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黏度大豆蛋白胶黏剂制备及其在刨花板应用
2020年我国刨花板产量超过3 002万m3,2011—2020年年均增速达到9.0%[
本研究利用降黏剂(VR)破坏大豆蛋白分子结构,支链环氧类降黏增强剂(RF)降低胶黏剂分子间作用力,协效降低胶黏剂黏度,提高胶黏剂固体含量和胶接稳定性;然后添加长链环氧类交联剂(CA),提高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初黏性和耐水性。制备出固体含量高、黏度低、耐水胶接性能好的大豆蛋白胶,通过表征分析胶黏剂的固体含量、储存时间、黏度、官能团变化、热稳定性以及刨花板的性能,探索其在刨花板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脱脂豆粉:200目,蛋白质质量分数53%;
降黏剂VR:白色粉末;
支链环氧类降黏增强剂RF:浅棕色液体,固体含量90%,黏度380 mPa·s;
长链环氧类交联剂CA:淡红色液体,固体含量10%,黏度100 mPa·s;
其他试剂: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30.5%)、石蜡乳液(固体含量40%)、防霉剂(多菌灵),均外购。
银白杨(Populus alba)刨花:含水率3%以下,表层刨花粒状(直径约2 mm),芯层刨花片状(长度5~20 mm),外购。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电热鼓风干燥箱(101-2A)、热压机(800 mm×800 mm)、万能力学试验机(WDW-50D)、锯铣联合机床(SCM-ST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 6700)、热重量分析仪(TA Q50),精密定时电动搅拌器(JJ-1A)、电动搅拌机、喷枪。
1.3 试验方法
1.3.1 大豆蛋白胶黏剂制备
制备3种配比胶,其中1种常规胶,2种改性胶。
1)常规胶①:常温自来水750 g中加入豆粉250 g,充分搅拌20 min,制备得到未改性大豆蛋白胶作为对照,用于官能团和热稳定性分析。
2)改性胶②、③:常温自来水600/650 g中加入交联剂150 g混合,搅拌均匀,加入降黏剂4 g、豆粉250/200 g搅拌60 min,再加入降黏增强剂40 g和防霉剂2 g,搅拌均匀,分别得到改性低黏度大豆蛋白胶②、③。
1.3.2 刨花板制备
生产工艺流程:刨花施胶→铺装→预压→热压。常规大豆蛋白胶的黏度高,无法喷胶,采用拌胶工艺制备刨花板。改性大豆蛋白胶的黏度显著降低,采用喷胶工艺制备刨花板。制备刨花板目标密度650 kg/m³,规格为800 mm×800 mm×18 mm。每种胶制备3块试板,表、芯层原料配比列于
胶黏剂- 施胶工艺 | 试板 编号 | 表层 | 芯层 | ||||||||
---|---|---|---|---|---|---|---|---|---|---|---|
刨花/g | 豆胶/g | 石蜡乳液/g | 刨花含水率/% | 刨花/g | 豆胶/g | 异氰酸酯/g | 石蜡乳液/g | 刨花含水率/% | |||
①-拌胶 | a | 1 010 | 121* | - | 14.0 | 1 900 | 304 * | - | - | 8.0 | |
b | 1 010 | 121* | - | 16.0 | 1 900 | 304 * | - | - | 10.0 | ||
c | 1 010 | 121* | - | 18.0 | 1 900 | 304 * | - | - | 12.0 | ||
②-喷胶 | d | 1 010 | 280 | - | 13.5 | 1 900 | 230 | - | - | 10.3 | |
e | 1 010 | 290 | - | 14.1 | 1 900 | 260 | - | - | 11.3 | ||
g | 1 010 | 200 | 24 | 12.9 | 1 900 | 50 | 32 | 18 | 6.9 | ||
③-喷胶 | h | 1 010 | 200 | 24 | 13.9 | 1 900 | 50 | 32 | 18 | 7.4 | |
①-拌胶 | f | 1 010 | 50 * | 24 | 14.0 | 1 900 | 12.5 * | 32 | 18 | 10.1 | |
* 拌胶工艺将豆粉与刨花混合后喷入水,以调节刨花含水率。 |
1)施胶:水分在大豆蛋白胶黏剂固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水分不足时,板坯预压性差;过量的水分会导致刨花含水率增加,热压时间延长,影响刨花板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因此,采用拌胶工艺时,将豆粉与刨花均匀混合,通过调控水分的喷入量调控表、芯层刨花含水率,探究刨花含水率对刨花板性能的影响。采用喷胶工艺时,将低黏度大豆蛋白胶黏剂喷入刨花均匀混合制备刨花板,与脲醛树脂胶生产刨花板工艺相同;同时,由于单独使用大豆蛋白胶黏剂生产成本较高,利用异氰酸酯胶黏剂部分替代大豆蛋白胶黏剂制备刨花板,芯层刨花中部分使用异氰酸酯胶,以提高强度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表层完全使用大豆蛋白胶黏剂,解决异氰酸酯胶带来的预压性差、需要脱模、成本高等问题。
