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技术助力艺术设计类职业人才“专精特新”培养路径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技术应运而生,并在诸多领域掀起了变革浪潮。在艺术设计领域,AIGC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生成能力,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设计模式与创作流程。从平面设计到室内设计,从工业设计到数字媒体艺术,AIGC技术所展现出的高效性、创新性以及多样化的特点,使其成为推动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设计实践中,更对艺术设计类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AIGC技术原理简述
AIGC技术的核心在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的运用。机器学习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学习,使计算机能够自动识别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从而实现对未知数据的预测和分类。在AIGC中,机器学习算法被用于训练模型,使其能够根据输入的提示信息生成相应的内容。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它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通过构建多层神经元来对数据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在艺术设计领域,深度学习模型如生成对抗网络(GANs)、变分自编码器(VAEs)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以GANs为例,它由生成器和判别器组成,生成器负责生成新的内容,判别器则用于判断生成的内容是否真实。利用生成器与判别器之间的对抗训练,不断优化生成器的性能,使其能够生成更加逼真、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作品。
二、艺术设计类职业人才“专精特新”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类职业人才“专精特新”的培养内涵相辅相成,共同铸就高素质人才标准。“专”要求人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深耕细作,在诸如平面、室内、工业设计等特定领域,熟练掌握Adobe系列、3DMAX、SketchUp等专业软件,精通手绘草图、色彩搭配、材料特性等设计技法,像室内设计学生需吃透欧式、日式等多样风格元素,依据客户诉求专业规划空间,凭深厚专业造诣立足职场。“精”聚焦设计作品的高质量与精细化,从构思的精雕细琢、草图的反复打磨,到成品呈现,产品设计要精准拿捏外观、尺寸、材质等细节,考量色彩、字体、图形运用,以达美观、实用与用户体验的统一,凭严苛品控让作品崭露头角。“特”着重独特设计风格与创新思维塑造,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设计师需挖掘个性与文化底蕴,融入情感、价值观、审美,突破传统设计禁锢。“新”强调紧跟时代,一方面敏锐捕捉可持续、数字化、交互设计等新趋势,融入设计;另一方面,秉持以人为本、绿色设计等新理念,周全考虑用户与环境,解锁创作新形式,以“专精特新”协同发力,为艺术设计人才成长赋能。
三、AIGC技术对艺术设计类职业人才能力提升的作用
(一)辅助拓展设计思维边界
“AIGC技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自动化生成,极大地丰富了设计创作的多样性和效率。”它可以将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元素进行融合与创新,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设计概念。例如在工业设计中,AIGC技术可以将传统的机械元素与现代的智能科技元素相结合,提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设计概念。它会生成一款将传统机械表的精致工艺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相结合的新型手表设计方案,既保留了机械表的美学价值和工艺魅力,又融入了智能手表的健康监测、信息提醒等功能,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
(二)精准优化设计细节与效果
AIGC技术能够依据大量的设计数据和先进的算法对设计细节进行精准分析和优化。在平面设计中,对于海报、宣传单页等设计作品,AIGC可以根据色彩心理学、排版美学等原理,对色彩搭配、字体选择、图形元素的布局等细节进行优化。它能够分析不同颜色组合对观众情绪和注意力的影响,推荐最适合传达设计主题和吸引目标受众的色彩方案并根据文字内容的重要性和阅读流畅性,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对文字排版进行调整,以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促进跨学科融合与创新能力培养
在当下的艺术设计领域,诸多复杂且前沿的设计项目往往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得以完成。AIGC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整合能力能够有效地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以智能交互产品设计为例,这类设计项目不仅涉及到工业设计的外观造型、材料选择等知识,还涵盖了人机交互、用户体验设计以及计算机科学中的编程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为此,AIGC技术可以基于对大量相关数据的分析,将不同学科的元素和理念进行有机整合,为设计师提供创新的设计思路。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AIGC技术同样展现出了促进跨学科融合的强大能力。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需要深入挖掘特定的文化内涵,并将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这就涉及到文化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四、AIGC技术在艺术设计职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AIGC技术能力不足
“AIGC辅助工具的出现使艺术设计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对高校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尽管AIGC技术已逐渐崭露头角,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师资队伍AIGC技术能力的欠缺显得尤为突出。大部分教师在其过往的学习与教学经历中,主要接触和掌握的是传统的艺术设计知识与技能体系,对新兴的AIGC技术缺乏系统且深入的学习。这就导致他们在面对AIGC技术时,往往表现出明显的陌生感与不适应,难以将其有效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
(二)学生对AIGC技术的认知与应用偏差
随着AIGC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逐渐普及,学生对其的接触和使用也日益频繁。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AIGC技术的认知与应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在艺术设计学习中的有效运用。部分学生过度依赖AIGC技术,将其视为完成设计任务的“捷径”,而忽视了自身设计能力的培养。在面对设计项目时,他们往往不假思索地直接求助于AIGC工具,简单地输入几个关键词,便期望得到一份完美的设计方案。这种过度依赖的行为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的过程,逐渐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伦理与法律问题凸显
