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修正流变应力的2050铝锂合金统一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
与常规铝合金相比,铝锂合金具有更低的密度、更高的弹性模量和更高的耐损伤性能,因此正逐渐取代传统铝合金作为航空航天结构材
2050铝锂合金构件的高温塑性成形包括轧制、锻造和滚弯成形,而成形过程中材料的流变行为是确定成形工艺参数的关
在构建统一本构方程的基础上,辅以热加工图,能够描述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微观组织变化情况。基于动态材料模型(Dynamic material model, DMM)的热加工图不仅能描述材料在稳定变形区域微观组织演变情况,而且能准确指出材料加工发生失稳的工艺参数范
本文作者基于摩擦和温度修正流变应力绘制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选取了两种形式较为简单且具有较高精度的典型的模型,即应变修正Arrhenius模型和Hensel-Spittel模型,用于构建热压缩统一本构方程,比较了这两种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正流变应力还建立了热轧态2050铝锂合金的DMM热加工图,采用用于优化合金的工艺参数并分析失稳区域。此外,基于热加工图对典型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观察以确定变形机制随变形参数的变化规律。
1 实验
本研究使用的原材料为2050铝锂合金热轧板,其化学成分如
热压缩模拟试验在Gleeble-3500热模拟机上进行,在试样的两端和夹头中间放置石墨片以减小滑动摩擦的影响。选择5个不同的变形温度(340、380、420、460和500 ℃)以及5个不同的应变速率(0.001、0.01、0.1、1和10
采集到的数据用于计算修正值时,需要间隔取点。本研究的取点方式为,首先在0~0.8应变范围之间以0.025的间距选取32个点。对于应力变化较大的0~0.025应变范围,在这之间再选取10个点,合计共42个点。而在计算应变修正Arrhenius模型参数时,只需在0~0.8应变范围之间以0.025的间距选取32个点。
2 结果及讨论
2.1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修正
2.1.1 摩擦修正
在热压缩模拟试验过程中,受试样和模具之间的摩擦影响,试样变形呈现不均匀性,导致试样最终形状呈鼓形,
(1) |
图1 热压缩试样变形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hot compression sample: (a) Before compression; (b) After compression
若1<B<1.1,说明摩擦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若B≥1.1,则摩擦对真实流变应力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本实验的样品几何尺寸测量后计算出的B值范围为1.168~1.237,因此,需要对流变应力进行摩擦修正。EBRAHIMI
(2) |
式中:m为压缩试验中的摩擦因数;σ为修正后的真应力;P为真应力的测量值;b为鼓形形状参数;e为自然对数;R和H分别为压缩过程中的试样的半径和高度随应变变化的实时值,计算式分别为和,R0和h0分别为试样半径和高度的初始值,ε为试样的真应变。m和b的值由试样压缩后的形状决定,其计算式分别为:
(3) |
(4) |
式中:Rf为试样变形之后的平均半径;RT为试样变形之后端面的半径;h为试样变形后的高度;RM为试样变形之后最宽处的半径,RM通过测量得到;Rf和RT的计算式分别为:
(5) |
(6) |
通过摩擦修正的方法计算出摩擦修正后的真应力值,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如
图2 不同应变速率和温度下摩擦修正与未摩擦修正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对比
Fig. 2 Comparisons between friction corrected and uncorrected true stress-strain curves at different strain rates and temperatures: (a) 0.001
2.1.2 温度修正
在热压缩的等温过程中,若应变速率较高(一般大于1
图3 不同初始温度下温度差值随应变变化曲线
Fig. 3 Variation curves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with true strain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a) 340 ℃; (b) 380 ℃; (c) 420 ℃; (d) 460 ℃; (e) 500 ℃
温度修正可以通过引入Z参数的流变应力Arrhenius方程进行推算,方程的形式
(所有应力水平) | (7) |
, <0.8 | (8) |
, >1.2 | (9) |
式中:Z为Zener-Hollomon参数;为应变速率;Q为热变形的热激活能;R为气体常数(8.314 J/(mol∙K));T为实际变形温度;σ为流变应力;A、A1、A2、α、β、n1均为材料常数,其中α=β/n1。
由于Arrhenius方程是与应变无关的方程,为了计算温度修正值,需要对特定应变下对应的流变应力和实际温度值进行拟合,计算特定应变下的材料常数值,使用理论温度进行计算。以0.001、0.01和0.1
图4 不同应变速率和温度时温度修正与温度修正未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对比
Fig. 4 Comparisons between temperature corrected and uncorrected true stress-strain curves at different strain rates and temperatures: (a) 0.001
2.2 统一本构模型
构建流变应力的统一本构方程是热压缩变形研究的基础,统一本构方程需要建立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应变和变形温度之间的关系。本节会以温度修正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为基础,构建基于应变修正Arrhenius模型和Hensel-Spittel模型的统一本构模型,并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优缺点。
2.2.1 应变修正Arrhenius模型
Arrhenius方程的模型已经在2.1.2的式(
将式(
(10) |
(11) |
