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记忆、遗忘与想象

作者:张雯雯来源:原创日期:2013-10-17人气:1098
 视唱练耳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课程,其中的即兴模唱旋律和即兴速记旋律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这一课程的学习,不少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时感到困惑和迷茫,并提出一系列疑问,如“怎样才能完整地即兴速记旋律?”有时,教师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无法立刻阐述清楚并予以示范。
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会发现视唱练耳除了和音准、节奏、乐理等一些音乐基本理论结合外,更重要的是其还和人的心理有着密切联系。心理学中的记忆、遗忘、想象与视唱练耳教学的结合,不仅能促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即兴模唱和即兴速记旋律,而且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每个人记忆、遗忘、想象的不同点,从而清楚地把握学习方向,掌握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地记住旋律。本文从心理学中的记忆、遗忘与想象的角度去论述其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关系,同时从教师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从管理心理学的层面去研究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一、音乐的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事物的反映,即其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复杂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四个基本环节,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2]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凡是进入人体感觉器官的信息,都能得到暂时储存。但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的瞬时记忆往往不太容易被学生接受,因为其在脑中储存时间约为0.25—2s,编码方式是视觉编码。如雨滴下落,好像一条线,而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就不一样了,其是以听觉编码为主,在人的脑中储存时间为2s~1min(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保持量有限,如果不重复,大约1分钟之内储存的旋律就会消失。如在课堂上教师弹《敖包相会》的旋律乐句(谱例1)。
谱例1:
在要求学生即兴模唱该旋律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学生不是忘了前面几小节乐句,就是忘了后面的旋律,这些都是短时记忆的表现。
视唱练耳中的即兴模唱旋律和即兴速记旋律都属于短时记忆,问题是如何利用短时记忆来训练旋律的速记。在此,笔者认为在短时记忆中一定要进行强化训练,如视觉形象教学,其可促进学生熟悉并记住旋律的进行、高音、音程等关系,下面还是以《敖包相会》乐句为例(谱例2)。
谱例2:
在弹奏钢琴之前,教师应向学生讲解第一句旋律是通过八度大跳,然后音程作平滑、流畅的进行,而第二句旋律是第一句的重复,只改动了尾句上的三个音。教师先通过口头讲解,随后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旋律进行的起伏线条,帮助学生依照黑板上的旋律线条来组织旋律的进行关系。
二、音乐的遗忘
对识记的材料(含旋律)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地再认或回忆,我们称之为遗忘。[3]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遗忘过程是有一定规律的。有的学生不是忘了前面乐句的旋律,就是忘了后面乐句的节奏。举个例子,若用钢琴弹奏即兴旋律给学生听,其一开始的学习情况是忘前记后,因为旋律是时间艺术,有些快速、欢快、跳跃的旋律一瞬间就过去了,一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很快就会忘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上述情况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联系。
艾宾浩斯是第一个对遗忘发展的进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其实践总结出以下这条艾宾浩斯保持和遗忘曲线(图1)。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条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在识记之后不久就开始。遗忘进程是不均匀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较快,随着时间推移,遗忘的发展逐渐减慢。简言之,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一般情况下,视觉识记的材料比用听觉识记的材料遗忘得要慢。针对这一规律,首先应督促学生对听记的旋律及时加以复习,其次是使其了解到间时复习(在复习中间有片刻的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要好。如下面的旋律识记(谱例3)。
谱例3:
学生从听钢琴弹奏开始,遗忘就在不断进行,如上面的6/8拍旋律,从第1小节开始听,听到第4小节至第5小节处,可能第1小节旋律就已经开始遗忘了,而到了最后1小节,第1小节旋律可能彻底忘记了。因此,听写即兴旋律时,光听钢琴(或录音)不行,还要做。
所谓做,就是教师在弹旋律时,学生先听一遍,第二遍就要拿笔在作业簿上点五线谱音符的符头。一面听,一面点,大致点出一条旋律线的轮廓,做到听、做相结合,然后再根据脑海中所记住的旋律慢慢加以修改、调整。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一定能记住视唱练耳中的即兴弹奏旋律。另外,对于一些比较难的旋律片段应加以重点训练。
三、音乐教育的形象思维
法国作家雨果说:“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教学,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音乐的特殊语言能够塑造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事物。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进行结合记忆和遗忘这对辩证教学的同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触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以便更好地理解乐句、乐曲的进行方式。
通过优美的旋律,要求学生在听觉记忆的同时,进行旋律音乐上的想象,随着乐曲的展现,把内心活动引入想象世界的高峰,教师可边弹边做讲解。
《敖包相会》以八度音承担跳跃,首先呈现出优美、动人的场景,一位青春少女婀娜多姿的人物形象性的乐句,再经过起、承、转、合,曲式结构以羽、角交替调式产生的旋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一对青年男女相会的音乐形象。随着用八度大跳,展现出一幅蓝天上朵朵白云,地上牛羊成群的欢悦图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启发,学生会想象出各种场景,激发出对美好未来的幻想与追求,更会深刻地熟记旋律及乐曲,产生一种求知、求新的探索欲望。
四、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人的心理行为运动规律的学科。[4]作为一名音乐教学工作者,与其说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还不如说是在对人进行管理。针对记忆的品质与培养研究,笔者认为,培养一个音乐人才的最佳时期应是在青少年时期。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一个人的智力与年龄与记忆、动作及反应速度的关系。[5](图2)
从以上这张表格中可看到,培养青少年音乐人才最佳年龄是在10—25岁左右,因为这个时期人的记忆、知觉、动作及反应速度是最活跃、最快的。另外,要在这个时期的音乐教学手段上,通过视唱练耳与演唱、演奏和音乐理论的结合,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听音观念,特别是对于视唱练耳中的节奏、音准、速度等旋律记忆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品质呢?在具体教学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音乐旋律识记的敏捷性
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学生对音乐旋律(包括和声、节奏)识记的敏捷性非常重要。首先,要求学生在听辨音乐旋律时分辨出哪些是该记的重点。如一条旋律的拍子、调性是必须要知道的。其次,在记忆旋律过程中应思想集中。因为人在集中注意力听辨旋律时大脑皮层是处于兴奋状态的,这个时候最能够形成暂时神经联系,从而进行音乐识记。
(二)培养学生音乐记忆的正确性
我们强调一首乐曲(片段)或者和声、节奏的听辨,在经过2到3次的记忆后,其正确性,即音乐识记的准确度不能有误。不可歪曲、遗忘、臆测音乐旋律,要尽可能地将音乐旋律的整体面貌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
(三)培养学生音乐记忆的准备性
记忆的准备性是指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灌输给学生音乐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堂听辨识记音乐旋律中,将原来记忆中储存的音乐知识迅速提取出来并加以运用。因此,在培养学生记忆的准备性过程中,一定要使其掌握音乐理论知识,使听辨技能知识系统化以及规律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从记忆的库存中迅速提取所需的音乐素材。
综上所述,培养音乐专业人才记忆的品质,一定要按照年龄特征的变化来进行视唱练耳的教学。
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是思维的有力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因此,视唱练耳课是一门发展学生智力的学科。如何上好这门课,使其有进一步的发展,是笔者几年来一直苦心钻研的事情。笔者想通过以上几个论点,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同行们达成共识,从而促进这门课的顺利发展。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