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下煤炭企业成本问题研究——以A煤电企业为例
煤炭企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近年来,煤炭企业受到经济增长缓慢、能源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面临着供需严重失衡等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积极推进去产能,大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煤炭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煤炭企业而言,积极降低融资难度、人工成本、物流费用等,才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任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1 A煤电企业的成本分析
1.1 A煤电企业的基本情况
A煤电企业涉及煤炭、电力、建筑建材和物流贸易等领域。“十三五”期间,其建成了一个充满安全管理、改革创新,民生持续改善的现代化新型能源集团。
近三年A煤电企业净利润呈现上下浮动的趋势,2014-2015年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2015-2016年增长幅度较大,但营业总成本却一直居高不下,2015-2016年营业总成本浮动不大,但是,2016年净利润增长幅度较大,2016年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是具有挑战的一年。总的来说,该企业营业总成本虽有下降趋势,但是,该企业的成本问题仍旧突出,成本比重过大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其中生产成本过高一直是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正值“十三五”期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该企业成本降低问题带来新的机遇,也会带来新鲜的血液,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时机。
1.2 A煤电企业成本构成分析
总体来说,企业的煤炭、焦炭、电力热力所占营业总成本的比重较高,其中煤炭成本所占企业营业总成本比重最大。在企业生产成本构成中运输费、职工薪酬所占比重较大。煤炭产量的变化是影响物流费用的重要因素。生产成本随着煤炭产量的变化而上下波动,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与煤炭的产量变化息息相关,铁路、公路以及沿海和内河水运是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由于地区分布分散,物流市场无序竞争等因素使其物流费用较高,综合以上因素煤炭企业的成本变化与其运输费用联系密切。至2016年底,A煤电企业所需支付15.15亿元的物流费用。另外,煤炭企业本就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其特殊性则需要大量的工人。但是,目前我国劳动力的数量已经出现供不应求,以至于劳动力价格上涨。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A煤电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为8.08亿元。
2 A煤电企业成本过高的原因
2.1 融资成本上升,企业生存困难
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煤炭行业出现了逆转。自2013年以来,我国煤炭企业一直受到国际、国内经济的双重影响,煤炭供需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煤炭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解决。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是A煤电企业主要的融资途径,其中最重要的融资渠道——银行贷款。由于主要银行贷款利率与央行基准利率的波动,基准利率也随着国家货币政策调整而变化,近年来各大银行加大贷款利率,形成了贷款利率不断上升。使原本处于"低迷"的煤炭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2.2 劳动力成本上涨,用工成本过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由于煤炭企业对生产的要求极高且特殊,则需要大量的矿井工人,近几年,农村向外转移的劳动数量不足以补偿城市的需求量,其进城务工人员增长速度放缓。由于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情况愈演愈烈,煤炭公司不得不通过提高工资水平的方式来吸引务工人员,获得足够的劳动力。近年来,各省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五险一金”费用不断调整,劳动力平均工资也在不断增长,A煤电企业顺应政策来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煤炭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困难,高风险、高强度的性质与收入水平不成正例。煤炭行业近年来遭遇了内部和外部的挑战,企业运作陷入困境,职工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增加,未支付职工工资和福利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国家还要求煤矿企业为矿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并且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采取保护措施、定期体检等,从而增加了公司的劳动力成本。
2.3 企业产能过剩,库存成本不断增加
近三年来A煤电企业煤炭库存量呈上下波动的趋势,企业总体库存量保持在240.67万吨的平均水平,远远超过整个煤炭行业的整体水平。随着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各类新型非化石能源的冲击,煤炭的市场需求上升空间十分有限。尽管近年来受到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消费者供给需求的变化,库存量呈现上下浮动的趋势,但是浮动幅度不大。A煤电企业等大型煤炭企业释放煤炭生产能力,增加煤炭投入,导致产能过剩,价格开始下降,市场需求依然低迷。其并未立即预见到市场形势的变化。在市场低迷的初期,大规模生产仍在进行,最终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库存成本不断增加。对于成本的变化缺乏相应的敏锐性,仍旧加大生产力度,使企业随着煤炭经济低迷带来的煤炭需求饱和,煤炭价格下降,导致企业成本增加,陷入连续亏损的境地。
2.4 物流成本增加,企业成本负担加重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行业加快了营销进程,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但专业服务水平相对较低。A煤电企业作为一家拥有自己物流公司的大型煤炭企业,却没有专业的煤炭物流人才,尤其在物流领域从事企业管理的人才严重短缺。矿区工作条件的限制以及煤炭公司的内部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人才在煤炭企业的发展空间,“第三利润源”在煤炭行业中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由于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使A煤电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企业成本负担加重。
3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成本降低的措施
3.1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正常经营中不可避免的成本支出。煤炭行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要降低煤炭企业的融资成本,就要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央行进行降息降准,灵活合理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不仅可以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还可以避免导致资本过度投资的市场问题,使各个经济部门具有准确性和流动性。在新时代新科技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应该合理应用新科技带来的新机遇,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互联网+”金融运营模式,记录各实体金融机构为公司融资的信息,将需求与云端融资机构信息相匹配,并自动为双方选择最合适的融资方案,有助于节省公司的劳动力成本,缩短公司寻求融资的时间,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融资计划,降低融资成本。
3.2 提高劳动者质量,降低用工成本
政府采取政策来缓解劳动力的压力。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从而减少劳动者的数量。这不仅精简了人员,也使效率得到提高。增加专业机械设备,培训相关业务操作人员,完善企业机械化作业,为从业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建立职工工资机制,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用工成本。完善企业用工结构,将工人的数量与企业的任务进行合理匹配。企业应放眼于长期市场,维持供需平衡,避免盲目生产,应将风险降到最低。
3.3 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保持供求平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到的是供需平衡。不允许市场过度饱和,也不会导致过度的市场短缺。要求企业将眼光投向整个市场,提前准确地预测市场长期的动态。在过去的几年里,A煤电企业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得到充分的了解,生产投资的增加导致了库存成本的增加。建立专业的市场考察小组,准确把握全国煤炭市场的供需情况,并做出合理的预测。提升市场考察人员的专业知识,将市场风险降到最低。
3.4 完善煤炭物流标准体系,减轻物流费用负担
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完善企业产品运输道路建设,调整公路,铁路等收费标准,建立健全煤炭物流标准体系。企业需要改进煤炭物流管理的理念,提高煤炭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由于“第三利润源”在提高经济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煤炭企业必须从基层人员转向高层管理人员。为了充分了解煤炭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必须对煤炭物流的管理具有根本的重视。提高煤炭物流管理水平,可提高煤炭企业服务质量,减轻企业物流成本负担。重视煤炭物流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促进煤炭物流的发展,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物流技术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煤炭物流体系,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根据企业的现状,通过提高环境效率和保护能力来建立物流评估体系,促进煤炭物流快速发展
本文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