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中国石化东部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及攻关方向

作者:张莉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日期:2022-05-28人气:1551

中国石化东部老油田以陆相沉积砂岩油藏为主,油田断裂系统复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原油以中-高粘稠油为主。经过50多年的开发,到2020年底,总体处于高含水(90.5 %)、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6.6 %)、高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13.4 %)阶段。针对不同类型油藏的特点和主要开发矛盾,探索了水驱精细调整、化学驱、稠油热采、CO2驱等多种提高采收率技术,形成了不同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系列[1-3]

1 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2020年底,中国石化70 %左右的储量和产量贡献来自于水驱开发油田,注水开发油藏综合含水93.1 %,采出程度22.2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11.8 %。通过精细描述、精细调整和精细注采,系统开展分类治理,水驱开发效果持续改善,自然递减率降至10 %左右[4-8]

1.1 精细油藏描述,局部注-采关系完善

针对不同类型油藏的主要开发矛盾,油藏精细描述的重点由单元整体系统描述转向重点方向及潜力描述,矿场调整重心由整体调整向局部注-采关系完善转移。针对整装油田,描述重点是储层内部结构表征、高耗水层带识别、韵律层细分,剩余油潜力类型主要为薄差砂体、非主流线、非主力层、韵律层和薄层,重点推广流场调整、井网调整+化学驱“2+3”组合调整及薄层、韵律层水平井调整技术;针对断块油田,描述重点是断棱及断面精细刻画、低序级断层描述及组合,剩余油潜力类型主要为低序级断层无井控制区、断棱控制构造高部位,重点推广极复杂断块多靶点井立体组合、复杂断块分区调控井网完善、窄屋脊断块人工边水驱等技术;针对低渗油田,描述重点是地应力与裂缝表征、微观孔隙结构,剩余油潜力类型主要为弱波及区,推广工艺适配井网(径向水射流)调整技术等。

孤岛油田西区北纵向上含油小层9个,隔层发育稳定,采用两套层系开发,综合含水98.1 %,采出程度52.3 %。针对井网形式长期不变、流线固定、上下层系井网交错、层系动用状况差异较大等问题,2020年调整为上、下层系井网互换,充分利用老井,流线整体改变40°,互换后位于原层系老水井附近的油井侧钻避开极端耗水带,通过大修下小套、侧钻等方式扶停套损、套坏井,完善注采井网。调整后降水增油效果明显,日产油量由122 t上升到155 t,综合含水由98.1 %下降到97.1 %。

1.2 压驱注水

压驱注水技术突破了注水不能超过破裂压力的传统认识,通过超破裂压力2~4 MPa快速注入,形成裂缝,注入强度越大,地层改造程度越高。室内实验表明,压驱快速升压,增加了新的渗流通道,促使注入水驱替更小的含油孔隙,从而提高波及系数及驱油效率,最终采收率可提高5 %~8 %。特低渗油藏开发实践表明,地层压力系数1.5左右生产效果最好、压驱使油藏长期保持较高压力水平,生产压差可以提高6 MPa以上。

渤南油田义7-2井组开展压驱注水试验,取得初步成果。该块平均渗透率为2.16 × 10-3 μm2,井距为230~300 m,压驱注入前井组亏空6.4 × 104 m3。2020年矿场实施压驱注水后,从注不进到日注入量达1 400 m3,两轮累计注水5.1 × 104 m3;地层破裂压力为63.3 MPa,折算井底注入压力为66.6 MPa;到2020年底,两口油井初步见效,其中一口井日产液量由3.5 t上升到9.3 t,日产油量由1.7 t上升到8.4 t。

1.3 智能分注分采

有缆式智能分注实现了注水层位及水量的远程实时监测、实时调控,最高分层6层,最大井斜62.3°,最高温度128 ℃,最长有效期24个月。智能分采形成了两种配套管柱:① 一体式配套管柱,优点是改变座封方式,信号传输稳定,缺点是作业维护成本较高;② 分体式配套管柱,优点是配产器独立下井,作业维护成本较低,工作压力可达50 MPa,耐温120 ℃,最多层数6层,缺点是泵上管柱及配产器湿接稳定性待提升。

