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风格在茶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新中式风格在茶室设计中应用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日益增强,渴望在现代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了响应习近平主席“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号召来发展和弘扬茶文化产业,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还对推动传统茶产业变革、发展茶文化经济以及繁荣文化事业具有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茶室的设计逐渐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固此新中式风格的茶室空间设计正是对这种文化需求的回应,通过将传统中式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新中式风格的茶室设计在保留茶文化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使茶室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本次研究的课题是将新中式风格引入到茶室空间设计中,新中式风格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并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所诞生的产物。新中式风格是通过现代的材料与工艺展现出古典的美感,同时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从而营造出既古典又时尚的环境。
(二)研究的意义
新中式风格并非只是一个设计的风格,他更像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体现,是一种以现代人的审美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新中式风格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既迎合了大众的审美又在传统文化上找到了落脚点,同时也体现了设计的自主创新 能力、又兼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茶”天然就带着中国的标签。而茶室是茶文化重要的载体。自古以来茶就是文人雅士不离方寸之物。它据记载始于神农氏,经过数千年的弘扬与传承形成了现在特有的文化。“茶”除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外还会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对于中国而言,将新中式风格运用到茶室设计之中是一种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更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表现。对于世界而言,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促进文明的多样性发展,进而推动文明的交流互建。
二、新中式风格在茶室设计中的设计方法
(一)运用对称手法
对称用到极致便是东方美学,梁思成曾说过:“东方建筑,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无论是东方、西方,在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对称线如此钟爱与恪守。”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追求对称美,诗词追求平仄、瓷器讲究对称、对联的上下联、建筑、家具都讲究对称。中国对对称运用到极致的建筑就是著名的故宫,它是由许多简单的小建筑组成,围绕着庭院建立,一般为轴向分布,沿轴线或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最中心的建筑就是太和殿。这是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和审美观念中的平衡与和谐原则,这种手法会给人一种秩序、庄严、稳定的感受,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运用借景手法
借景在中国古代一般是适用于园林设计之中,借景手法的主要特征就是省时省力,借景的景色本来就存在。借景有着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两种方法,前者是直观且常见的借景方式。通过合理的运用窗户、露台等开口将室外的景色借入到室内,而进入室内的光影其变动也为空间增添一种动态的美感,是一种打破界限、融合内外的设计方法。后者则是更加的具有内涵和意境美,它是通过反射、投影等方式,将远处或不易看见的景色引入到室内之中,这样的手法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展现更加完善、广阔的视觉效果。
(三)运用穿插手法
穿插是指将不同的空间、形体、元素和功能相互交叉、贯穿从而形成一种复杂且动态的空间关系。穿插设计并非是单一的元素叠加,他要求设计师要深刻了解各个元素的特点和功能从而实现有机的融合。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我们常常会见到穿插手法,随着时代的进步,穿插手法也在室内设计中广泛运用。穿插的手法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在现代设计之中空间穿插是最常见的,它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布局,创造出更加开放、流动的空间效果。
三、国内优秀茶室案例分析
(一)新中式风格茶馆—开吉茶馆案例分析
1、项目概况
开吉茶馆是在2022年的上海成立,首店位于上海南昌路,店面的建筑保留了翻修的工业痕迹,成为了其独特的店面肌理。同时开吉茶馆致力于将传统的茶文化与现代的青年文化相结合,这一点也十分符合这次的课题要求。
2、设计分析
开吉茶馆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既保留了中国传统茶馆的文化底蕴,又注重现代时尚感的都市气息,在这个茶馆中使用的是老式青砖和木板铺满地面,这是对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椅子是老式的竹编椅,茶壶是中式传统的陶瓷茶壶、勺子是竹勺。除之外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还有水磨石吧台、茶杯、冲泡过程以及榆木桌;而裸漏在外的金属管道、透明的橱窗设计是现代风格的体现。
3、优势总结
开吉茶馆两种风格的的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这种风格不仅展现了茶馆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体现了对现代风格的创新,塑造了一个具有历史韵味又充满活力的形象。
(二)传统茶室——深澳古村茶馆案例分析
1、项目概况
深奥古村茶馆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深奥古村中的茶馆,这里茶馆是由古村内百年老房子改造而成,其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这些茶馆融合了茶文化和古村文化,让游客在品茶的同时深入的感受古村的历史、建筑、民俗等。
2、设计分析
深奥茶馆其建筑的本身就是古村文化的一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充分尊重了原有的建筑结构,保留了古建筑的韵味。茶馆内部还保留了老戏台、竹椅、鸟笼、铜壶等老物件,充满着怀旧氛围。整体的色彩淡雅、古朴,白色的墙面,灰色的瓦片,深色的木制家具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3、优势总结
深奥茶馆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深奥古村之中,在这里传统文化的氛围本就浓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对传统文感兴趣的人前来参观。在这里能使人们在品茶的同时感受到传统建筑的魅力和历史的沉淀,对于游客而言,在这里品茶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与历史文化的对话。
