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气流加压对ITO玻璃激光刻蚀平面度的影响
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是一种铟锡金属氧化物,具有光学透明性[
目前,对电子芯片的刻蚀工艺主要为黄光蚀刻、等离子体刻蚀和激光刻蚀。其中,黄光蚀刻主要是利用高腐蚀性的化学剂对玻璃表面进行多次腐蚀,此方法存在污染严重,样品制作流程较长的问题[
微孔陶瓷材料由于其高硬度、耐磨性和低密度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制造中。陶瓷体内的微孔结构适用于渗透技术[
2 精密刻蚀压力场分析
2.1 基于微孔加压的刻蚀模型
图1 微气流阵列加压的激光刻蚀模型
Fig. 1 Laser etching model with micro airflow array pressurization
仿真参数 | 数值 |
---|---|
气流压力p/kPa | 0.15~0.20 |
刻蚀间隙h/mm | 1.60~1.90 |
微孔黏滞阻力/m-2 | 水平方向: 2.111×105 垂直方向: 2.111×108 |
微孔惯性阻力/m-1 | 水平方向: 1×103 垂直方向: 2.4×105 |
2.2 气流与气压分布
图2 激光刻蚀过程中气流与气压的分析
Fig.2 Analysis of gas flow and pressure in laser etching process
2.3 气流压力与刻蚀间隙对最大气流速度的影响
图3 气流压力与刻蚀间隙对最大气流速度的影响
Fig.3 Effects of airflow pressure and etching gap on maximum gas velocity
2.4 气流压力与刻蚀间隙对工件表面压力的影响
图4 气流压力与刻蚀间隙对表面最大压力的影响
Fig.4 Effects of airflow pressure and etching gap on maximum surface pressure
3 实验数据及分析
3.1 激光刻蚀实验以及测试条件
图5 微孔陶瓷表面及孔径形貌
Fig.5 Morphology of microporous ceramic surface and its diameter
图6实验装置及激光光路示意图
Fig.6Schematic diagram of experimental devices and laser path
实验参数 | 值 |
---|---|
激光功率/W | 0.45±0.05 |
激光频率/kHz | 280 |
激光波长/nm | 355 |
离焦量/mm | -0.1~0.1 |
进给速度/(mm·s-1) | 700±200 |
工件厚度/mm | 0.4 |
刻蚀方式 | 双面刻蚀 |
图7 ITO玻璃表面平面度测量
Fig.7 Surface flatness measurement of ITO glass
图8 ITO玻璃表面微观形变
Fig.8 Surface micro deformation of ITO glass
3.2 ITO玻璃表面刻蚀线路形貌
图9 ITO玻璃表面线路的SEM微观形貌
Fig.9 SEM morphology of lines on ITO glass
3.3 气流压力对表面平面度的影响
实际生产中,在气流压力为0.18 kPa以及刻蚀间隙为1.9 mm左右时,ITO玻璃刻蚀表面的平整度较好。以此条件为基准研究气流压力以及刻蚀间隙对平面度的影响。
图10 微孔气流加压的玻璃平面度
Fig.10 ITO glass flatness pressurized by microporous airflow
对比应用前后的平面度数值可知,当供给压力p为0.18 kPa时,未应用微孔陶瓷体的局部最大平面度为30 μm,最小为-40 μm,总平面度为70 μm;应用微孔陶瓷体后,最大平面度为8 μm,最小平面度为3 μm,总平面度为5 μm。微孔陶瓷体装置可以大幅提高ITO玻璃表面的平面度。
图11 气流压力与ITO玻璃平面度PV的关系
Fig.11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flow pressure and flatness PV
微孔陶瓷体最理想的加载压力在0.16~0.2 kPa,对应仿真结果可知,工件表面的压力在11.7~14.6 Pa,刻蚀后平面度较好。
3.4 刻蚀间隙对ITO表面平面度的影响
图12 刻蚀间隙与ITO玻璃平面度PV的关系
Fig.12 Relationship between etching gap and flatness PV
综上可知,当工件表面所受到的气压压力在13.2~14.4 Pa时,刻蚀后的表面平面度数值最低。在非合适的压力范围内,激光刻蚀与ITO玻璃的形变无法匹配。在低于最优压力范围时,工件表面由于不能压紧表面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而大于此压力范围时,中心产生过大的下压力而造成弯曲,这都不利于激光在刻蚀表面的定位。
4 结 论
本文在ITO玻璃的激光刻蚀中应用微孔气流加压,加压气体通过微孔使ITO玻璃表面存在气体流动,使得大面积玻璃表面的压力均匀分布,有利于刻蚀表面的定位。在微孔陶瓷体下方,表面正压力达到最大,且最大正压力与气体气流压力以及刻蚀间隙呈线性关系。压力过小不足以压紧表面,而压力过大则中心产生过大的下压力而造成弯曲,都会导致最终刻蚀线路的不完整。气流压力以及刻蚀间隙与工件平面度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合适的范围内,工件表面所受到的压力足以压紧工件而不产生过大的微形变。当供给压力p在0.16~0.2 kPa,调节间隙h在1.8~1.9 mm时,工件表面的最优压力为13.2~14.4 Pa ,刻蚀后平面度为8 μm,相比降低90%,工件平面度的提升幅度较大。
应用微孔陶瓷装置进行刻蚀可以解决刻蚀表面平面度及加工效率等问题,产生的线路分布较为均匀,消除了通常无微孔气流加压的刻蚀导致的局部微观电路短路或者开路现象,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