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碳化硼对水性聚氨酯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环保涂料在各领域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WPU)涂料因具有相容性好且环保的特点,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水性涂料之一,但水性聚氨酯涂层力学性能较低、抵抗机械作用力时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纳米碳化硼(分子式为B4C),通常为灰黑色粉末,因具有密度低、强度大、热稳定性高以及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在耐磨、防腐、耐热材料等方面广泛应用。目前关于纳米碳化硼应用在水性涂料和功能性涂料中的相关研究较少,最主要的原因是纳米碳化硼在分散介质中容易产生团聚和沉降现象,影响改性材料的性能[
近年来,贻贝类仿生改性材料因其环保特性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为了提高纳米碳化硼(B4C)在水性聚氨酯(WPU)涂层中的分散性和涂层的性能,本研究采用聚多巴胺(PDA)对纳米B4C进行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纳米碳化硼(Boron carbide, B4C),固体粉末,粒径50 nm,纯度99.9%,外购。
盐酸多巴胺(Dopamine, DA),质量分数≥99%,分析纯,白色固体粉末;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L缓冲液,质量分数≥99%,分析纯,无色液体,外购。
其他试剂:氢氧化钠(NaOH)、无水乙醇均外购;实验室自制去离子水等。
水性聚氨酯涂料: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固体含量30%,黏度11 000 mPa·s。外购。
桦木(Betula spp.)胶合板:规格100 mm×100 mm×18 mm。外购。
1.2 仪器设备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643BS-Ⅲ型)、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Z)、超声波破碎仪(96241N)、红外光谱仪(VERTEX 80V)、透射电子显微镜(JEM-1400)、X-射线衍射仪(Ultima IV)、环境扫描电镜(QUANTA 200)、热重分析仪(TG209F3)、铅笔硬度仪(QHQ型)、磨耗实验仪(Taber型)、附着力测试仪(QFH型)。
1.3 试验方法
1.3.1 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碳化硼(B4C-PDA)的制备
将1 g碳化硼纳米片分散在浓度为0.01 mol/L的150 mL的Tris-HCL缓冲液与50 mL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超声波处理20 min后得到碳化硼分散液。
再将0.4 g盐酸多巴胺分散在碳化硼分散液中超声波处理20 min,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至8.5,在650 r/min下磁力搅拌2 h后,将制备的改性纳米材料用8 000 r/min的高速离心机离心处理,离心后的产物通过去离子水漂洗3次。最后将获得的产物放入60 ℃烘箱中干燥至绝干,得到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碳化硼(B4C-PDA)粉末。
1.3.2 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喷涂
将聚多巴胺改性碳化硼与WPU涂料物理共混,B4C-PDA的添加量分别为WPU涂料质量的0%、1%、2%、3%。首先,将一定量的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碳化硼加入到相对应质量的水性聚氨酯涂料中,得到的共混物在650 r/min下磁力搅拌30 min,使纳米填料在水性聚氨酯涂料中充分分散,得到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将准备好的涂料移至喷枪中,用喷枪在胶合板表面喷涂(喷涂量在5 g左右,根据GB/T 1345.2—2008《涂料与涂料厚度的测定》,由涂布机控制涂料厚度为50 μm)后在室温下静置1 h,随后将胶合板放入60 ℃烘箱中烘2 h至表面固化,然后在室温下静置7 d至涂层完全固化。每组试验涂饰3块板材,在相同的固化条件下WPU喷涂的胶合板作为对照样。
1.4 性能表征与测试
1.4.1 改性纳米碳化硼
1)物理状态
①采用沉降实验来评价聚多巴胺改性纳米碳化硼粉末在水中的稳定性。将制备好的纳米B4C和B4C-PDA粉末分别放入水中进行分散,制备的分散液放入15 mL玻璃样品瓶中,观察静置1、3、5和7 d分散液的沉降情况。
②采用透射电子显微(TEM)分别观察纳米B4C和B4C-PDA粉末在乙醇分散液中的稳定性,从而判断B4C和B4C-PDA粉末的分散性。
2)化学成分
①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ITR)对纳米B4C和B4C-PDA粉末进行测试,通过4 000~500 cm-1之间的分析特征吸收峰来判断其官能团的变化。