辛151断块地层倾角10°,地层能量强,水体倍数150以上。区块采出程度57.8 %、综合含水97.7 %,纵向合采连续生产效益低。依托智能分采技术,油藏上、下层系不动管柱轮采轮休,2020年单元日产油增加18.5 t,综合含水下降0.9 %。

1.4 水驱下步攻关方向

精细油藏描述方面,重点攻关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精细描述与定量表征、剩余油微观赋存及动用机制、侧积夹层精细建模和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油藏精细表征技术等。

特高含水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面,建立高水油比条件下的水驱开发技术理论,攻关适应不同类型油藏的注采流线优化技术、特高含水油藏深度调驱技术、剩余油二次富集高效开发技术、多介质复合辅助水驱开发技术等。

2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针对中国石化陆相沉积油藏高温(65~120 ℃)、高盐(3 000~100 000 mg/L)、高钙镁(100~2 000 mg/L)和高度非均质性的特点,以及普遍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等难点,重点围绕抗温耐盐化学剂、剖面调整及液流转向、超低油水界面张力等问题,研发适合的化学驱油剂和驱油体系[9-11]。突破无碱条件下超低界面张力的难题,形成了二元复合驱配套技术并工业化推广;针对油藏深部堵驱和液流转向的难题,形成了非均相复合驱技术。先后在胜利、河南、江苏等油田开展矿场试验和工业化推广应用,化学驱平均提高采收率6.3 %,为东部老油田增产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二元复合驱

针对三元复合驱存在的结垢、产出液乳化等问题,胜利油田开展二元复合驱技术攻关。针对粘度小于150 mPa·s的地层原油,提出“油剂相似富集、阴非加合增效、聚表抑制分离”的驱油剂加合增效理论认识,解决了在无碱条件下体系的界面张力超低问题;针对粘度在150~1 000 mPa·s的地层原油,提出“粘弹增阻扩波及、润湿渗透提效率”的高粘原油化学驱油理论认识,研发了适应高粘油藏的化学驱油体系。

2003年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开展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区块综合含水由98.2 %最低下降至60.4 %,日产油水平由10.7 t上升到127 t,中心井区提高采收率18.0 %。先导试验成功后,2007年进行工业化推广应用,二元复合驱平均提高采收率9.3 %。

2.2 非均相复合驱

聚合物驱后油藏最终采收率一般可达到40 %~50 %,仍有一半左右的剩余油滞留地下,但聚合物驱后油藏非均质性更加突出,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单一井网调整和现有化学驱方法提高采收率潜力有限。针对聚合物驱后油藏提出了“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方法,设计“粘弹性颗粒驱油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固液共存的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利用粘弹性颗粒突出的剖面调整能力,协同二元驱超低界面张力带来的洗油能力和聚合物的加合增效作用,结合井网调整改变流线,可大幅度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原油采收率。

2010年在孤岛油田中一区开展矿场先导试验,试验区日产油量由试验前的4.5 t最高上升到84.7 t,综合含水由98.2 %下降到80.0 %,已提高采收率4.0 %,方案预测最终采收率达到63.6 %。2016年在Ⅰ类、Ⅱ类聚合物驱后油藏进行工业化推广应用,方案预测平均提高采收率7.4 %,其中胜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单元日产油量提高了3.4倍,综合含水下降了6.3 %,到2020年底,已提高采收率2.8 %。

2.3 耐温耐盐抗钙镁体系

针对高温油藏(95 ℃)条件,在聚合物分子链上引入非离子基团、磺酸基团、羧酸基团、疏水基团等各种官能团,设计耐高温聚合物分子结构,95 ℃高温下老化180 d后,聚合物的粘度和模量基本不变,粘度保留率93 %以上,粘弹模量为91.89 mN/m,弹性模量为90.76 mN/m。2014年在双河油田Ⅶ油组上层系开展先导试验,到2020年底,日产油量由注入前的22.7 t上升到59.2 t,产油倍数2.6,综合含水由注入前的97.9 %下降到94.4 %,预计提高采收率9.3 %。