(12) |
从
从
(13) |
计算得到Q的值为147.7323 kJ/mol。
(14) |
从
通过
(15) |
计算特定应变下对应的Q、、n和的值,并绘制它们关于应变变化的曲线,进行多项式拟合。一般多项式可以选择2~9阶,对于本实验,选择6阶多项式较为合适,多项式系数如
2050铝锂合金的应变修正Arrhenius模型统一本构方程的表达式如下:
(16) |
为了验证统一本构方程的准确性,使用计算参数值时所用的0.025为间隔,0.025~0.8共32个应变数据点代入
(17) |
(18) |
式中:表示该条件下的温度修正应力值;表示该条件下的计算值;和分别表示所有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平均值;N表示所用到的数据点的个数,本研究中为32×25共800个。计算后得到R为99.82%,为2.64%,表明方程在选用的应变区间内具有很好的精度,方程的温度修正应力值与预测值比较如
图5 不同变形条件下温度修正流变应力与预测值比较
Fig. 5 Comparisons between temperature corrected and predicted flow stress at different conditions: (a) 0.001
2.2.2 Hensel-Spittel模型
Hensel-Spittel模型的标准形式
(17) |
式中:A、m1、m2、m3、m4、m5、m7、m8、m9都是材料常数;表示真应力;表示应变;表示应变速率;T表示热力学温度。由于本研究中缺乏对规定温度下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描述,
(18) |
的值以2.2.1节之中的式(
(19) |
计算本研究中5种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由它们的平均值得到,并且根据
(20) |
因此,m1和m5可以通过对曲线进行一阶拟合得到,m5为曲线的斜率,而m1为曲线的截距。通过
(21) |
同理,为在不同温度下的平均值,而本研究中应变为等间距取点,因此m3可表示为所有取值的平均值。
对于m2、m4和m7的计算,可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将三个参数对应的与ε有关的项、和ε视为三组自变量,将视为因变量,则m2、m4和m7的值可取这三个值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平均值。当获得m1、m2、m3、m4、m5和m7的值之后,可以通过所有选用的数据点来算出A的平均值,各参数值如
为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样使用
图6 不同变形条件下温度修正流变应力与预测值比较
Fig. 6 Comparisons between temperature corrected and predicted flow stress at different conditions: (a) 0.001
2.2.3 模型讨论
从
而Hensel-Spittel模型的结构简单,只包含一个表达式,但这也导致其拟合精度较差。热压缩过程随着变形条件的变化,其加工硬化与软化机制会产生较大差异,因此,该模型的拟合精度不如应变修正Arrhenius模型。Hensel-Spittel模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描述包括加工硬化到峰值在内的整个热压缩变形过程,因此Hensel-Spittel模型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但对整体性要求高的模拟。
2.3 热加工图
2.3.1 功率耗散系数和失稳参数确定
本研究的热加工图基于动态材料模型(Dynamic materials model, DMM),该模型是确定热加工工艺参数和控制材料微观组织的重要工具。DDM模型理论将工件视为一个功率耗散体,整体的功率耗散(P)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表示如
(22) |
式中:G表示塑性加工产生的功率耗散;J表示热加工过程中合金内微观组织演变造成的功率耗散;表示应变速率。对于理想的线性耗散过程,J可以达到最大值Jmax,表示为。因此,功率耗散因子(η)表征了材料的功率耗散能力,可以表示为。若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符合幂律定律,则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23) |
式中:K为材料常数;m为应变速率敏感指数;则J可以表达为,将其代入到η的表达式中,最后可得功率耗散因子的表达式
(24) |
PRASAD
< | (25) |
式中:D为表征了材料的耗散流变行为函数,PRASAD
<1 | (26) |
由于J是流变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导致的功率耗散,因此,由微观组织演化导致的失稳也由J来表示,联立
<0 | (27) |
式中:为基于Prasad准则的流变失稳参数。
2.3.2 DMM热加工图
由
功率耗散系数会随着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而变化,选择特定的真应变对应的流变应力值计算功率耗散系数和失稳系数,绘制对应的功率耗散图和失稳图,叠加为DMM热加工图。基于修正曲线的热轧态2050铝锂合金在变形温度340~500 ℃、应变速率0.001~10
图7 不同应变下热轧态2050铝锂合金热加工图
Fig. 7 Processing map of hot-rolled 2050 Al-Li alloy at different strains: (a) 0.1; (b) 0.3; (c) 0.5; (d) 0.7
基于Prasad准则的失稳区域,在
2.4 微观组织
图8 热轧态2050铝锂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热压缩变形金相组织图
Fig. 8 OM images of hot-rolled 2050 Al-Li alloy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340 ℃, 10
3 结论
1) 热轧态2050铝锂合金在340~500 ℃、0.001~10
2) 建立了应变修正Arrhenius模型和Hensel-Spittel模型的2050铝锂合金统一本构方程,应变修正Arrhenius模型对合金在稳态流变阶段的数学拟合程度较高,而Hensel-Spittel模型能对合金在整个热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变化进行拟合。
3) 热轧态2050铝锂合金最佳的加工范围是温度420~500 ℃、应变速率0.001~0.003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