四、新中式风格在茶室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一)项目概况
1、区位分析
该项目的地理位置选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松北区位于哈尔滨市北部,处在松花江北岸,是哈尔滨的中心城区之一。松北区不仅有传统的工业基础,还在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等产业。
2、交通分析
松北区位于哈尔滨市北部,是省内 20 多个市、县出入哈尔滨的必经之地,交通枢纽地位重要。这使得松北区能够吸引周边地区的消费者前来,扩大了茶室的客源范围。同时区内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交通便利。有多条国道、省道以及城市道路贯穿,便于市内居民和周边地区的游客前往。
3、人文历史分析
这次茶室空间设计选址在黑龙江省,黑龙江的茶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在唐代,茶叶已经输入到东北渤海国,辽金两代茶叶由宋人岁贡及双方贸易而来。但在当时,茶叶仍属贵重之物,普通民众难以问津。清中后期,大量人口涌入东北,茶叶才逐渐流行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从富贵人家的饮品逐渐普及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中。黑龙江人饮茶习惯倾向于浓、香且耐泡的茶。齐齐哈尔人喜爱喝茉莉花茶、大叶等茶,喝茶时用滚开的水沏,盖碗闷着,掀开盖见浓色,讲究一个“酽”。
将本次选址定在黑龙江是因为这里的茶文化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元素。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与汉族的茶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黑龙江特色的茶文化。
4、设计思路
由于黑龙江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可以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如双层玻璃、保温墙体等。室内的采暖设备也需要合理布置,确保茶室在冬季能够保持温暖舒适。
黑龙江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如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在茶室的设计中,可以融入这些地域文化元素,可以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品、图案等,使茶室更具地方特色。
(二)方案设计的定位分析
1、设计理念分析
我想要设计一个凝聚东方茶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新中式茶室空间。将古老的茶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我们以传统中式茶文化为根基,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并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和材料进行创新表达,使茶室成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载体。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寻找一处宁静的空间来舒缓身心、沉淀心灵。茶室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所,设计上注重营造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氛围。
2、设计风格分析
本次设计以新中式风格为主,加入一些当地的民族特色和现代元素。使黑龙江的新中式风格茶室既体现了中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文化与地域的结合,打造出一个既具有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品茶空间。
3、功能布局分析
功能布局就是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划分和设计,从而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舒适体验和美学价值。在进行功能布局时还要考虑其功能性、舒适性、美学性、文化性等几个方面。
茶楼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茶饮,还包括接待、茶艺表演、商务交流等,因此在进行空间规划时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功能的实现,合理的安排各个功能分区,如:入口门厅、大厅散坐区、阅读休闲区、大中小各类包厢、露天院落式散座区等。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消费群体分析
对于新中式风格茶室消费者群体我认为有传统文化爱好者、追求品质生活的中高端消费者、商务人士和旅游消费者等。传统文化爱好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他们成长在传统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而追求品质生活的中高端消费者则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以中年和青年为主。他们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在商务人士中则主要以中年为主。他们在工作中需要进行商务洽谈、社交活动等。最后便是旅游消费者,各个年龄段的旅游消费者都可能对新中式风格茶室感兴趣。
(三)方案设计的运用表达
1、空间色彩的表达
黑龙江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且多雪。在新中式风格茶室的色彩选择上,可以适当融入一些与冰雪相关的色彩元素,如白色、银色等,以呼应地域特色。白色的墙面可以搭配银色的金属装饰,营造出一种清冷、高雅的氛围。同时,也可以运用一些温暖的色彩来平衡寒冷的感觉,红色的靠垫、橙色的插花等装饰,可以为茶室增添一份温暖和活力,也符合黑龙江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2、材料运用的表达
新中式风格茶楼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合适的材料不仅能营造出浓郁的中式氛围,还能满足现代生活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要,在材料的选取上应该选择可以体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代元素普适性的特点。如传统的木材,石材。木材具有天然的纹理和色泽,同时也是新中式风格的核心材料,最能展现中式风格的典雅,十分符合茶楼的氛围。石材具有较高的硬度,比较适用于茶楼的地面、吧台、墙面,不同的石材有不同的纹理可以给茶楼带来丰富的质感变化。玻璃是现代感十足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使整个空间变得通透、明亮。金属也是现代感十分强烈的物品,可在其上还可以雕刻带有中式风格的纹样。
3、照明设计与装饰照明的表达
新中式茶楼追求宁静、雅致的氛围,所以照明应该避免过于强烈的光线。整体照度不宜过高,创造出柔和、舒适的光照环境。可以采取一些暖色调的光线。
大厅是主要的接待区域,需要较高的照度来满足客户的要求,可采用大型的中式吊灯为主照明,在墙体上安装壁灯或装饰性灯具,增添区域的层次感,壁灯也可采用带有中式传统花纹的款式,地面可以安装灯带。
包间是比较私密的空间,大多数用来进行商业会谈,光照应该要注重营造温馨、宁静的氛围,可采用小型中式吊灯、桌面可有台灯、墙面壁灯。
在走廊和楼梯上要采用壁灯和地脚灯为主照明,楼梯上可设置灯带。在室外饮茶区要注重夜晚的采光,在白天完全采用自然光,营造出更加自然的氛围,在夜晚要注意光线的角度切勿直射、要安装一些庭院灯、茶桌照明等。
文章来源: 《新美域》 https://www.zzqklm.com/w/qk/29468.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