在常规聚合物的基础上,引入耐温抗盐单体AMPS,采用模板聚合法与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钠多元嵌段共聚,研发了耐温抗盐超高分多元共聚物。2018年在东辛油田营8区块开展先导试验,矿场采用全密闭撬装注入设备,产出水配置母液、产出水稀释注入。到2020年底,井口注入压力上升了5.0 MPa,2口油井初步见效,单井日产油增加2.0 t,预计可提高采收率6.8 %。

改变高钙镁油藏必须加大聚合物浓度和分子量的思路,利用钙镁离子,一是使部分钙镁离子形成微晶,悬浮在驱油体系中,降低钙镁离子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不利影响;二是利用钙镁离子将添加剂接枝到聚合物分子链上,扩大聚合物分子水动力学半径。形成的悬浮微晶聚合物体系,在总矿化度50 000 mg/L、钙镁离子浓度2 000 mg/L条件下,仍然具有较好的增粘性。2019年在江汉油田面一区开展单井试验,到2020年底,井口注入压力上升了2.4 MPa,两口生产井含水下降超过1 %,预计可提高采收率9.2 %。

2.4 化学驱下步攻关方向

目前,中国石化Ⅰ类、Ⅱ类油藏聚合物驱及二元复合驱技术已经配套成熟,并大规模工业化应用,聚合物驱后非均相复合驱技术也已基本成熟。化学驱研究领域向更高温高盐、更稠、更低渗透、复杂小断块发展。

针对低渗透油藏特点,探索油-水混溶驱油技术。混溶剂是既能溶于水相又能溶于油相的微极性化学剂,与烃类能达到一次接触混溶,并且在油相中的溶解度更高,这种独特特征使其适合增强注水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

针对超高温、高盐油藏(油藏温度95~120 ℃,地层水矿化度30 000~100 000 mg/L),探索温敏、盐敏型聚合物驱技术。利用温敏、盐敏型聚合物溶液粘度随温度、矿化度升高而增加的特性,探索超高温、高盐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

针对特高温、中-低渗油藏,探索新型驱油剂和驱油体系。特高温、中-低渗油藏温度大于95 ℃,空气渗透率小于100 × 10-3 μm2,要求驱油剂和驱油体系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和注入性能。

3 稠油热采提高采收率技术

中国石化稠油油藏具有“深、稠、薄”的特点,到2020年底,整体处于吞吐轮次高(平均6.5轮次)、含水高(88 %)、采收率低(19.7 %)的阶段,单一热力采油面临蒸汽腔小、热损失大等技术难题[12-15]。在充分利用热能的基础上,提出复合应用降粘剂、驱油剂、泡沫剂、CO2、N2等热化学技术思路。

3.1 低效稠油降粘复合驱

低效稠油降粘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为:原位乳化降粘提高原油渗流能力,驱替相乳液增粘扩大波及系数,复合协同调驱实现1+1>2的效果。金家油田金8块为强水敏稠油油藏,平均渗透率为960 × 10-3 μm2,地层脱气原油粘度为1 050 mPa·s,平均粘土矿物含量为16.8 %,天然能量、水驱、注蒸汽效果均较差。2019年实施降粘复合驱,采用地层水配制降粘剂溶液,避免水敏。到2020年底,日产油量由7.6 t最高上升到23.7 t,日产油峰值增加到原来的3.1倍,综合含水最低下降了10个百分点,预计提高采收率6.1 %。

3.2 深层特超稠油HDCS

特超稠油原油粘度超过100 000 mPa·s,由于油稠、渗流能力低,常规蒸汽吞吐注采困难,热波及范围小,周期产量小于200 t,周期油汽比小于0.1。利用H(水平井)+D(降粘剂)+C(CO2)+S(蒸汽)协同增效:水平井扩大接触面积,提高注汽质量;降粘剂降低原油粘度,降低注汽压力;二氧化碳具有萃取、降粘、增能、隔热功能;蒸汽加热降粘,提高驱油效率。王庄油田郑411区块原油粘度达30 × 104 mPa·s,应用HDCS技术,到2020年底,单井周期产油量由127 t提高到1 812 t,提高13.3倍,油汽比0.82。

