知识都是死知识[5p57]。综上探析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的命题主旨,不难发现我们人类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到今天,怎样一步步追求和平、和谐、发展与幸福的;改革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战争与和平、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这些都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人类经过千百年血与火的洗礼验证得出的智慧结晶。
参考文献:
[1][3][5]黄牧航.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张艳玲.坚持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的内在一致性[N].光明日报,2010-3-16.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