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南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由于历史、政策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我国早期对农村地区的建设投入较少,社会建设重心集中在城市地区,这虽然使得城市地区快速的发展了起来,但是却形成了农村、城市的两极化现象,让农村成为了我国整个社会建设、发展的短板,这样的情况亟待改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全面改变农村落后的发展面貌,全面提升农村社会建设水平,消除我国社会短板,体现我国制度的公平性、优越性,最终实现民族复兴[1]。而不论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还是在我国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传统文化的复兴又是一个关键的先决条件,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做出过诸多的论述和相关工作指示,要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自信。为此,作为湖南地区的典型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瑶族长鼓舞应当在当前得到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应在各方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湖南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文化介绍
瑶族长鼓舞,是主要流传于瑶族人民群众中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又有“调花鼓”“打横鼓”之称,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起源,当前的研究认为它最早脱胎于祭盘王仪典及一些巫术活动,经过与群众生活、生产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融合,其在当前已经成为了一种在瑶族中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娱性艺术文化[2]。瑶族长鼓具有较为鲜明的外形特点,其中腰较细,由两鼓对接而成,以羊皮面覆蒙两端的鼓面,持鼓舞蹈时,其表演套路丰富,或专门表现造屋动作,或在舞蹈中融入动植物有趣的形态,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及庆祝丰收、乔迁和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根据不同的表演形式,瑶族长鼓舞可以分为羊角短鼓舞、芦笙长鼓舞、锣笙长鼓舞、盘古长鼓舞,或是群舞、双人舞、单人舞,另外其还可以分为文打、武打、矮桩、高桩。现目前,瑶族长鼓舞主要出现在广西、广东以及湖南,各地瑶族长鼓舞同宗同脉,但由于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各地的瑶族长鼓舞又各有特色。如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主要特点是以“曲”的身姿和“拧”的换位,来展示人的曲线美。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与发展湖南瑶族长鼓舞的必要性
(一)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培育民族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战略覆盖了农村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从市场到经济,从教育到医疗,从基础设施到生态环境,同时也包括了文化[3]。因为城乡二元化、两极化所导致的问题,不止是农村的市场、经济、教育等落后于城市地区,农村的文化与城市相比较,也显得较为贫瘠,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水平较低。通过重拾湖南瑶族长鼓舞,大力的传承与发展湖南瑶族长鼓舞,可以利用现成、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提高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水平,让农村群众感受到瑶族长鼓舞的文化魅力所在,从而培育起他们良好的民族文化自信。
(二)带动农村文旅、文创产业发展,提升农村经济水平
文化的发展,与市场、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当前我国大力的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业,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想利用传统文化来吸引社会和市场的注意力[4]。从我国整体乃至全球范围来看,“国潮”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当前的人们都开始注重传统文化,也愿意为传统文化消费、买单。虽然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已经基本消除了农村贫困现象,但农村的经济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与提升空间。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与发展湖南瑶族长鼓舞,将其作为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有效带动农村文旅、文创产业发展,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
(三)传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复兴进程
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前期准备,而传统文化又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性力量,由此可见其三者之间,同样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传承与发展湖南瑶族长鼓舞,不仅可以在农村社会中,营造其更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群众的民族文化自信,带动农村的文旅、文创产业发展,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其同时还可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发扬出去,展现给全世界群众,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文化地位,巩固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话语权,这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推动民族复兴来说,具有多重的作用意义。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南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一)巩固群众基础,提高群众传承与发展瑶族长鼓舞的责任意识
在以往的历史中,瑶族长鼓舞的起源、传承与发展,紧密的依附于群众的生活、生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为瑶族长鼓舞本身就属于是一种广泛性的群众艺术文化活动,如果缺少了群众自身的关注和参与,那么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发展就无从谈起。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湖南瑶族长鼓舞传承与发展中,同样要首先凝聚群众基础,增强地方群众传承与发展瑶族长鼓舞的责任意识[5]。瑶族长鼓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了瑶族同胞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基因以及精神思想,不过在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趋势中,瑶族长鼓舞并不只属于瑶族同胞,其他各民族同胞都可以参与进来,也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进来,因为瑶族长鼓舞是我国传统文化整体当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在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中,应当加强对瑶族长鼓舞的宣传,不仅要让瑶族同胞自身重新认识自身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艺术文化,也要让其他民族的群众,也可以了解到瑶族长鼓舞的文化、历史,以及其在当代的价值。这样一来,所有农村地方群众,便都会对瑶族长鼓舞产生一种尊重、认同和保护心理,并用实际行动关注和参与瑶族长鼓舞的传承。