“AIGC领域的进步将改变人类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特别是设计行业从业者将大幅提升内容生成类工作的效率。”但是随着AIGC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一系列伦理与法律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些问题不仅对艺术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AIGC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问题成为了争议的焦点。由于AIGC生成的作品是基于大量数据的学习和算法的运行而产生的,其创作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数据来源和复杂的技术机制,使得版权的界定变得异常复杂。例如当AIGC工具利用大量已有的艺术作品数据进行训练,并生成了一幅新的绘画作品时,这幅作品的版权应归属于谁?是数据的提供者、算法的开发者,还是使用该工具进行创作的用户?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在这方面尚未有明确的规定,一旦出现版权纠纷,各方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五、AIGC技术助力艺术设计类职业人才“专精特新”培养路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AIGC技术培训
第一,制定系统且全面的教师AIGC技术培训计划十分必要。培训内容应涵盖AIGC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以及生成对抗网络(GANs)、变分自编码器(VAEs)等常见模型的架构与工作机制,使教师从理论层面深入理解AIGC技术的核心内涵。在培训过程中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第二,要针对不同艺术设计专业方向,设置具有针对性的AIGC工具应用培训。对于平面设计教师,要重点培训Midjourney、StableDiffusion等图像生成工具的使用技巧,包括如何通过精确的关键词描述生成高质量的设计草图,以及如何对生成的图像进行后期处理和优化。对于室内设计教师,培训内容则侧重于3DMAX、SketchUp等软件与AIGC技术的结合应用,进一步拓宽教师的视野。
(二)优化课程体系,开设AIGC技术专项课程
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现有专业课程,如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应进行全面重构,将AIGC技术有机融入其中,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升级。以平面设计课程为例,要在课程内容中增加AIGC技术在平面设计创意构思、素材生成、排版优化等方面的应用环节。在创意构思阶段,引导学生运用AIGC工具,通过输入关键词、描述等信息,快速获取大量的创意灵感和设计方向。为此,学生可以根据AIGC生成的创意提示,结合自身的设计理念和创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拓展,从而形成独特的设计概念。而在素材生成方面,要利用AIGC技术生成各种图像、图标、图形等素材为设计作品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学生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对AIGC生成的素材进行筛选、修改和调整,使其更好地符合设计主题和风格要求。
(三)强化伦理与法律教育
校方要注重基于AIGC职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伦理问题。首先,校方应开设专门的设计伦理与法律课程,课程内容应涵盖多方面的关键知识。在设计伦理方面,要深入探讨设计活动中所涉及的道德责任和价值取向。例如讲解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如何充分考虑产品对环境、社会以及用户的潜在影响,避免设计出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社会产生不良文化影响或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的产品。利用分析一些因设计伦理缺失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如某些电子产品因设计不合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设计伦理的重要性。其次,对于法律知识,要详细介绍与艺术设计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在著作权法部分,重点讲解艺术设计作品的版权归属、权利内容以及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明确指出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设计元素、抄袭他人作品等行为均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四)AIGC赋能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突围
在当今时代,AIGC对艺术设计人才“专精特新”的培育有深远影响,为此,校方可从多方面实现AIGC赋能人才培育。首先,要借助AIGC的算法和功能为学生提供海量的设计素材与创意灵感,凭借其强大的图像生成和数据分析能力,学生可以快速获取不同风格、主题的设计参考,拓宽视野。其次,要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掌握AIGC技术原理与工具运用,再结合艺术创作实践,实现技术与艺术的有机融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本土化AIGC运用的基础上,尝试CHATGPT及OPENAI等国际上先进的AIGC应用软件以打破思维的局限性。最后,要联合院校与企业搭建 AIGC 协同创作空间,学生分组开展跨校、跨界项目,在与各方的交流合作中,利用AIGC提升设计水平与创新敏感度,学生可以在具体实践中运用AIGC构建基础框架,再融入个人艺术表达,不断强化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最后,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 AIGC 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让他们明白AIGC是辅助工具,人的创意和审美才是核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和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在AIGC时代更好地进行艺术设计创作。
六、结论
本研究深入剖析了AIGC技术在艺术设计类职业人才“专精特新”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及可行路径。AIGC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生成能力为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意激发、设计实践以及跨学科融合创新等多方面能力。在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中,尽管AIGC技术的应用尚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路径,能够为艺术设计类职业人才“专精特新”培养提供有力支持,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艺术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为行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文章来源: 《新美域》 https://www.zzqklm.com/w/qk/29468.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