3.3 浅层超稠油HDNS

浅薄层超稠油油藏热损失大,原油流动性差,常规热采方式无经济效益。发挥N2的增能助排、保温隔热作用,形成了H(水平井)+D(降粘剂)+N(N2)+S(蒸汽)复合开发技术。水平井为降低注汽压力、提高注汽质量和回采能力奠定基础,可以大幅度提高蒸汽的波及体积和泄油面积;蒸汽加热降粘,降低原油在储层中的流动阻力,改善渗流能力;油溶性复合降粘剂既具有油溶性降粘剂的特点,又具有乳化降粘的能力;氮气隔热降低井筒热损失,在油层顶部形成低热传导层,提高油层温度和热利用率,同时可有效提高油井排液能力。

春风油田排601块采用HDNS技术,2020年底单井日产液为24 t,单井日产油为8.7 t,综合含水为63.6 %,采油速度为4.5 %,油汽比为0.57。与直井蒸汽吞吐相比,周期平均单井日产油增加到原来的4倍,平均单井周期累积产油增加到原来的10.2倍,油汽比提高0.2。

3.4 深层稠油化学蒸汽驱

针对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压力高、汽腔扩展困难、非均质性强、波及系数小的难题,提出了S(驱油剂)+F(泡沫)+N(N2)+S(高干度蒸汽)的化学蒸汽驱方法,揭示了“蒸汽驱为基、泡沫剂辅调、驱油剂助驱、热剂协同增效”的驱油机理。

孤岛油田中二北2010年底实施化学蒸汽驱,采用高干度注汽技术,高干度注汽锅炉出口蒸汽干度达到99 %,高效井筒隔热工艺确保井底蒸汽干度≥50 %。到2020年底,试验区日产油量由54.6 t最高上升到201 t,综合含水由92.4 %最低下降到82.9 %,采出程度为56.9 %,相对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21.6 %。

3.5 稠油提高采收率技术攻关方向

针对埋藏更深(>2 000 m)、储层更薄(<2 m)、粘度更高(>500 000 mPa·s)、渗透率更低的未动用稠油资源,探索有效开发技术。

针对单井产量低、油汽比低(<0.22)、采收率低(<20 %)、成本高的已动用稠油资源,探索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和高效开发技术。对于薄层特超稠油,研发廉价高效的降粘剂,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制汽等,进一步降低开发成本;对于稠油多轮次吞吐后转蒸汽驱难的问题,研发新型热复合驱油体系,提高驱油效率。

发展空气辅助热力驱和稠油地下改质技术,通过蒸汽与空气及驱油剂的复合,生热增能,提高驱油效率;在热力采油过程中添加催化剂和供氢剂,使稠油在地下发生催化裂解,改善稠油品质,提高产能和采收率。

4 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针对中国陆相沉积油藏原油含蜡量高、混相能力差、非均质性强、气窜严重等特点,开展CO2驱室内实验、数值模拟、油藏工程、防窜封窜及注采工艺研究,形成了陆相油藏CO2驱油与埋存配套技术[16-21]。先后在江苏、华东、中原、胜利、东北等油田开展矿场试验,CO2驱已提高采收率1.2 %,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9.6 %。

4.1 中-高渗高含水油藏CO2

以“角状、孤岛状、簇状”等剩余油类型为对象,研究了高含水对CO2产生的“屏蔽效应”。研究表明,高含水延缓了CO2与油相接触的时间,但是CO2仍然可以透过水膜与原油接触,油相溶解CO2后逐步膨胀,进而排驱水膜,导致水膜被突破。基于CO2“透水替油”机理认识,提出了“长效焖井+大段塞注入”的开发模式。

濮城油田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1998年综合含水达到98.4 %,采出程度50.0 %,进入水驱废弃阶段。2008年首先在濮1-1井组开展先导试验,设计2个大注入段塞。矿场注入后生产井普遍见效,平均井组日产油由1.6 t上升到12.6 t,最高达到15.9 t,已提高采收率5.5 %。为进一步提高CO2利用率,注气结束后,适时关井、焖井,3次关井日产油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010—2015年相继开展扩大试验(4个井组)和整体规模实施(13个井组),到2020年底,CO2阶段换油率0.25 t/t,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10 %。

