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书法艺术性与书写性的辩证解析
书法的“书写性”与“艺术性”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书法的载体是汉字,而汉字是人类思想表达与情感交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因此,从宏观角度去剖析,书法作品大致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即:书写性与艺术性。
纵观历代书法碑帖,书写性和艺术性两者缺一不可,古人写字首先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必须讲求一定的书写性,不能慢慢悠悠、抖抖擞擞、描摹涂画。在长期的书写过程中,汉字逐步的作为视觉符号被文人雅士艺术化,形成一种被大家普遍认可的艺术化视觉符号。我们从传世的一些历代名家法贴中不难发现,无论其作品的艺术成就有多高,但最终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书写性和表达性。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和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都是作者在即兴的状态下有感而发,一挥而就完成的,作品中都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才学和艺术化的处理,同时也完成了作品应有的功能,可以想象,《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的书写速度都应该是快速的、自然的、流畅的,他与今人用硬笔写字无异,同样的顺其自然。
因此,书法作品的艺术性和书写性是构成一幅书法作品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没了艺术性,“书法”谓之书法的条件不复存在;没有了书写性,书法的功能就变得残缺,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艺术性”、“书写性”之偏见
“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与实用无关”这是今人对书法的普遍认知,其中折射出的是:重艺术性,轻书写性。
科技发展至今,今人不再使用毛笔字进行书写交流,甚至书写工具的更替,毛笔似乎已经离开了我们的视野,也只有在某些艺术课程或培训班才能偶见。岂止毛笔就连硬笔今人恐也难得提起,对于许多人来说,写字似乎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近年,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倡导,书法的学习热潮空前高涨,大家学习书法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培养个人的艺术修养,因此,艺术性自然便成了书法学习的唯一作用,书写性似乎早已与书法无关了。
从文字表达的角度来看,书法确实失去了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实用性不代表书写性,书写性是书写者在组织文字时的一种自然的书写状态,书写性有助于与艺术性的表达,书写性不仅是书写者的一种自然状态同时也是书法作品呈现出的一种视觉状态。目前,即使是许多专业的书法学习者在临摹法帖的过程中也经常忽视作品的书写性,或者压根没有意识到作品当中蕴含的这种视觉状态。总体来说,今人在推崇书法艺术性的同时忽略了书法本身的书写性,而书写性恰恰是形成艺术性的有效途径,书写性应与艺术性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有人认为书法的艺术性与书写性是互为矛盾的,有了书写性就会影响艺术性,有了艺术性就会影响书写的速度;还有人认为书法作品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种视觉化的形象,因此,书法作品只需用考虑艺术性即可,不需用考虑书写性的问题,其实这些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艺术性和书写性犹如书法创作的两驾马车,并驾齐驱,不可偏私。
艺术性、书写性的辩证关系
从文字表达的角度来看,书法确实失去了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即使我们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来学习的话也不应该抛弃其书写性,因为,艺术性和书写性是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多数人在练习书法时,忽略法帖本身的书写性,成倍的放慢临摹的速度,只求临的“像”,其实,临摹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熟练的书写,古人在书写时能够快速而且准确的写出一个字,是因为形成了一定的肌肉记忆,一个字在书写的过程中从入纸到写完可能仅在须臾之间,许多书法练习者经过了长期的训练后仍然不能进行创作,其最终原因是因为在临摹的过程中始终没有考虑书写性的因素,临摹时如果一味的只追求像与不像,那么,临摹的速度就会降低,手在缓慢的书写过程中是很难形成一定的肌肉记忆,并且很难形成手的稳定性。
因此,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具有一定书法基础的练习者来说,书法的练习在兼顾艺术性的同时也必须考虑书写性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不需要通过书法进行交流,但是作为书法本身,我们在传承和继承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书法本身的面貌和状态,再现和还原书法和书家本真的一种书写状态,书写性是艺术性展现的基础和前提,书法作品如果撇开书写性去谈艺术性就如同无根之叶,无源之水。
书法艺术性的表现必须通过书写性得以实现,艺术性是书写性的结果,书写性是艺术性的过程和前提,书法不同与绘画,绘画能够修改,而书法则需要书写者随机调整,一气呵成。书写的过程就是呈现艺术性的过程,书写性要求书写者无论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还是对汉字结构、笔法都要达到一种熟练的程度,书写时需要快速的表现。具有艺术性的书法作品一定具有书写性,但是具有书写性的书法作品不一定具有艺术性。
总结
书法艺术性和书写性是书法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今人在书法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不应只重艺术性,还应注重书写性。因为书法从萌生的那一刻起,书写性和艺术性就已水乳交融,紧密相连。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