2)预压:模拟生产实际,实验热压机上升闭合加压到12 MPa,立即卸压。
3)热压:模拟生产实际,分三个阶段。
P1=13 MPa(t1=15 s,压力下降到P2耗时5 s);
P2=10 MPa(t2=130 s,压力下降到P3耗时5 s);
P3=5 MPa(t3=25 s);热压温度为170 ℃。
1.4 性能检测
1.4.1 胶黏剂性能
1)黏度:用涂-4杯法,在25 ℃条件下测试。
2)固体含量:根据GB/T 1725—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 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称取大豆蛋白胶(质量m1)放入120 ℃烘箱中烘至绝干,再称质量m2,按
固体含量= m2/m1×100% | (1) |
3)官能团变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将胶黏剂样品放入120 oC烘箱烘至绝干,用研钵研成粒径为200目的粉末,与KBr 粉末以1∶70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制片,在分辨率4 cm-1,扫描范围4 000~500 cm-1条件下,扫描32次。
4)热稳定性:用热重分析来评价。将胶黏剂样品先置于120 oC烘箱中固化至恒重,再研磨成200目粉末。称取5~8 mg粉末放入吊篮铂金坩埚中,在氮气环境中以10 oC/min的升温速率,在50~610 ℃ 温度范围内记录质量变化。
1.4.2 刨花板性能
参照GB/T 4897—2015《刨花板》,测试试板的密度、2 h吸水厚度膨胀率、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表面胶合强度等理化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性能
2.1.1 黏度
刨花板生产过程采用喷胶工艺,要求胶黏剂黏度低,同时,胶黏剂储存过程中黏度不能有较大变化。因此,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在不同储存时间下的黏度进行表征。
胶黏剂①因为大豆蛋白分子量高、黏度大,失去流动性,不能使用涂-4杯测量,无法满足刨花板喷胶工艺要求。
如
图1 不同大豆蛋白胶黏剂黏度随储存时间的变化
Fig.1 The viscosity of different soy protein adhesives with storage time
大豆蛋白胶黏剂在储存中黏度增高的原因:1)大豆蛋白在水中溶胀;2)大豆蛋白之间存在大量的活性基团,如氨基、羧基、羟基,长时间的储存过程中,这些活性基团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氢键,从而束缚了大豆蛋白分子间移动,提高了胶黏剂的流动阻力;3)大豆蛋白在放置过程中与交联剂反应形成轻度交联[
胶黏剂③的初始黏度为35 s,比胶黏剂②的黏度略低,这是因为胶黏剂③中引入了更多的水,固体含量降低。胶黏剂③在储存1 h和24 h后黏度变化不大,仅增高到37 s;在储存240 h后,黏度增高到50 s,仍可满足中试企业喷胶工艺的要求。
2.1.2 官能团变化
图2 不同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ig.2 Fourier infrared spectra of different soy protein adhesives
大豆蛋白胶黏剂①和②在3 271 cm-1和2 930 cm-1处特征峰分别为O―H和N―H的伸缩振动和C―H拉伸振动[
2.1.3 热稳定性
图3 不同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热重和热重导数曲线
Fig.3 Thermogravimetric and thermogravimetric reciprocal curves of different soy protein adhesives
第一阶段为0~120 ℃,其质量损失为胶黏剂中残留水分的蒸发;第二阶段为120~275 ℃,其质量损失来源于小分子物质降解和不稳定化学键断裂;第三阶段为275~450 ℃,此阶段质量损失最大,归因于大豆蛋白骨架物质降解[
2.2 刨花板理化性能
2.2.1 常规豆胶(拌胶工艺)刨花板的性能
由
试板 编号 | 密度/ (kg·m-3) | 静曲强度/MPa | 弹性模 量/MPa | 内胶合 强度/MPa | 表面胶合 强度/MPa | 预压性 |
---|---|---|---|---|---|---|
a | 715±(32.7) | 18.40±(0.35) | 3 384±(211) | 0.43±(0.04) | 1.63±(0.03) | 可拿* |
b | 737±(36.5) | 19.20±(0.28) | 3 303±(186) | 0.50±(0.05) | 2.01±(0.06) | 可拿* |
c | 734±(38.2) | 11.87±(0.19) | 2 590±(173) | 0.46±(0.07) | 0.82±(0.05) | 可拿* |
* 预压后的板坯可以整块拿出,放入热压机。下表同。 |
试板a、b的弹性模量比较接近,而试板c的弹性模量比试板a下降了23.5%,与静曲强度的变化规律相似。内、表面胶合强度的变化趋势相同:与试板a相比,试板b的内、表面胶合强度分别提高14.0%、18.9%;而试板c的内胶合强度仅提高7%,表面胶合强度反而降低49.7%,其原因是胶黏剂中含水率过高,热压过程中没有完全固化。