4.2 低渗/特低渗油藏CO2

低渗透油藏注气过程中,注采井间压差大,沿程压力分布呈现出混相、近混相、非混相等动态变化特征,这一过程难以用传统的混相驱或非混相驱理论描述。提出了非完全混相驱的理念,即在驱替中某一时刻,储层不同位置同时存在混相、近混相、非混相等多种状态;在整个驱替历史上,储层内某一点可能依次经历混相、近混相、非混相的转变。非完全混相驱的特征是在驱替过程中,动力学过程与热力学过程相互耦合、制约,共同决定了油藏的压力场、饱和度场、组分浓度场,使CO2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混相状态、毛细管力、油气相密度和粘度等具有时变性和空变性。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高压低速注入”和“异井水-气交替注入”两种开发模式。

台南油田阜宁组三段2013年底实施水-气交替注入,气驱54个月,转注水11个月,到2020年底,日产油量由2.1 t最高上升到17.7 t,综合含水由78.6 %最低下降至37.6 %,CO2阶段换油率0.28 t/t。通过水-气交替,明显减弱了气窜,提高了日产油水平。

4.3 致密油藏CO2

致密油藏基质致密,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交织,注入气沿着裂缝窜流,无法有效波及基质中的原油,其开发过程由裂缝与基质间的流体交换机制决定。建立高温高压在线核磁萃取扩散实验系统,研究了CO2驱过程中裂缝-基质间流体交换作用。研究表明,裂缝空间中的CO2通过扩散传质进入致密基质中,基质中原油溶解CO2后发生体积膨胀,排驱部分原油进入裂缝空间。同时,CO2具有萃取基质中原油饱和轻烃的能力,使得部分轻烃反向进入裂缝空间。基于上述认识,提出“异步周期注采”开发模式,充分利用CO2萃取和扩散作用,有效动用基质中原油。2014—2017年在金南油田1号块先后进行不同轮次的CO2吞吐,到2020年底,CO2阶段换油率1.26 t/t,井组已提高采收率3.1 %,预计提高采收率5 %以上。

4.4 CO2驱配套注采工艺

设计CO2偏心配注工艺管柱、支撑补偿式自平衡分注管柱,实现了CO2分层注气。针对采油井腐蚀严重,气油比上升等问题,研发了插入式采油管柱、多功能采油管柱,采用防腐抽油泵+高效气锚、螺旋导流筛管+防气泵、过桥泵+长尾管等措施,有效提高泵效,延长了油井免修期。

研发了4种不同的采出气回收工艺:CO2产出气回收回注撬装注入技术、适用于中-低CO2含量的蒸馏与低温提馏耦合的回收分离技术、适用于高CO2含量的低温分馏脱碳技术、化学吸收脱碳技术。CO2捕集率大于80 %,纯度大于95 %。

4.5 CO2驱技术下步攻关方向

围绕混相能力和波及效率两个核心问题,进一步改善CO2驱油效果,拓宽技术应用经济界限,推进低渗透油藏CO2驱油与埋存规模化应用。

围绕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含油水层和咸水层的识别与描述,攻关主力油层与油-水过渡带同步开发、咸水层协同埋存等技术。

针对致密页岩油藏,开展地质-油藏-工程一体化技术攻关,形成甜点识别+压裂设计+驱吐结合的新型CO2压-注-采一体化技术体系。

5 结论与建议

1) 水驱重点攻关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精细描述与定量表征、注采流线优化技术、深度调驱技术、剩余油二次富集高效开发技术、多介质复合辅助水驱开发技术等。

2) 化学驱探索适应超高温高盐油藏、中-低渗油藏的新型驱油剂和驱油体系。

3) 稠油针对薄层特超稠油研发廉价高效降粘剂,针对多轮次吞吐后油藏研发新型热复合驱油体系,并发展空气辅助热力驱和稠油地下改质技术。

4) CO2驱攻关主力油层与油-水过渡带同步开发、咸水层协同埋存、压裂设计+驱吐结合的新型CO2压-注-采一体化技术。


关键字:优秀论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