(二)加强单位协作,提高瑶族长鼓舞推广力度
湖南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单位,而需要众多单位加强协作,如首先政府部门应当予以大力的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障;文化单位方面则要开展好基层瑶族长鼓舞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参与瑶族长鼓舞的学习和表演;地方媒体则需要对瑶族长鼓舞进行正面、积极的宣传,将瑶族长鼓舞推进更多人的视野,等等。从文化的传承角度来讲的话,中小学也应当积极的参与进来,对学生做好瑶族长鼓舞的文化教育工作,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瑶族长鼓舞文化得到延续[6]。如湖南农村以及城市地区的学校,都应当注重对学生对瑶族长鼓舞文化认同感的培养,进一步强化瑶族长鼓舞在中小学内的宣传和普及。比如说可以选择体育课以及课外活动等方式来对瑶族长鼓舞进行宣传,把瑶族长鼓舞中的各个技术动作编制为学生喜爱的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以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参与,或将瑶族长鼓舞的技术动作编创为体操,在课间操时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在学校中组织专门的瑶族长鼓舞兴趣团体,进行专业的瑶族长鼓舞教学,开展学校瑶族长鼓舞比赛,激发学生参与瑶族长鼓舞的兴趣和动力。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应在文化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让学生们了解瑶族长鼓舞的历史,其蕴含的文化等等,从而提高瑶族长鼓舞在中小学校中的普及程度,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这项传统艺术文化。
(三)深入挖掘、利用瑶族长鼓舞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文旅、文创产业
乡村旅游是近来过来所重点倡导发展的农村项目,其与乡村振兴、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在湖南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发展中,应深入挖掘、利用瑶族长鼓舞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文旅、文创产业,这一来是有助于瑶族长鼓舞的传播,二来是可以带来更加综合的文化、经济效益。如湖南农村在乡村旅游的建设中,要实现对瑶族长鼓舞文化的有机整合,以丰富旅游产品及内涵,使游客能够获得更多的体验和认知[7]。乡村旅游景点可以尝试以瑶族长鼓舞文化作为卖点,突出特色的文化氛围,同时还要对瑶族长鼓舞文化进行解析,从长鼓、衣着、道具、舞蹈动作等当中进行提炼和应用,利用瑶族长鼓舞表演来吸引游客,全方位的对游客进行文化熏陶,使其能够感受到瑶族长鼓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度。在文创方面,应当对瑶族长鼓舞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商业化开发,进一步促进文化经济增长。将瑶族长鼓舞文化作为文化商业创意的核心,通过对瑶族长鼓舞文化资源的选择、设计和利用,便能够成为具有文化底蕴的消费产品。出于对瑶族长鼓舞文化的喜爱与好奇,人们的消费欲望会大大的增加,从而显著带动地方文化经济的提升。另外,还有非常有利的一点是,对瑶族长鼓舞文化进行商业化开发,通过旅游市场、网络电商市场,使各类商品承载着瑶族长鼓舞文化流向世界各处,可以有效传播瑶族长鼓舞,使瑶族长鼓舞得到全国、乃至全球人民的了解、认可与喜爱。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对瑶族长鼓舞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中,一定要注意对文化本身的保护,当前的文创市场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乱象,对传统文化进行大肆更改,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风貌,会造成传统文化的误解,这样的情况不能在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发展中出现。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对瑶族长鼓舞文化资源进行一定的二次创作时不可避免的,但是在二次创作中一定要有底线,讲求合理性,不能改变瑶族长鼓舞的文化本色,也不能随意融入其他文化元素,要最大限度展现瑶族长鼓舞的原始风貌。
(四)加强瑶族长鼓舞传承人队伍建设,保证瑶族长鼓舞纯正的文化血脉
虽然瑶族长鼓舞属于是群众艺术文化活动,但是其同样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文化上拥有正统的血脉和基因。因此,在鼓励广大群众认识、了解和参与瑶族长鼓舞的同时,为了保证瑶族长鼓舞纯正的文化血脉,湖南地区还应当加强瑶族长鼓舞传承人队伍建设。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赵明华,作为瑶族长鼓舞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个人在瑶族长鼓舞专业领域中,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与号召力,不过仅凭他一个人,还无法真正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好瑶族长鼓舞[8]。地方政府、文化单位等,应当出台更多的人才吸引政策,如提高待遇水平、福利保障,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瑶族长鼓舞传承人队伍中来,进行专门的瑶族长鼓舞文化研究、技术研究,参与瑶族长鼓舞的宣传与普及工作,指导瑶族长鼓舞文化资源开发等。在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下,瑶族长鼓舞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五)重视瑶族长鼓舞品牌建设,通过信息化技术加速品牌文化传播
在信息化的代下,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发展应当紧紧跟随时代趋势,适应社会环境,重视并加强对自身的品牌建设与传播,通过对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增强自身的品牌效应。例如,瑶族长鼓舞可以由地方政府或是文化部门主导,建立自身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各类有关瑶族长鼓舞的文化知识,播报地方的瑶族长鼓舞文化活动。尤其是要利用好当前最受关注的视频类新媒体,如可以拍摄、制作符合当前大众审美观的抖音短视频,在原汁原味展现瑶族长鼓舞的基础上,适当的加以特效。甚至可以考虑邀请知名网红“代言”等方式,来帮助宣传瑶族长鼓舞,这可以大大提升瑶族长鼓舞的品牌知名度,在网络上掀起瑶族长鼓舞热潮。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将优秀瑶族长鼓舞进行信息数据化,从而构建起“硬件分散、信息集中”的瑶族长鼓舞大数据体系,通过标签、标识等作为分类依据,方便快捷地推送给广大文化创作与文化接受群体。
四、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湖南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高度必要性,应当加强重视与探索、实践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将湖南瑶族长鼓舞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起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瑶族长鼓舞,并基于瑶族长鼓舞,带动地方文化、经济的全面发展。
本文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