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舞台剧“花木兰”的文献综述
选题来源以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本文的选题来源
近年来,我国的歌剧创作呈井喷之势,然而能作为保留剧目反复上演的却少之又少,而歌剧《木兰诗篇》与音乐剧《花木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失,它们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中国戏曲音乐与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最终才能代表我国民族文化形象站上世界歌剧舞台。
(二)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无论是音乐剧还是歌剧的成功,如果没有优质的剧本,即使是再美的音乐,再好的舞美都于事无补。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民族音乐剧《花木兰》和歌剧《木兰诗篇》从更多的角度较为的详细分析和比较研究,希望通过对比研究之后,可以为以后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鉴赏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目前研究主要是从创作特征、主要唱段以及艺术形象研究三个方面来撰写。
第一类是创作特色的研究:如隋炜的《歌剧<木兰诗篇>的民族化创作研究》;第二类是主要唱段的研究,如杨姗姗的《论大型情景交响乐音乐<木兰诗篇>中木兰角色的形象塑造》;第三类是艺术形象的研究,如李梦娇的《大型情景交响乐<木兰诗篇>的艺术特色及“花木兰”的人物形象分析》。
已刊登的有关论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歌剧发展状况的研究,如崔影于2013年2月刊登在《艺术研究》上的《中国歌剧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近十年来歌剧<木兰诗篇>研究为例》等;第二,是在演唱技巧与分析上的研究,如石尧尧发表在《乐府新声》中2014年2月的《歌剧<木兰诗篇>选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的演唱分析》;第三,是音乐美学特征方面的研究,如张莉娜发表在2011年10月发表在《作家》上的《浅谈<木兰诗篇>的美学特征》、赵敏于2010年6月刊登在《皖西学院学报》上的《论彭丽媛在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艺术表演中所体现的美学特征》等。
而对于民族音乐剧《花木兰》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较为薄弱,仅有一篇硕士论文《音乐剧<花木兰>中花木兰主要唱段研究》;此外,还有六篇期刊论文涉及到音乐剧《花木兰》的舞美设计及主题风格,如居其宏2004年5月发表在《人民音乐》中的《在探索中把握规律——大型民族音乐剧<花木兰>观后四题》、李保霞2012年4月发表在《短篇小说》中《民族音乐剧<花木兰>随想》、欧阳逸冰2004年3月在《音乐周报》上发表的《民族音乐剧<花木兰>——一个沐浴阳光的婴儿》、巍子于2004年3月在《音乐周报》上发表的《郝维亚谈<花木兰>》以及《中国文化报》上刊登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出手不凡——<花木兰>新春登场》。
总结上述的研究和评论后,笔者认为,在这两部作品中,音乐风格和艺术形象及木兰女性主义形象的方面仍不够完善,对不同作曲家根据同一个民间故事所创作的特点方面也没有进行对比和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音乐剧《花木兰》与歌剧《木兰诗篇》在音乐风格以及艺术形象上的比较研究。
1.他们都是通过独唱、重唱的形式来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在烘托故事情节的气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两部作品都是以合唱画外音的形式来演唱北朝民歌《木兰辞》,用此来交代戏剧发展线索以及情感的表达;
3.在配器、和声、织体等西洋创作手法上又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4.两部剧作也都融入了河南地方音乐元素。但是,两种艺术形式又各具特色,主要是表现在各自的音乐旋律特征、人物刻画等方面。
(二)本文的创新点
1.对这两部作品在音乐创作和艺术形象表现上的异曲同工之处,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展现两位作曲家对同样题材,不同角度的创新特点;
2.民族音乐剧《花木兰》是中国音乐剧史上的一部新作,对其研究的文献并不是很多,通过学术查新,可知这样的研究尚有充分的研究空间和学术新度,因此,就这部作品本身而言,就是一个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通过广泛的查阅相关资料后,笔者在结合作品的故事性、创作背景、音乐创作特征以及艺术形象等特点的情况下,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文献资料分析、实例论证等音乐比较学的研究方法对该课题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比较分析法
本文研究对象是歌剧《木兰诗篇》与音乐剧《花木兰》的比较研究,因此将涉及到影像与乐谱资料,本文的撰写将通过聆听和观看相关视频信息,对曲谱的技术分析,主要唱段的风格分析,对归纳和总结出来成果运用科学分析法,使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文献资料分析法
本文将对关峡与郝维亚先生的音乐创作理念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会从相关的书籍以及报刊、期刊等相关文字材料中收集所需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归纳,使得本文能更客观准确的把握两位作曲家在歌剧与音乐剧中的音乐创作技法、思维、思想等方面的信息,以便能更好的以文字的方式在文中呈现。
(三)实例论证法
对获取到关于这两部剧作的信息进行整理研究,通过针对具体的谱例进行分析,在整理中挖掘出这两部作品的精华。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