②采用X-射线衍射仪(XPD)对纳米B4C和B4C-PDA粉末进行测试。测试条件采用Cu靶,Kα辐射源,扫描速度10°/min,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40 kV和40 mA,扫描角度范围为5°~70°。
3)热稳定性:采用热重分析仪(TG)对干燥至绝干的纳米B4C和B4C-PDA粉末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热失重测试。测试条件:氮气流速为40 mL/min,温度范围30°~800°,升温速率为10°/min,通过样品在热重测试中质量的变化来判定材料的稳定性。
1.4.2 改性水性聚氨酯涂层
1)微观形貌:采用环境扫描电镜(SEM)对涂层的表面和断面形貌进行观察,判断纳米材料在涂层中的分散性。
2)理化性能
①根据GB/T 1768—2006《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测试涂层的耐磨性。采用GB/T 3324—2017《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评价涂层的耐磨性。
②根据GB/T 6739—2006《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测试涂层的硬度。
③根据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实验》测试涂层附着力,将附着力等级由小到大分为6个等级,0级最好,5级最差。
3)热稳定性:采用热重分析仪分析涂层的热学性能。将改性涂层和未改性涂层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热失重测试。测试条件同上,通过样品在热重测试中质量的变化来评价涂层的热稳定性。
2 结果与讨论
2.1 改性纳米碳化硼的性能表征
2.1.1 物理状态
1)稳定性
B4C分散液和B4C-PDA分散液静置1、3、5和7 d的沉降情况,见
图1 B4C分散液(左)和B4C-PDA分散液(右)的沉降情况
Fig.1 Subsidence of B4C (left) and B4C-PDA (right) dispersions
2)微观形貌
B4C和B4C-PDA粉末在乙醇中分散的透射电镜图,如
图2 B4C和B4C-PDA的TEM图
Fig.2 TEM images of B4C and B4C-PDA
2.1.2 化学成分
图3 B4C和B4C-PDA的红外光谱
Fig.3 FTIR spectrum of B4C and B4C-PDA
从
图4 B4C和B4C-PDA的XRD图谱
Fig.4 XRD images of B4C and B4C-PDA
2.1.3 热稳定性
图5 B4C和B4C-PDA的TGA图谱
Fig.5 TGA images of B4C and B4C-PDA
从
2.2 改性水性聚氨酯涂层的性能表征
2.2.1 微观形貌
B4C-PDA在涂料中的分散性决定了改性涂层的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对不同B4C-PDA添加量的B4C-PDA/WPU涂层进行观察,结果见
图6 改性B4C-PDA/WPU涂层的SEM图
Fig.6 SEM images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ating modified by B4C-PDA
2.2.2 理化性能
1)耐磨性和硬度
图7 不同B4C-PDA添加量时B4C-PDA/WPU涂层的耐磨性和硬度
Fig.7 Abrasion quantity and hardness of WPU coatings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f B4C-PDA
从
对于涂层的硬度来说,当B4C-PDA添加量在0~2%时,硬度由H增加到3H。这说明添加B4C-PDA可以增强涂层的硬度。当B4C-PDA添加量为2%时,硬度最佳为3H,而当继续增加B4C-PDA时,涂层中产生团聚现象,导致其硬度下降。
试验结果表明,当B4C-PDA添加量为1%时,磨耗量为0.0058 g/100 r,磨耗量降低了96.2%,涂层硬度达到2H,涂层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2)附着力
B4C-PDA添加量对涂层附着力的影响,如
B4C-PDA添加量/% | 0 | 1 | 2 | 3 |
---|---|---|---|---|
附着力/级 | 1 | 0 | 0 | 1 |
3 结论
1)通过多巴胺常温自聚合生成的聚多巴胺对纳米碳化硼进行改性,多种表征手段表明聚多巴胺改性后纳米碳化硼在水中分散性良好,其热稳定性有一定的提高。纳米碳化硼被聚多巴胺吸附包裹,有效地提高了纳米碳化硼在水性聚氨酯涂层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
2)经过B4C-PDA改性,水性聚氨酯涂层的耐磨性和硬度均得到提高,热稳定性得到改善。当PDA-B4C添加量为1%时,涂层的最低磨耗量达到0.0058 g/100 r,降低了96.2%;硬度由H提升为2H,附着力由1级提升为0级,热失重质量保存率由4.20%提升为7.97%。
3)改性B4C-PDA/WPU涂层的热稳定性、耐磨性和硬度均得到改善,可进一步应用于木制品和家居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