试板a、b、c的预压性较好,预压板坯可以整块拿出,并且随着板坯含水率增加,预压性能提高。
以上结果表明:采用拌胶工艺时,刨花表、芯层含水率分别在14%~16%、8%~10%时,刨花板性能可以达到GB/T 4897—2015关于P2型刨花板的要求(静曲强度≥11 MPa,内胶合强度≥0.35 MPa)。然而,使用拌胶方法豆粉用量大、成本高,需要较高的板坯含水率,不利于工业化应用。
2.2.2 改性低黏度豆胶(喷胶工艺)刨花板的性能
喷胶工艺要求大豆蛋白胶黏剂具有较低的黏度(涂-4杯:30~60 s,25 ℃),本研究采用自制支链环氧类降黏增强剂,制备出低黏度、高固体含量大豆蛋白胶黏剂,用于制备刨花板。
试板编号 | 密度/(kg·m-3) | 表/芯层含水率/% | 静曲强度/MPa | 弹性模量/MPa | 内胶合强度/MPa | 表面胶合强度/MPa | 预压性 |
---|---|---|---|---|---|---|---|
d | 651±(32.4) | 13.5/10.3 | 12.33±(0.25) | 2 257±(213) | 0.63±(0.03) | 1.50±(0.05) | 可拿 |
e | 660±(36.8) | 14.1/11.3 | 12.38±(0.26) | 2 473±(178) | 0.39±(0.06) | 1.25±(0.06) | 可拿 |
试板 编号 | 胶黏剂 固体含量/% | 密度/(kg·m-3) | 厚度/ mm | 2 h吸水厚度膨胀率/% | 静曲强度/MPa | 弹性模量/MPa | 内胶合强度/MPa | 表面胶合强度/MPa | 预压性 |
---|---|---|---|---|---|---|---|---|---|
f | 23.46±(0.42) | 644±(33.4) | 18.00±(0.20) | 2.86±(0.14) | 9.86±(0.23) | 2 031±(103) | 0.15±(0.03) | 0.62±(0.04) | 可推 Ⅰ |
g | 30.95±(0.73) | 654±(35.8) | 18.00±(0.15) | 2.20±(0.13) | 12.16±(0.31) | 2 163±(135) | 0.53±(0.07) | 0.85±(0.05) | 可拿 Ⅱ |
h | 26.76±(0.51) | 648±(35.7) | 18.00±(0.15) | 6.28±(0.38) | 10.77±(0.18) | 1 945±(134) | 0.39±(0.07) | 0.62±(0.08) | 可拿 Ⅱ |
GB/T 4897—2015要求 | >13~20 | 8.0 | 11.0 | 1 600 | 0.35 | 0.80 |
Ⅰ 预压后的板坯无法整块拿出,但可推入热压机。Ⅱ 预压后可以整块拿出,放入热压机。
相比于试板g,试板h用胶黏剂的固体含量降低13.5%,静曲强度降低11.4%,弹性模量降低10.1%,内胶合强度降低26.4%,表面胶合强度降低27.1%。这是因为低固体含量导致胶黏剂带入刨花板的水分增多,在热压过程中大量水分蒸发,容易破坏胶黏剂与木材之间的胶合,降低产品性能,同时需要更长时间固化,增加基材的压缩比率,浪费资源。另外,低固体含量大豆蛋白胶黏剂预压强度低,对产品加工性能和最终强度不利。试板f预压性较差,预压后无法整块拿出,但可以推入热压机,这是因为试板f是使用拌胶工艺,豆粉和水分开加入,无法均匀地分散在刨花中。而试板g、h预压性良好,预压后可以整块拿出放入热压机,这归因于试板g、h用胶黏度降低,达到喷胶工艺要求,喷胶工艺可以使胶黏剂在刨花中均匀分散,在预压过程中交联剂和大豆蛋白发生预固化,从而提高胶黏剂的初黏性。试板g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达到GB/T 4897—2015关于P2型刨花板的要求。
3 结论
1)本研究使用降黏剂协同交联剂和降黏增强剂制备出低黏度、高固体含量、耐水的大豆蛋白胶黏剂,其固体含量达30.95%,比未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提高31.9%,同时胶黏剂的黏度降低至35 s(涂-4杯,25 ℃),满足刨花板工业化喷胶和预压性要求,储存时间可以达到240 h,同时黏度≤60 s(涂-4杯,25 ℃)。
2)该低黏度大豆蛋白胶黏剂可以替代部分异氰酸酯胶黏剂,解决异氰酸酯胶预压性差、需要脱模、成本高等问题。以低黏度大豆蛋白胶制备密度654 kg/m3的刨花板,其2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2.20%,静曲强度为12.16 MPa、弹性模量达2 163 MPa,内胶合强度、表面胶合强度分别为0.53、0.85 MPa,达到GB/T 4897—2015关于P2型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型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要求。
3)低黏度高性能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有利于解决胶黏剂工艺性能差的关键问题,有效提高胶黏剂胶接能效,推动大豆蛋白胶黏剂在人造板中的规模化推广应用。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