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磨砺子女健康的心理品质

作者:廖俊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1-12-14人气:898

梁启超作为一名成就非凡的学者活跃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其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学术泰斗”。梁启超不仅自身成绩斐然,家庭教育也非常成功。他的9个子女个个意志坚强,性格开朗,学有专长又多才多艺。梁启超认为,个体拥有健康的身体,在某一专业领域学有专长虽然很重要,但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更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首先,他将人格的培育放在家庭教育的核心位置,认为教育子女最重要的是使其成为一个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其次,他注重磨砺子女的心理品质,教他们勇敢面对挫折,从容面对困苦,自立自强;最后,他注重培养子女积极乐观的心态,使他们开朗活泼,热爱生活,享受人生。本文就梁启超家教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实践进行探析。

一、培养子女独立的人格

有关“人格”的理论,梁启超在启蒙宣传中曾经有过阐述。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强自立,不受他国的侵略,赢得民族的尊严,首先必须“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使之结为团体”。所谓“特色之国民”,乃指“备有人格”,而所谓“人格”,意为“成为人之资格也,品行、智识、体力皆包于是”。在旅欧归来后,梁启超走上了教育救国、学术救国的道路。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普通学校的目的,在养成健全之人格与其生存发展于社会之能力,此为全教育系统之精神。”由此可见,梁启超十分重视人格的培养,将它视为教育系统之灵魂所在,把它与民族的强大联系起来。

梁启超人格教育思想贯穿家庭教育的始终,占据家庭教育极其重要的位置。梁启超把做人,做一个现代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得比求知识更重要。他常教育子女,无论学习政治、法律,还是经济,这些具体的知识最多只能算是技术,是做人的一种手段。不管一个人在这些方面取得多么骄人的成绩,如果不具备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质,那也不能算一个健全的人。因此,求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会做人。

首先,要有独立的个性。为了培养子女的独立个性,梁启超在家庭中营造自由的气氛,不要求子女事事都顺从自己,而是把自己当成子女们的良师益友。无论是专业选择还是婚姻选择,他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子女,而是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自由、自主、自愿做出决定,他最多提出一些意见供子女们参考。

其次,要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梁启超教导子女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学习,都要努力从中寻找乐趣,对事情抱着一种为而不有的心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做得一分是一分,既保持一种勇往直前的姿态,又不要过分计较得失。

最后,要有顽强的意志。对于生活中的艰难困苦与不如意,梁启超总是开导子女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把它们当成人生修行,与一切艰难困苦做斗争,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他从不过分溺爱子女们,他知道太过顺利的处境和安逸的生活会使子女们变得像温室的花朵一样弱不禁风。他希望子女们在成长的路上多经历些小挫折,以便振奋其精神、磨砺其意志。

二、磨砺子女健康的心理品质

(一)坚韧毅力

梁启超是一个极其有毅力的人,只要他看准的事,无论环境怎样,他都能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他常说:“有毅力者成,反者是败。”梁启超教导子女不但要有远大的志向,独立自信,更要有决心和毅力,要得做且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只要坚定了目标,就要克服艰难险阻,持之以恒,做出一番成绩来。梁启超在1927年3月9日给子女们的信中写道,“我总抱着‘有一天做一天’的主义(不是‘得过且过’却是‘得做且做’),所以一样的活泼、愉快,谅你们知道我的性格,不会替我担忧。”梁启超用自己处事的方法教育子女,希望学得他的长处。在梁启超的教导下,他们在生活工作中即使遭遇了困难,也从不退缩,总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与一切艰难险阻做斗争,坚强勇敢地走下去。

(二)以苦为乐

梁启超常告诫子女们,“人生惟常常受苦乃不觉苦,不致为苦所窘耳。”他教导子女们正视生活中的苦难,形成正确的苦乐观。他在1927年5月13日写给梁思顺的信中说:“你们比你们的父母,已经舒服多少倍了,以后困苦日子,也许要比现在加多少倍,拿现在当作一种学校,慢慢磨炼自己,真是再好不过的事,你们该感谢上帝。”梁启超不但叫孩子们不要抱怨苦难,反倒要感谢苦难,把苦难当成磨砺自己的机会。梁启超在1928年6月6日写给思顺的信中又道:“我想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路上走。”梁启超的子女们并没有因为父亲是社会名人就过得更加安逸,他们真正做到了往苦路上走。梁思成留学归国后在东北大学任教,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他坚持研究;抗战期间,他和林徽因都身患疾病,在四川过着艰苦的生活,但这些都不妨碍他成为中国建筑学界泰斗,为中国建筑科学做出有益的贡献。梁思永是中国的考古专家,一生为考古事业奔波劳累,经常在野外工作,但他没有丝毫怨言,即使晚年被疾病缠身,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坚持工作。梁思庄在经历各种生活的磨难后在燕京大学工作,专心研究图书馆专业,成为图书馆专家,坚持工作直到卧病不起。生活不会永远一帆风顺,难免遇到些磕磕碰碰,难免要尝点困苦的滋味。但只要秉持以苦为乐的精神,便什么也不怕。正是这种对子女们品格的磨砺,为他们取得卓越的事业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造就了梁启超子女们在动荡的社会中做出不凡成就的决心。

(三)自立自强

梁启超自立自强,一生辛勤耕耘,他教育子女们要自食其力,不享“无汗之钱”“不占别人便宜”“不轻受人惠”“不轻取人财”。梁启超的子女们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显赫成就,都是他们自己努力打拼出来的,他们把“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教诲牢记在心。梁思礼在美国留学期间不依赖家人,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什么脏活苦活累活他都做过。梁启超的子女们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是崇高的思想和高贵的品质,他们从不炫耀父亲的名声,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事业成就。梁思礼说:“在我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他的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

三、培养子女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梁启超从不把子女们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看成是特别重要的事,他认为一个人是否具备积极乐观、活泼向上的人生态度才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子女们在学业上只要能尽最大努力,发挥潜能便好。他特别希望子女们能够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过充实而快乐的生活。生活要过得富有乐趣,还得靠自己用心去努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只有发现生活中的趣味,找到生活的原动力,这样才不算白活一辈子。他说:“我以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他认为只有趣味的生活才是自由的生活、美好的生活、快乐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他把悲观沮丧视为人心最大的毒菌,时时提防着子女们沦入孤僻、厌倦、萎靡、苦恼的状态。他在1927年5月26日写给子女们的信中告诫思成:“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惟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的毒菌。”他希望子女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强乐观。梁启超担心思成从国外回来后对国内可能面临的恶劣工作环境感到失望,他写信开导思成说:“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最可怖之敌,我们须终身不许他侵入。”他希望子女们都能像他一样,养成一种“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他教育子女们应该用趣味来统率人生,办事要有兴趣,做每一件事都要乐在其中。如果一个人天天生活在忧愁之中,找不到人生的乐趣,那还不如早点告别这个世界。梁启超及时而有效地针对具体事项对子女们进行心理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正确对待现实,看到生活中美好阳光的一面,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热爱生活。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梁启超的家庭教育对子女们的影响重大,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本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https://www.zzqklm.com/w/xf/265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